作文与考试·初中版2018年16、17、18期合刊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intjo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與考试·初中版2018年16、17、18期合刊
其他文献
在昆虫的世界里,竟然也存在贫穷与富有。比如蜈蚣先生的脚很多,但蜈蚣先生的鞋子更多,他把漂亮的鞋子看作是财富的象征。而像蚯蚓这种既没有脚又没有鞋的穷人,蜈蚣先生是从来不放在眼里的。  蜈蚣先生为了向外界炫耀自己的財富,每天都刻意把每只脚穿上不同样式的鞋,每次出门的时候总是把触角昂得高高的,在其他昆虫的赞叹声中走过,就像国王在巡视自己的王国。  鞋子多当然令他欢喜,但每天穿鞋却是一件相当麻烦的事。为此
2019年,电视节目《经典咏流传》第二季再次“和诗以歌”,把一支支百转千回的诗曲唱入人心。这期,就让鼹鼠老师和大家一起品味经典里的百味人生,欣赏诗歌中的闪闪光芒。无声胜有声  画  唐·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在《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有一首特别动人的作品,被节目嘉宾康震称为“天籁之音”。歌曲只有一个音节,却令所有观众感到震撼。14个听障孩子组成的无声合唱团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两千多年前,屈原一首《天问》 抒发了古人对宇宙万物的追问。两千多年后,我国“天问一号”的升空,则为这份“问卷”标注了当代科学的一种回答。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迈出了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升空后,它将经历7个月左右的长途跋涉,于2021年2月左右抵达火星,进而变轨进入停
按理说,猫身手不凡、机敏迅捷,很具备动画片中黑猫警长应有的素质,然而现实中,常见的能够协助警察办案的动物,似乎只有人类的另一大宠——狗,从没听说过有哪个警局训练警猫来协助执行任务。这是为什么呢?猫的服从性很低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警察,首先要学会服从上级的命令。因而能胜任警员一职的动物,往往能接受高强度的驯化和训练,具备很高的服从性。  尽管宽吻海豚、加利福尼亚海狮等特殊动物也曾被一些国家训练执行军
摘要:本文聚焦当前国内关于艺术自律起源说的研究现状,梳理出艺术自律起源研究的两条主要路径,其一是在审美现代性的宏阔视阈中,从文化社会学视角探究艺术自律起源,其二是在美学学科的内部视阈中厘清艺术自律的发生史。文章在肯定当前研究成果的同时,指出了两条研究路线存在的不足:文化社会学视阈下的研究缺乏自身的理论建构,美学学科内部视阈下的研究则有待更深入细致的展开。在笔者看来,对艺术自律起源的回答,应该遵循一
关键词修养  关于徐志摩,一般人印象深刻的无非是其才气和风流,其情商少有人提及。据说当年在上海,某次徐志摩到梁实秋家做客,两人下围棋。下至中盘,徐志摩已胜券在握,却借故离席……经此一事,梁实秋对徐志摩的为人敬佩不已。  “让别人觉得舒服,是最好的修养。”这句话,放在任何年代都不过时。(文/朱辉)关键词从容  瞿秋白得知临死的消息时,正在伏案书写绝笔诗,他一边手不停挥,一边镇静地说:“人生有小休息,
幼儿观赏礼仪养成教育是我园特色教育活动,作为传统和经典,我们一直未忘初心,传承并发展着。在礼仪教育中,我们积极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参与,为他们提供有效的亲子互动机会,帮助他们提高教育能力。随着时间和经验的积累,家长们倾情加入,使得我们的家园共育更智慧有效。一、明确目标,普及知识,共同知情晓义  (一)认识观赏礼仪的育人目标,帮助家长转变观念  为了让家长理解并辅助幼儿园教育,我们坚持多管齐下,通
我将为暹罗人的福祉而公正无私的统治。  ——[泰国]普密蓬  2016年10月13日泰王普密蓬去世,享年88岁,是当今世界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他一直在履行加冕典礼上的这句誓言。泰国宪法规定,国王不能干政,但在适当时候可以做最终仲裁。1946年,18岁的普密蓬继位为王,数十年风雨飘摇中,一直保持着立场公正的“最终仲裁者”形象,多次在紧要关头化险为夷。1992年的“五月流血”事件令他的声誉达到顶峰。当
【2019年中考作文备考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从中选择一个角度构思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叙述经历,可抒发情感,可发表议论。  资深媒体人刘春上初中时,为了交2元钱学杂费,从家里自留地拔了些葱背到县城去卖,2分钱一撮,一上午卖了一毛钱。为啥?不敢抬头,怕碰见同学乡亲。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潘石屹深情回忆:“我上中学时,班上大多数同学都骑自行车。有一次我见到班上一同学骑着驴,驮着玉米面
关键词·热爱  在广西梧州市蒙山县陈塘镇幽静的山林深处,锯木的沙沙声与潺潺的小溪流水声相互应和。简陋的竹茅房前,一位头戴斗笠、身着朴素唐装的老人正一脚踩在地上,一脚踩住固定木材的绳索,锯子、凿子、斧头、磨砂纸……他用得那样得心应手。  这位老人名叫王德文,正是最近走红海内外互联网的“阿木爷爷”。从山东聊城到广西梧州带孙子的老木匠王德文,不用钉子、胶水,一榫一卯做出鲁班凳、木拱桥、会行走的小猪佩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