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定为民服务“最美品牌”

来源 :中关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fl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些老兵虽然不穿军装了,仍是最可爱的人!”


  5月20日,深圳市龙华区民治街道龙悦居小区一大早就热闹起来——由退役军人组成的红星志愿服务队一字排开,家电维修、医疗诊治、智能手机辅导、衣服修补……各项生活服务一应俱全。76岁的谭淑贞老人剪完头发,又将电饭煲拿来修理。她笑呵呵地说:“我就想把他们送上家门的便利一古脑收下。这些老兵虽然不穿军装了,可他们还是最可爱的人!”
  说起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住在15楼的刘小惠拉着记者讲个没完。去年她不慎摔了一跤,造成左腿骨折。正是疫情期间,刘小惠的头发又长又乱,联系5家理发店,不管给多少钱都不上门。退役军人服务队队员黎新平听说了,当天登门,给她剪了发,洗了头。
  民治街道公共服务办负责人兼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邓梅说起自己这支队伍,兴奋不已:“每周三次,雷打不动。群众需要的服务,红星服务队基本上都能满足。”最让邓梅得意的是,去年疫情肆虐的3月7日,深圳血液中心告急。这个街道所有退役军人都站出来,不管年龄多大,不论身体好差。血站最后挑选其中50名退役军人,这50名退役军人又带动了67名群众,一起捐献43000毫升鲜血。“你说,哪有一个组织有这么大的力量?”邓梅到现在也觉得不可思议。正是退役军人的带动作用,她所在的街道正能量爆棚,年年先进。

“又回到组织的怀抱,温暖且幸福。”


  在深圳,龙悦居小区的现象比比皆是。记者穿行在这座年轻而充满传奇的城市里,处处可见身着红色马甲的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他们矫健的身影和这座城市一起,迸发出无穷的魅力。
  2020年2月6日,深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以疫情防控为契机,统筹组建全市退役军人红星志愿服务队。自此,带着统一标识的红星帽、穿着统一标识的红马甲遍布大街小巷,成为鹏程一道亮丽风景。他们将特区精神与军人品格融为一体,以相似的从军经历为纽带,以志愿服务组织为载体,将退役军人凝聚起来,激发大家的身份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
  在福田区益田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总顾问章勇军一身笔挺的老军装,一串干练的队列动作,威武不减当年。这位66岁的正团职军官,曾经是驻港部队深圳基地的第一任副政委。现在,他按照社区楼宇分布划分网格,将886名退役军人分成6个连队,任命了连长、指导员,志愿服务工作干得风声水起。“我再次找到当政委的感觉,其他退役战友似乎也回到朝思暮想的军营生活。”章勇军介绍,这里的志愿服务首先做的工作就是战友帮战友,他发现大家退役后疏于教育学习,很多政策全靠网络,真假难辩。他请来专家,一连组织了6场政策解答会,把退役军人心中的谜团都解开了。会前大家齐唱《战友之歌》,整队报告,和连队生活没有两样,退役军人都愿参加。
  力量凝聚了,很多工作就很好开展。退役军人吴福元患了肝癌,家庭负担越来越重,章勇军和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四处奔波,为他申请大病补助,当月拿到29600元。战友们也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吴福元说:“退役这么多年,没有人这样关心过他,现在,我又回到组织的怀抱,温暖且幸福。”
  记者了解到,深圳红星志愿服务队创造了很多奇迹:一周时间动员8000多名退役军人奔赴抗疫一线;每天1.3万人常态化志愿服务;主动参与城市文明创建、精神文明建设、基层社会治理等11.2万人次;在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等16部门开展的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宣传推选活动中,被推选为“最佳服务组织”……
  “广大退役军人冲锋在前,主动亮身份、做表率、当先锋、树形象,在各行各业展现坚守与奉献的力量,在各种志愿服务中逐渐发展成为一支服务自身、奉献社会的‘硬核力量’。”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厅长陈小山这样评价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它是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红色”潜能,也是做好退役军人工作的有力抓手,开创了退役军人工作在新时代的新发展、新局面。

67岁的老工程兵从此不再主动和别人握手


  如果说深圳“红星”是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一道亮丽风景,在广东其他地方,退役军人志愿服务也同样如火如荼。
  记者向赵喜昌伸出手,他却久久没有接。自从当上惠州市惠城区退役军人心连心公益战旗救捞中队队长,这位67岁的老工程兵就不再主动和别人握手。13年来,赵喜昌参与溺水救援900多场次,成功抢救溺水者103名,打捞尸体659具。有人像躲避瘟神一样忌讳和他握手。
  惠州水域众多,溺水事故频发。一次湖边散步,这位从雷锋团走出来的老兵亲眼目睹的一件事,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也改变了他的安逸生活:一个三岁的孩子溺水,渔民嫌钱不够,迟迟不肯打捞。后来打捞上来的已是尸体,渔民又嫌用渔船运送晦气……
  自此,赵喜昌发明自制十几件打捞工具,研究固化14种实在管用的施救方法,开始了公益打捞生活。他每天穿着拖鞋,随时准备出警;他的手机与110绑定,只要电话一响,拎起泳裤就跑。一次,赵喜昌自己做的打捞网挂到江底树桩上,怎么拉也拉不动。他潜入水底处理,脚被网缠住,拖在江底不能自拔。2个多小时的挣扎,幸亏队友帮忙,才脱离危险。但他初心不改,仍和救援队搏击在江河湖海。
  这几年,赵喜昌带着队友定期组织志愿者走进学校、工厂、社区,开展防溺水知识和水上自救互救技能宣导1365次,免费发放自编自制的《防溺水安全教育读本》5万余本。令他欣慰的是,这些不起眼的工作,使惠州市中小学生溺亡人数逐年下降,溺亡率大幅降低,要求加入救援队的退役军人数却逐年递增……

人人避之不及的“瘟神”,他们毫不畏惧


  2020年1月27日,广州市黄埔区永和街道组建了全市第一支专门保障居家隔离人员生活的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彼时,大家对新冠病毒了解不多,恐惧不安,对湖北来穗人员避之不及,他们的居家隔离生活一时成了难题。这里的退役军人再次站出来,采取一对一包户到人的方式,为632户1600人提供買菜、送水、物资代购等服务。一天夜里11:30,山景城小区一位隔离者给退役军人志愿者黄镇坚发信息说,实在忍不住想要抽烟,他想自己跑出去买。已经陪孩子睡下的黄镇坚赶紧从床上爬起来,骑上自行车,买好香烟,跑了17公里给这位隔离者送去。
  有一位居家隔离人员是老奶奶,买菜的要求特别多特别细,比如买鱼要买“清晨第一批鱼”、青菜要买“能掐出水的”,为她服务的志愿者刘家伟不嫌烦不嫌累,一一落实她的要求,这位奶奶解除隔离后,专门找到他家,登门致谢。
  这期间,永和街道临时征用了辖区内两家隔离酒店,但员工因恐慌集体辞职。街道退役军人志愿者第一时间奔赴驻点酒店,帮助隔离人员办理入住、收运垃圾、消杀消毒、客房打扫等系列服务。一位境外人员隔离的房间马桶堵了,专业师傅要价1500元,只答应到酒店同样的房间现场培训退役军人志愿者使用通厕工具。退役军人志愿者黄锦滔用了整整两个小时,将厕所清洁完毕。

村民跟着志愿服务队,全过上幸福富裕生活


  在珠海斗门莲洲镇,38岁的退役军人陈坚球是个大能人。2015年退役回乡后,他和25位战友包下500亩鱼塘,请来华农一位老教授悉心指导,运用茜草自然生长特点和自己发明的自动喂料技术,养殖的罗氏沼虾出塘又快又肥,远近闻名。
  斗门区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端,因“戽斗之斗,海门之门”得名,这里是鱼米之乡,群众多数靠养殖生活。陈坚球发财后,没有忘记四邻八乡。他和25名退役军人组成志愿服务队,每名退役军人联系10户村民,每天奔波在各家各户的鱼塘边。疫情期间,很多村民不敢发展养殖,陈坚球将村民的鱼塘进行收编,以发工资的形式,减轻大家的风险。效益好的,年底再分红给大家;效益不好的,村民也有了稳定的收入。
  现在,村民跟着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沾光,全过上幸福富裕生活。斗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甘显富说,这个区共有8653名退役军人,于2019年成立本色志愿服务队,坚持志愿服务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乡村振兴相结合,打造一镇一特色、一队一品牌,探索出“新时代文明实践+退役军人志愿服务”新模式,还涌现出莲洲镇石龙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斗门镇南门村全国最美乡村等典型。
  广东省副省长李红军颇为自豪地告诉记者:“组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是探求破解新时代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工作难题、树立退役军人良好形象的一项创新实践。目前全省共有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4023支,人员规模达6.5万多人。就是这些‘红马甲’,为推进广东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锚定了方向、凝聚了力量。”
其他文献
5月22日13点07分,“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直到今年年初,他还坚持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工作。一本面向广大青少年的人物传纪《袁隆平:东方“稻神”》(党建读物出版社、接力出版社2020年6月出版)再次进入到我们的视野。该书以生动鲜活的笔墨,讲述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用六十年时间,研究、应用、推广杂交水稻技术,让中国十几亿人口能
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100年来,我们党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根本原因正在于矢志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矢志践行初心使命贯穿党的百年历史。  重温党的百年历史,我们能深切感受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从诞生那一天起就承担在肩的历史责
复兴馆作为花博会的永久性主场馆,位于花博园大花核心区的主轴之上,是整个花博园区的核心,承载了展会最重要的形象展示。波澜壮阔的复兴之路,同样体现在主场馆复兴馆的屋面上。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屋面轻盈舒展,表面的金属材质可反射阳光及周边的环境,更加增添了建筑的轻盈感,仿佛纸片漂浮于花海之上。复兴馆总建筑面积约37240平方米,建筑由4个独立的展厅组成,馆内根据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分成四个展厅,布展总面积12250平方米,共10个出入口。A馆为华北、华中地区省(区、市)展区;B馆为华东、华南地区省(区、市)展区及深
红色资源是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留下的历史遗存和精神印记,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海淀区历来就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最早传播的地区之一,是北平学生运动、农民运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是中共中央和毛主席进驻北平的第一站,许多重大党史事件发生的地方,聚集了香山革命纪念地、李大钊烈士陵园等印记鲜明的红色
著名物理学家、我国核试验科学技术的创建者程开甲院士  千古荒漠,死亡之海,罗布泊,这片干涸的戈壁沉默神秘。而在1964年10月16日,它经历了自己有史以来最雄壮的时刻:一声惊天巨响后,巨大的火球和蘑菇云腾起,新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这东方巨响穿越至如今的和平年代,仍然雷霆万钧。正如年逾九旬的“两弹元勋”程开甲,站在科技的最高领奖台上,依然传递着非凡的精神力量。弃教从戎,两度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