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初三(1)班的班主任突然辞职,学校紧急安排我接任。
站在讲台的我,手握粉笔的生涯已有十几年,所以对于这种突发的状况并不感到慌乱。我坦然地站上了新的讲台,台下学生中有几个是我以前所教小学的学生,再加上大家都在一所不大的校园里,常常见面,早就不陌生。我只是有些担心,他们能适应我的教学方式吗?会喜欢我的课堂吗?好在有些学生表现得对我很亲近,每次见到我都笑得很甜,冲淡了我的忧虑。
笑得最甜的是他,长得比我高了。“李智,真没想到还能教你,还记得原来吧,你就这么矮。”说着,我手掌向下压到腰处。他乐呵呵地说:“那时我四年级,你教我们科学,只教了一年你就走了。”
他的记性真好,还记得多年前的事。那时,我在那所学校教了两三年,就调来了中学。来了中学以后,发现“大孩子”可不比“小孩子”容易对付。我普通话说得不好,下面就有学生意味深长地纠正;我板书字写错了,下面定有学生不留情面地指出。我觉得羞愧,常常无法掩饰地脸红,引得学生不出声地笑。
而此时,面对初三(1)班,我已经是一个自信的语文教师了。我常常纠正他们的读音错误,一支粉笔在手里又灵活又轻巧,像自己的手指。大家相处很融洽,而且毕业班的学生承受着升学的压力,很懂事,全身心地扑在学习上。我对这些“大孩子”说:“努力就好,尽力就好,别把自己累坏了。”然后,课堂争取最高的效率,让学生既有最大的收获,又觉得轻松;课余,尽量抽时间和他们在一起,同他们聊天。
开家长会时,有家长对我说:“娃儿乖了,不看电视了,回家就看书。”李智妈说:“娃儿说我的老师很好呢,自己都觉得要争气。”听到这些,我倍感欣慰。
一天,李智突然严肃地对我说:“老师,原来你不是这样的。”我微笑着看他,奇怪他竟然没有笑容。
“小学那会儿,你上了课,粉笔一丢就走。”
“哦,是吗?我记不得了。”
“嗯——”他犹豫了一下,马上接着说:“你还记得不?我一次上课说话,你把我抓到门背后,然后把一支粉笔塞到我嘴里……全班的同学都在笑我……”
听完他的“控诉”,我的心忽然地疼了一下,惊讶的表情就那样凝固了。说实话,我都记不得当年有过这样的举动,可是又朦朦胧胧地有点儿印象。
原来我曾如此粗暴地对待过自己的学生。尽管这件事已过去了整整五年,却依然印刻在李智的心上,留下一道伤痕。那支曾经衔在他嘴里的雪白的粉笔,仿佛在他的话里突然复活,金箍棒似的变大变重,沉沉地压在了我的心上。
我不禁沉浸在深深的自责里。他对老师无心的伤害记忆了五年,或许会是一辈子。但庆幸的是他不再记恨我,他原谅了我。但那些没有道出的却又被我伤害的学生呢,还有多少?我将一支神圣的粉笔“糟蹋”成了什么样子,在他们的心中写下了多少伤痛和屈辱。
我向李智道歉。他笑着说:“没事儿了,没事儿了。”而我的心里却不因此而轻松多少。这份痛,李智承受了五年,和他一样受过老师伤害的学生会承受多久?我不敢深想。每当我想要放弃对问题学生的教育时,每当我对问题学生的所作所为怒火攻心时,那支“粉笔”就会划过时空,给我一次又一次的警醒,因为这份痛已变成了一份责任、一种鞭策。(作者单位: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罗汉中心学校)
站在讲台的我,手握粉笔的生涯已有十几年,所以对于这种突发的状况并不感到慌乱。我坦然地站上了新的讲台,台下学生中有几个是我以前所教小学的学生,再加上大家都在一所不大的校园里,常常见面,早就不陌生。我只是有些担心,他们能适应我的教学方式吗?会喜欢我的课堂吗?好在有些学生表现得对我很亲近,每次见到我都笑得很甜,冲淡了我的忧虑。
笑得最甜的是他,长得比我高了。“李智,真没想到还能教你,还记得原来吧,你就这么矮。”说着,我手掌向下压到腰处。他乐呵呵地说:“那时我四年级,你教我们科学,只教了一年你就走了。”
他的记性真好,还记得多年前的事。那时,我在那所学校教了两三年,就调来了中学。来了中学以后,发现“大孩子”可不比“小孩子”容易对付。我普通话说得不好,下面就有学生意味深长地纠正;我板书字写错了,下面定有学生不留情面地指出。我觉得羞愧,常常无法掩饰地脸红,引得学生不出声地笑。
而此时,面对初三(1)班,我已经是一个自信的语文教师了。我常常纠正他们的读音错误,一支粉笔在手里又灵活又轻巧,像自己的手指。大家相处很融洽,而且毕业班的学生承受着升学的压力,很懂事,全身心地扑在学习上。我对这些“大孩子”说:“努力就好,尽力就好,别把自己累坏了。”然后,课堂争取最高的效率,让学生既有最大的收获,又觉得轻松;课余,尽量抽时间和他们在一起,同他们聊天。
开家长会时,有家长对我说:“娃儿乖了,不看电视了,回家就看书。”李智妈说:“娃儿说我的老师很好呢,自己都觉得要争气。”听到这些,我倍感欣慰。
一天,李智突然严肃地对我说:“老师,原来你不是这样的。”我微笑着看他,奇怪他竟然没有笑容。
“小学那会儿,你上了课,粉笔一丢就走。”
“哦,是吗?我记不得了。”
“嗯——”他犹豫了一下,马上接着说:“你还记得不?我一次上课说话,你把我抓到门背后,然后把一支粉笔塞到我嘴里……全班的同学都在笑我……”
听完他的“控诉”,我的心忽然地疼了一下,惊讶的表情就那样凝固了。说实话,我都记不得当年有过这样的举动,可是又朦朦胧胧地有点儿印象。
原来我曾如此粗暴地对待过自己的学生。尽管这件事已过去了整整五年,却依然印刻在李智的心上,留下一道伤痕。那支曾经衔在他嘴里的雪白的粉笔,仿佛在他的话里突然复活,金箍棒似的变大变重,沉沉地压在了我的心上。
我不禁沉浸在深深的自责里。他对老师无心的伤害记忆了五年,或许会是一辈子。但庆幸的是他不再记恨我,他原谅了我。但那些没有道出的却又被我伤害的学生呢,还有多少?我将一支神圣的粉笔“糟蹋”成了什么样子,在他们的心中写下了多少伤痛和屈辱。
我向李智道歉。他笑着说:“没事儿了,没事儿了。”而我的心里却不因此而轻松多少。这份痛,李智承受了五年,和他一样受过老师伤害的学生会承受多久?我不敢深想。每当我想要放弃对问题学生的教育时,每当我对问题学生的所作所为怒火攻心时,那支“粉笔”就会划过时空,给我一次又一次的警醒,因为这份痛已变成了一份责任、一种鞭策。(作者单位: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罗汉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