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出土竹简《文子》看今本《文子》的成书祖本

来源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dod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本<文子>的成书问题历来说法不一,1995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定州汉简整理小组在<定州西汉中山怀王墓竹简〈文子〉的整理和意义>一文中,提出了"残本"一说,但由于文中缺乏深入论证,学术界对此并未取得一致意见.本文通过比较<文子>今本与简本之间的差异以及对今本中不见于简本文字来源的考索,从三个方面论定今本<文子>确是据一种残本<文子>增补而成.
其他文献
对于《诗经&#183;大雅&#183;既醉》“孝子不匮,永锡尔类”之“类”字,当今学界多以“同类”“族类”相释,但是,如果考之干诗旨、句意和句式,以及古籍中同类句式就会发现只有释“类
《三国志》日译本作者给我们提供的范例之一,就是其“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严谨学风。本文对日译本提出的二百四十处疑问,结合前人及时贤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初步的辨析工作。
现存的蒋藏本《唐韵》残卷中总韵数为204,比《广韵》少了严韵上去声。其所征引的州、郡、县名有些是唐武德至开元二十年期间的名称,有些则是唐以前、甚至是汉代的名称。孙愐的
由王孝鱼点校、中华书局出版的《二程集》是目前学界公认的最好校注本,但其仍存在一些标点校勘方面的失误。文章指出了《二程集》标点断句方面的六则失误,略陈管见。
本文结合其他文献材料,对中华书局1997年重新印刷的《高僧传》中的误校误点提出了一些商榷的意见,以就教于方家。
本文针对中华书局1980年版《十三经注疏》中三礼部分(主要涉及丧礼部分)存在的句读问题,将其中有代表性的句读失误进行了整理、分析,从中归纳出若干义例,以期有助于相关札制的研究
本文分析了路面不平整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