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降解镁合金接骨板修复新西兰兔胫骨骨折的研究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niao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可降解镁合金接骨板修复新西兰兔胫骨骨折的疗效。

方法

将36只成年新西兰兔随机分为镁合金接骨板组及钛合金接骨板组,分别采用镁合金接骨板及钛合金接骨板进行骨折固定,术后各组进行X线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及血液学检查,两组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

术后X线片显示镁合金接骨板组比钛合金接骨板组骨痂形成更明显;病理学检查显示镁合金接骨板组骨痂形成比钛合金接骨板组更明显;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镁合金接骨板组局部骨痂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的表达比钛合金接骨板组更为明显;血液学结果显示术前两组兔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17±6.71)、(23.33±4.63) U/L,t=1.152,P>0.05],镁合金接骨板组术前与术后ALT水平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27.17±6.71)、(27.67±6.35) U/L,t=-0.120,P>0.05],术前两组兔肌酐(CRE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2.83±11.07)、(122.17±18.95) μmol/L,t=0.074,P>0.05],镁合金接骨板组术前与术后CREA水平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122.83±11.07)、(126.67±10.76) μmol/L,t=-2.395,P>0.05]。

结论

镁合金接骨板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可逐渐降解,在降解过程中可促进骨折周围骨痂形成。

其他文献
为了实现对超大口径平面反射镜面形的精确测量,提出了平行光管子孔径拼接干涉计测方法。分析了利用平行光管拼接检测超大口径光学反射镜的基本原理与具体的实现流程和步骤。基于三角剖分算法和最小二乘拟合理论等建立了综合优化子孔径拼接数学模型。结合实例,对口径为2 m的超大口径平面反射镜进行了子孔径测试分析规划,利用1 m口径的平行光管,仅需9个子孔径就可以实现全口径覆盖和拼接检验。该技术极大地减少了拼接子孔径的数目,有效遏制了拼接误差累积,从而提供了一种精确、高效测量超大口径光学平面面形的方法。
基于光学频率梳与超声脉冲之间的声光效应, 提出了一种海水声速直接测量的方法。根据光学频率梳模间拍频的相位测量了超声脉冲的飞行距离,根据脉冲声光效应引起的零级光的强度变化测量了超声脉冲的飞行时间。搭建了基于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的测量装置。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实验室条件下实现高精度的海水声速测量,测量不确定度优于5 cm/s。
激光清洗在再制造行业、微机电系统(MEMS)和超精密加工行业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飞机蒙皮激光脱漆技术是激光清洗技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利用10.6 μm的高重复频率CO2激光器对飞机蒙皮(LY12铝合金板材)上的90 μm厚的双层复合油漆层进行去除。研究结果表明, 通过选择合适的扫描间距、激光功率密度及扫描次数, 成功地将飞机蒙皮表面的两层油漆层完全去除, 通过对比试验测试飞机蒙皮在激光除漆前后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维氏硬度以及粗糙度等力学性能, 发现激光除漆未损伤基底且未改变其力学性能。该种除漆方式较传
期刊
用反应射频溅射法和涂敷法在导电玻璃上制备TiO2薄膜,并用Ar射频等离子体对TiO2薄膜进行处理.按"三明治"结构将TiO2工作电极、Pt/C对电极、0.5M KI 0.05M I2电解液组装成光电池,测量其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结果表明经过Ar射频等离子处理后,溅射法和涂敷法制备的TiO2薄膜组装的光电池的光电流分别提高了约80%和60%.
期刊
借助一套全新的地面高精度光电探测器强光感生噪声检测平台,建立了强光感生噪声精细结构扣除模型,同多通道信号接收技术相结合,改进了一台用于中高层大气温度探测的子午工程双波长三通道瑞利散射激光雷达数据的处理方法。处理后数据反演的大气温度廓线与TIMED卫星结果相比较,得到了很好的吻合。在35~85 km高度范围内二者反映了较一致的温度分布特征,30~55 km温度误差小于±5 K,55~75km温度误差小于±10 K。
报道一种激光二极管端面泵浦Nd:YVO4晶体、LBO腔内倍频的全固态瓦级连续波(CW)绿光激光器。对LBO采用I类非临界相位匹配(NCPM)、温度调谐,当泵光功率为5.5 W时,获得了1.2 W TEM00模532 nm连续波绿光输出,光-光转换效率达22%,电-光转换效率达3%。
应用阻断水泡性口膜炎病毒感染L929细胞的生物活性试验,检测了本室自建的8株小鼠胸腺基质细胞(MTSC)系自发分泌干扰素(IFN)的能力。8株MTSC系均能分泌IFN,其细胞培养上清液(MTSC-SN)的IFN活性介于30~120IU/ml之间,除MTSC3分泌的为IFNγ(pH 2.0及60℃20~30min处理均失活;活性被抗IFNγMcAb中和)外,其余7个系分泌者可能为IFNα或β。干扰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