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白粉病基因Pm40在我国“后Pm21时代”小麦育种中的重要作用

来源 :Engineering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vepk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小麦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 f. sp. tritici(Bgt)]引起的小麦白粉病是一种重要的小麦叶部病害,对小麦的产量产生很大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通过簇毛麦(Heuchera villosa)的6VS染色体与小麦6AL染色体易位将抗白粉病基因Pm21转移到普通小麦中。最近,在一些地方发现了对Pm21有毒的Bgt,虽然这些菌株的病理学特性还有待研究,但这一现象提醒小麦育种者应注意应用Pm21的风险。来源于普通小麦与中间偃麦草(Thinopyrum intermedium)杂种后代的抗白粉病基因Pm40,被定位在小麦7BS染色体上,对Bgt具有广谱和持久的抗性。通过细胞学研究,并未在Pm40的载体品种中发现大片段外缘染色体。过去几年的研究发现,Pm40的载体品种具有优良的农艺性状。因此,我们相信在未来的育种工程中,Pm40将会在Pm21的抗性被克服之后起巨大的作用。另外,Pm21和Pm40都来源于外缘物种,这暗示着外源基因的抗性可能比小麦本身的基因更为持久和有效。
其他文献
通过对目前国内外主要辅助运输设备的使用情况分析 ,结合塔山矿井开拓方式和井下煤层的开采技术条件 ,选择内燃无轨胶轮车辅助运输方式 ,并进行了设备选择
越来越多的支部干部,懂得了政治是一切工作的统帅的道理,不管做什么工作,都注意首先做政治思想工作。现在许多支部提出的问题是,怎样才能把政治思想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