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的多民族特征

来源 :中华瑰宝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muye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诗歌在世界诗歌史上之所以独具特色,与其多民族的特点紧密相关。在东亚大陆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很早就形成了以华夏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文化圈,并形成了以汉语为主体、以其他民族语言为辅助的诗歌创作传统。从时间上讲,中国诗歌上下贯通数千年;从空间上讲,它包括北起黑龙江,南到海南,西起昆仑山,东到太平洋的文化大版图;从诗歌所用语言来讲,除汉语之外,从古到今共使用了80多种语言,方言多达数百种,这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奇迹。其中,丰富多彩的中国诗歌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要全面认识中国诗歌,就要知道它的多民族特点。
  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与诗歌创作
  中国诗歌的多民族特点,首先来源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中华民族本来就是多民族的融合体,近代以来的考古发掘已经证明,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就同时存在着仰韶文化、红山文化、河姆渡文化等多种文化类型,它们同是中华文明的起源。传说中的炎、黄二帝,原本是以凤和龙为图腾的两大部落,殷商与姬周则是两个不同的民族。在春秋时期的中华大地上,所谓的南蛮、北狄、西戎、东夷,与中原各族人民杂居而处,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华文化本来就是由民族文化共同生成的。
  秦汉统一之后,在其版图之内的先秦各民族逐渐融而为一,在汉王朝内形成了一个新的多源融合的大民族,于是才有了“汉人”和“汉族”的称谓。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南方,晋人南渡与南越之人相互融合;在北方,则有“五胡十六国”的政权代兴,中国历史又经历了一个将近四百年的多民族大融合。至隋唐复归于一统之后,南北朝时期的各少数民族再一次融合于多元包容的大唐盛世,汉民族的多元性特征更为明显。
  五代以后,中华民族又进入一个新的民族融合期。北宋与西夏、辽并立,南宋先后与金、元南北对立。忽必烈建都北京,满族入主中原,民族间的交融更为广泛和深入。现在的中国版图,是清代中叶以后才逐步确定下来的。因此,一部中华民族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多民族融合的历史。在这种语境下所产生的中国诗歌,包含了历史上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创作。
  现存的中国古代诗歌,大多是用汉语保存下来的,所以给人的印象是,似乎这些诗歌都是漢人创作的。其实不然。严格来讲,汉语的产生,从来就不独属于汉族,而是早期中华文化圈各民族共同创造,作为共同的交流工具而使用的。
  商民族、周民族、楚民族的诗歌,都是用汉语写下来的。大诗人屈原的创作深受南方各民族的影响。据近现代国学大师、史学大家陈寅恪考证,陶渊明可能出身于溪族,刘禹锡是匈奴人后裔,元稹则是鲜卑人后裔。《全金诗》《全元诗》《全金元词》所收的作品中,有很多出于金人、蒙古人之手,清代满族人所创作的汉语诗词更是不计其数。元好问出身于北魏鲜卑族拓跋氏,萨都剌是回族,纳兰性德为满族,他们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
  此外,历史上还有许多少数民族也用汉语进行诗歌创作。因此,准确地说,即便是我们仅以传统的汉语诗歌为主而撰写的诗歌史,同样不是汉族诗歌史,而是包含多民族诗歌创作的中国诗歌史。
  古代优秀的多民族诗歌作品
  在现存的历代汉语诗歌中,有许多优秀的其他民族诗歌创作,至今脍炙人口,是中国诗歌中的艺术瑰宝。如先秦诗歌中有一首《越人歌》,据刘向《说苑·善说》记载,楚王母弟鄂君子皙泛舟河中,船似飞鸟,涂以青色,号为青翰之舟。翠盖轻张,钟鼓齐鸣。摇船的是一位越族姑娘,她趁乐声暂停,便怀抱双桨,用越语唱了这首歌谣:“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
  这首歌表达了她对鄂君子皙深沉真挚的爱慕之情。歌词清新自然,委婉动听。谐音双关的运用,更显得含蓄蕴藉。原诗为越语,被翻译成楚语。这首歌产生在春秋战国之间,从时间上看要早于屈原的作品,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越人诗歌的风貌—浪漫抒情,摇曳多姿,开楚辞之先河。
  汉有鼓吹曲和横吹曲。鼓吹曲,一曰短箫铙歌。秦始皇时班壹避难于楼烦,受当地文化影响而作鼓吹之乐。可见,鼓吹曲是出自汉代北方民族的歌曲。而横吹曲则来自西域。现存汉乐府中有《鼓吹铙歌》十八曲,里面就有历来深受人们喜爱的《上邪》《有所思》《战城南》等名作。宋人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收有“横吹曲辞”五卷,其中很多诗歌都是汉魏六朝时期各民族的诗作。
  公元4—6世纪,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处在鲜卑、匈奴等民族的统治之下,先后建立了北魏、北齐、北周等国。北朝民歌主要是北魏以后用汉语记录的作品,主要收录在《乐府诗集》中《梁鼓角横吹曲》一卷。这些歌谣风格豪放刚健,感情爽直坦率,语言质朴无华,表现了北方民族英勇豪迈的气概。其中就有我们熟悉的《木兰诗》。
  收录于郭茂倩《乐府诗集》中的《敕勒歌》也是一首名作:“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它产生的时期应为5世纪中后期。在史书中,最早提到《敕勒歌》的是唐朝初年李延寿撰的《北史》卷六《齐本纪》。据说北齐开国皇帝高欢率兵十万,从晋阳南下进攻西魏而受伤,返回晋阳途中,军中谣传其中箭将亡,于是高欢设宴以避谣言。他命部将斛律金唱了这首《敕勒歌》,于是谣言不攻自破,军心大振。此事又见郭茂倩《乐府诗集》所引《乐府广题》。这是在北朝流传的一首歌谣,一般认为原作是鲜卑语,后译成汉语。
  这首诗是描写草原风光的千古绝唱。头两句写敕勒川的位置,三四句写一望无际的草原天空。“天似穹庐”的比喻非常贴切,“穹庐”本指游牧民族的圆顶帐幕,用“穹庐”比喻笼罩四野的浩渺青天,这是来自游牧民族最真切的生活体验。同样,“天苍苍”“野茫茫”,极写草原的辽阔空旷,也只有生活在大草原上的民族才有这样的感受。而“风吹草低”一句,既写出了草原上水草的茂盛和牛羊的肥壮,又使整个画面充满了动感,生动异常。全诗雄浑天成,写出了北国草原的辽阔壮美,唱出了敕勒人对家乡的热爱,诗句语言简练质朴,音调悠扬雄壮,风格明朗豪放。   这些優秀的多民族诗歌创作最后都译成了汉语,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诗歌的内容,也丰富了汉语诗歌的形式。汉语诗歌的众多诗体,也是在多民族融合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丰富的多民族语言和多种诗体创作
  中国诗歌的多民族特点,还表现为在中华民族形成的过程中,用各民族语言所创作的大量诗歌。在漫长的历史阶段,除了有众多少数民族融入汉族大家庭,并逐渐采用汉语言文字进行诗歌创作以外,同时仍然有众多的民族,保留着自己的语言文字,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诗歌创作,留下大量作品。它们与汉语诗歌交相辉映,共同编织成中国诗歌的美丽画卷。这些民族的成长有早有晚,文明发展的速度有快有慢,诗歌创作的形式多姿多彩,与汉语诗歌具有明显的差异,但是它们同属于中华文化圈,又有着一些共同的文化特征。
  各民族诗歌使用不同的语言,诗歌内容丰富多彩,在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中各呈特色。居住在西北地区的各民族,天生能歌善舞,早在11世纪成书的《突厥语大词典》中就记载了很多原始的歌谣,如《节日歌》和《狩猎歌》。在西南各民族中,很早就流传着一些古老的歌谣,如彝族的《盖房歌》描绘了早期先民从巢居、穴居到屋居的过程;纳西族的《犁牛歌》基本由呼喝耕牛的声音构成,语言简洁朴素,具有鲜明的原始诗歌特色。
  在云南各民族中,流传着许多祭祀歌,如彝族的《祭火神》,既祈求火神给他们带来生活上的便利,也希望它能给人以福佑;侗族的《棉婆孵蛋》是一首神话短歌,用很短的篇幅讲述了一个神话故事;壮族的《盘古歌》和《开天辟地歌》同样带有短篇史诗的性质;傣族的《摘果歌》描写了先民们采摘野果时的快乐,具有童稚般的情趣。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黄叔儆任巡视台湾御史,组织人员采录了当时台湾熟番的34首歌曲,分为六类,有颂祀歌、耕猎歌、纳饷歌、会饮歌、祝年歌、抒情歌,体式多样。
  中华各民族长期以来流传着许多长篇诗歌,如藏族的《格萨尔》、蒙古族的《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已经成为饮誉世界的“中国三大英雄史诗”。此外,还有叙事长诗,如壮族的《特华之歌》、傣族的《召树屯》、侗族的《娘梅歌》、布依族的《抱摩山》等,其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叙事生动曲折,人物形象鲜明。因为它们的存在,方显出中华民族诗歌多姿多彩的绚丽风情。
  由于各民族诗歌的语言不同,语系不同,作为诗体构成的音律特点自然也不相同。以押韵为例,汉民族诗歌多以押偶句尾韵为主,但苗族与瑶族诗歌则要押调韵,阿尔泰语系民族如维吾尔族、蒙古族的诗歌主要押头韵,此外,还有尾顿韵、局部反复韵、头脚韵、复合韵等20多种。这些复杂的押韵方式,都与其语言结构有着紧密的联系,可谓花样繁多,各呈其妙,与汉语诗歌一起,构成了五音繁复的韵律交响曲。
  中华大家庭是多民族的共同体,多样化的生活造就了多样化的诗歌,多样化的语言构成了多样化的诗体,使之成为无比丰富的艺术宝库。充分认识中国诗歌的多民族特点,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与包容,在21世纪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赵敏俐,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其他文献
大平调曾被研究者称为濒危剧种,可如今它不但没有消亡,反而在守护与开拓中,显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  大平调本名平调,属于梆子声腔系统剧种。之所以叫“平调”,是因为其伴奏乐器在定弦的时候,调门比高调(山东梆子)、反调(河北梆子,又称笛梆子)都低。此外,由于该剧种击节的梆子形制很大,故又名“大梆戏”,20世纪50年代后通称为“大平调”。大平调主要流行于河南、河北、山东、安徽一带,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期刊
古人行商虽不如今日交通之方便,但该办的『证件』也不能少。商人须凭证运输商品,通过关口,贩卖货物,鄂君启金节就是战国时期的一种经商凭证。  先秦典籍中对经济活动的记载甚少,主要在诸子与诸侯王的言说中稍有论及,如孟子与齐宣王讨论“制民之产”,再如《管子·轻重篇》里强调凭借货币、商品等杠杆调控经济。这些关涉经济的零星片段很难构建起两千多年前各诸侯国间的日常商业往来状况。  幸运的是,20世纪50年代末在
期刊
二里头遗址静静地匍匐在伊、洛河水之间,几千年前,这片土地或许曾经历了夏朝创建与覆灭的血雨腥风……  自20世纪50年代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掘以来,关于这一遗址到底是属于夏还是商的争论始终不休。最近几年,学界终于形成了一个主流观点,即二里头遗址很有可能是夏都的中心都邑(目前学界尚不能给出定论)。没错,这里的“夏”指的就是那个史载为中国第一王朝、距今约四千年的夏朝。而关于夏朝的历史,一切还得从大禹治水
期刊
从徐旭生寻找夏墟,到许宏确定“最早的中国”,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三代考古人历经六十年,揭开了“中国第一王朝”的神秘面纱。二里头自此走入公众视野,其在中国考古及文明史上的地位也越来越清晰。  20世纪20—30年代,随着近代科学思想和近代考古学的兴起,一些学者开始重新审视中国历史。以顾颉刚为代表的“疑古思潮”影响了人们对中国古代史的认识,同时刺激了学术界对中国上古文明史的探索。  自
期刊
细磨光阴五十载,漉取国色三十一,粉碎、过筛、研磨、漂洗……从日出到日落,从弱冠到古稀,仇庆年用一生守护中国山水画卷千年不褪之色的秘密。  仇庆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姜思序堂国画颜料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庆年堂仇氏颜料印泥研究工作室创办人。1964年进入苏州姜思序堂国画颜料生产合作社工作,师从姜思序堂传人薛庚耀学习国画颜料制作技艺,从事国画颜料研究、制作
期刊
宏大宫城、高等级墓葬背景下的青铜礼器群、玉质礼器群,以及集多地域风格于一地的精美手工业制品,无不彰显出二里头文化背后所代表的王权与礼制,它表明二里头时代已迈入『多元一体』文化格局下的国家文明阶段。  1959年,71岁的徐旭生先生在寻找“夏墟”的道路上,发现了二里头这个普通的村落。六十余载风霜雨雪,几代考古人在二里头见证了众多“国家宝藏”的横空出世。考古工作队在二里头不仅发现了大面积依中轴线布局的
期刊
几千年来,从帝王将相到平民百姓,从方家道士到文人骚客,谈神说仙之风颇为盛行,流风所及,神仙文化已深入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之中。  时有清风,稍闻香气渐浓,翰甚怪之。仰视空中,见有人冉冉而下,直至翰前,乃一少女也。明艳绝代,光彩溢目,衣玄绡之衣,曳霜罗之帔,戴翠翘凤凰之冠,蹑琼文九章之履……女微笑曰:“吾天上织女也……”  这是唐人传奇《郭翰》中织女下凡的情景,见于《太平广记》卷六八《女仙十三》。织女在
期刊
元宫词的内容十分广泛,极具特色的一点是其反映了蒙元王朝的对外交往情况。朝堂上的使者进贡展示了元朝与欧洲的交流,后宫生活体现了元朝与高丽王廷的交流。  元宫词主要是以“宫词”为题,以一题统摄多首诗歌的七绝连章组诗,内容以反映宫廷生活为主,诗风温柔敦厚,语言典雅华丽。有些作品虽然不以“宫词”为题,但是反映了宮廷生活,诗歌形式也相近,可以视作宫词,如张昱《辇下曲》。宫词作者多为宫廷中皇帝身边的近侍大臣。
期刊
林逋一生隐逸山林,过着『梅妻鹤子』的生活。他的书法作品同其诗词一样淡泊清雅,脱尽了尘俗之气。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宋·林逋《山园小梅》之一  这首被广为传诵的咏梅佳作《山园小梅》,以其清幽淡泊、雅致高洁的意境,表达出山林隐士的高逸情怀。诗作者林逋(967—1028年)不只
期刊
枣梆是山东有名的地方剧种,诞生于梁山泊遗址所在地梁山县。枣梆的形成和发展反映了当地百姓爱听戏、唱戏、学戏的风尚。  山西有四大梆子声腔,即蒲剧、晋剧、北路梆子和上党梆子。山西梆子后来流传到山东,又变成山东梆子。但戏剧这种以声腔为区别的艺术,总是能与当地方言相互融合,并以此形成自己的特色。如在山东菏泽地区,山西上党梆子就与当地民俗文化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地方剧种—枣梆,现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