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氯乙烯/废胶粉热塑性弹性体的性能研究

来源 :合成橡胶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fbl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反应加工技术制备了聚氯乙烯/废胶粉热塑性弹性体,并就实验工艺、增容剂种类及用量、增塑剂DOP用量、废胶粉粒径及用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对增容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反应加工时间存在一个最佳值;NBR、CPE均可作为该热塑性弹性体的增容剂,两者并用时其增容效果较好,含有硫黄的NBR混炼胶效果更好,聚氯乙烯/废胶粉质量比为40/60~60/40时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
其他文献
在 n-BuLi引发的丁二烯负离子聚合中,首次用 C60Cln/C70Cln作为偶联剂进行偶联反应,并对偶联产物进行了粘度测试和 GPC表征.GPC图中出现的新峰证明偶联产物的存在.粘度曲线则
分析了国内外合成橡胶的供需状况,预测了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我国合成橡胶工业的发展对策。
根据'每消耗3 mol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TMTD)分子产生1 mol交联键'理论,建立了EPDM纯胶和炭黑N 326(50phr)增强EPDM体系的化学交联密度-溶胀因子校准曲线,以此测定了
研究了以丁基锂为引发剂,4种新型不对称醚为调节剂,环己烷为溶剂的丁二烯负离子均聚.结果表明,4种新型不对称醚(GBSE,GBIE,GBCE,GBPE)均未发现有失活现象存在,且它们对丁二烯
介绍了氯化聚乙烯与多官能团小分子掺杂体的特殊性质及其机理.目前,该领域的研究重点在于对掺杂体形态结构和动态力学性能的分析与控制,应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以开发出一系
将甲基丙烯酸(MAA)用作Al(OH)3填充丁苯橡胶(SBR)复合材料的添加剂,结果表明,在高填充Al(OH)3的SBR中加入MAA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其过氧化物硫化胶的力学性能.当Al(OH)3用量为
在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了聚乙烯 -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与马来酸酐的接枝反应,通过红外分析证实了接枝产物的存在.研究了醋酸乙烯酯质量分数、引发剂种类及接枝单体和引发剂用量对
制备了聚氨酯/高氯酸钠[(PEG-PU)/N8ClO4]复合物,并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热重分析、扫描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对其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掺杂盐浓度对(PEG-PU)/NaClO4体系的玻
研究了羟甲基化木质素(HKL)对BIIR的交联.结果表明,在165℃或以上的温度下,BIIR/HKL混炼胶转矩随硫化时间的延长而上升,这是由于木质素与BIIR形成了交联网状结构所致.10份HKL
在苯酚与甲醛聚合体系中加入NBR,证明NBR与酚醛树脂发生了接枝反应。研究了NBR用量对树脂冲击强度、软化点和凝胶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仅加入2%的NBR,就可使酚醛树脂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