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两个译本相异性归因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_goo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哈姆雷特》是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经典剧作之一,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今,中国出现了几十种汉语译本,其中以朱生豪先生与卞之琳先生的译本最为突出。通过素体诗和双关语两个方面对莎剧《哈姆雷特》朱生豪译本和卞之琳译本进行研究,发现两个译本存在明显差异。翻译诗学、译者的翻译思想、读者的审美期待是造成其差异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哈姆雷特》 素体诗 双关语
  
  《哈姆雷特》是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经典剧作之一。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今,中国出现了几十种汉语译本。其中散文译本居多,诗体译本只占少数。散文译本中以朱生豪先生的译本最为突出:而卞之琳先生的译本则是现有诗体译本中的佼佼者。两个译本都是译者呕心沥血之作,却存在相当大的差别,主要体现在素体诗和双关语这两个莎士比亚的典型的语言特征上,文章对其相异性进行归因,阐述它们不同的效果。
  
  一、素体诗翻译的不同
  
  素体诗,英语格律诗的一种。每行用五个长短格音步——十个音节组成,每首行数不拘,不压韵。这种轻重相间的五音步符合英语的节奏,适合舞台演出,一方面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另一方面保留了诗歌的优雅和节奏。在《哈姆雷特》这部戏中,莎士比亚对素体诗韵律的把握已相当成熟。素体诗的运用更加体现文雅、教养、高贵,也更加注重礼仪形式,反映了剧中人物的阶级地位、所受教育、情绪、人际关系以及人物风格。
  朱生豪把原来的素体诗形式全部翻译成了散文,完全失去了原文的诗体形式。我们很难从他的译文语言形式上感受到哈姆雷特的贵族品质和高雅。但他的语言却如原文一样华丽。在卞之琳的译本中,译文语言形式与原文语言形式相似,每一行诗基本上包括五个“顿”。但有时候,他的语言不如朱的译文华丽。
  
  二、双关语翻译的不同
  
  莎翁有“双关语大师”的美誉。他的双关语形象生动、诙谐幽默,不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还可以达到冷嘲热讽,奚落挖苦的效果,对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根据Shakespeare。s wordpIav的数字统计,《哈姆雷特》一剧中有90多个双关语,大大超过了莎士比亚的其它任何一部作品。如何解决这些双关语的翻译直接影响到整个剧作的翻译。为了忠实原文的艺术魅力,卞总是尽力地翻译它们。其中一些双关语的翻译是相当精彩的,但也有一些翻译显得繁冗,效果并不令人满意。朱的译本删掉了很多有趣的双关语,至于一些重要双关语,他也只是把基本意思表达出来。因此,他的译本很遗憾地丧失了莎士比亚笔下精彩的双关语语言艺术。更糟糕的是,这种删除有时还造成了一些负面效果,如语义的误解或人物性格特征的忽略。
  
  三、翻译诗学分析和个人因素分析
  
  根据上面的分析,两个译本在素体诗和双关语的翻译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就差异出现的原因,这里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归因:翻译诗学的影响:译者个人的翻译思想;不同时期读者的审美期待。
  
  1、翻译诗学
  在译入语的文化背景下,很多因素可以造成翻译的不同。翻译诗学或当时流行的审美追求是最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很显然,朱和卞各自采用了不同的翻译诗学。朱采用了中国传统的翻译诗学,他也是中国传统翻译诗学的重要创始人之一。“神似”、“化境”(朱志瑜,2001)是其核心思想。从传统意义上讲,朱生豪所采用的翻译诗学强调“意”的翻译,尤其是“神韵”的传递。这种翻译诗学经常被比作传统的中国绘画,描绘“神韵”。其翻译宗旨主要是“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傅雷:陈福康,2000),“译者不但须求达意,并且须以传神为目的”(林语堂:ibid)
  卞之琳采用的翻译诗学强调展现原文的语言特征。20世纪之初,一些语言学家开始强调语言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语言本身也体现思想和现实。因此,文学翻译的标准开始考虑语言特征的体现。这一时期,鲁迅发挥了旗手作用。早在1918年,他在写给张寿明的信中说一 “我认为以后译本,要使中国文中容得别国文的度量,又当竭力保持原作的‘风气习惯,语言条理’。最好是逐字译,不得已也应逐句译,宁可‘中不像中,西不像西’。不必改头换面。”(陈福康,1992)就在五四后的十五六年间,在鲁迅、瞿秋白等人的倡导、带动下,不少作家翻译家有意识地采取异化译法,促进了汉语白话文的最终发展成熟。不仅如此,还给中国带来了自由诗、散文诗、短篇小说等文学样式。
  
  2、译者的翻译思想
  在上面两种翻译诗学的不同影响下,朱和卞各自形成了不同的翻译思想。
  朱在《莎士比亚戏剧全集》的“译者自序”里清晰地表达了自己的翻译思想: “余译此书之宗旨,第一在求于最大可能范围内,保持原作之神韵,必不得已而求其次,亦必以明白晓畅之字句,忠实传达原文之意趣,而于逐字逐句对照式之硬译,则未敢赞同。”{朱生豪,1947)显然,正是基于这种思想,朱生豪先生在翻译《哈姆雷特>时完全改变了原文素体诗的格式。至于双关语的删减,他的妻子说,“原文中也偶有涉及诙谐类似‘插科打诨’或不甚雅驯的语句,他就暂作简略处理,认为不甚影响原作宗旨。”(吴洁敏、朱宏达,1989)因此,朱的“神似”翻译思想是他对原文改动的主要原因。
  卞在“十年来的外国文学翻译和研究工作”这篇文章中表达了自己对文学翻译尤其是诗歌翻译的思想。在这篇文章中,他谈到, “一个广义的‘信’字——从内容到形式(广义的形式,包括语言、风格等等)全面的忠实”(卞之琳,1959)。他接着说,“在另一种语言里,全面求‘信’,忠实于原著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做到恰到好处,正是文学翻译的艺术性所在。”他认为译者应该把握好分寸,创作和原著相当的译作。因此,在翻译莎士比亚的素体诗时,他尽力模仿每个音步的韵律和节奏,在翻译双关语时,他尽力展现这一修辞的语言特色。
  
  3、读者的审美期待
  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仅译者和原文创作者重要,译本的读者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Wolfram Wilss,2001)。译者在翻译的时候,头脑中都有特定的读者群。正是基于这个原因,Nida呼吁构建“翻译的社会语言学理论“o “sociolinguistic theories oftranslation”(Nida,1976)。
  读者的审美期待是译者的一个很重要的动力。不同时期读者的审美期待会鼓励不同的翻译策略。当一部外国作品最初介绍到一个国家时,读者渴望获得作品的基本含义。他们对翻译的要求并不高。以译入语为出发点的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translation)就能满足他们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读者的审美期待也随之增高。他们渴望更深层的解读这部外国作品。因此对翻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复译是不可避免的,必须尽可能的展现原文的语言特征。这时,时代需要的是以原文为出发点的语义翻译(semantlc translation)。
  朱生豪于20世纪40年代翻译哈姆雷特,比卞之琳早十年。那个时代的读者对莎士比亚不甚熟悉,渴望了解莎士比亚。所以,更需要简单流畅的译本。朱的译本满足了他们的要求,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十年的流逝让读者渴望更详细地了解莎士比亚,与原文近似的卞之琳的译本满足了当时读者的审美期待。如今,莎土比亚戏剧的翻译仍是翻译界一个重要的课题。这激励了很多著名的译者。例如,方平主张出版《莎士比亚戏剧全集》的诗歌译本,裘克安也指出,如果我们只满足于散文体的译本,莎士比亚作品的研究就不能更上一层楼。(屠国元,1998),
  
  结语
  
  通过对两个译本在翻译素体诗、双关语方面进行相异性归因,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翻译过程中,译者具有创造性。由于两个译者在翻译诗学、翻译思想、读者审美期待方面存在差异,造成两个译本不同。
  2、两个译本采用的翻译方法不同。出于对译本可读性和接受性的考虑,朱采用交际翻译。卞采用语义翻译,主要目的在于保留原文的语言特征。
  3、这些不同对译本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是两个译本优点所在,同时也给译本带来缺陷。朱的译本自然流畅,吸引了大批读者。但有时对原文的处理有过当之处。卞尽可能地忠实于莎士比亚的语言特征,但译本整体风格和用词又欠通畅。
  4、两个译本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的创造性。面对原著的艺术价值,译者的创造性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另一方面,翻译过程中很难界定译者创造的限度。译者必须综合考虑翻译质量等因素,译本才能呈现令人满意的结果。
其他文献
[摘要] 顾长卫导演的《孔雀》,以纪实的风格表现了小城镇的底层市民执着的坚守自己的青春梦想,却又在命运面前无法把握,想要改变现状却永远无法改变的悖论,以及由此带来的无望与破碎,揭示了小人物在大时代面前无奈的灰色人生及其社会原因。  [关键词] 纪实风格 青春梦想 平民视角 灰色人生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15.012    从瞬间到永恒,从方寸到寰宇
[摘要]中国古代声乐理论最早见于汉代刘德等所著的《乐记·师乙篇》。元代以前,没有专门的声乐演唱专著,只有少量文章散见于各种音乐论著中,它们虽然不是专著却也言简意赅,点论出了民族声乐审美的精要。中国古代声乐论著中有关“字”的审美理念,是中国传统歌唱艺术的总结;是以中国文化为背景、以中国语言为基础、以行腔韵味为特点的;是以字正腔圆、声情并茂为准则的气、声、字,情相映生辉的演唱艺术。  [关键词]声乐论
[摘要] 音乐是电影中整体塑造人物形象的有效的手段。音乐中音调的明暗、节奏的快慢、和声的轻重、配器的音色等都能直接地作用于观众的内心。虽然音乐并不能具象地表达电影中人物的外在特征,但是正由于音乐在语义功能上的抽象性,决定了音乐能够让观众脱离画面,在内心塑造出属于他们自我感悟到的更深层次的人物形象。  [关键词] 电影音乐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人物形象塑造  doi:10.3969/j.issn.
[摘要]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潮流已经深刻改变了中国电影的传统格局,华语电影现象迅速崛起并在跨区(国)背景中不断壮大。台湾地区电影的苦苦挣扎,香港电影的波澜不惊,大击电影的风生水起,共同构成了华语电影的三级,与此同时两岸三地电影开始进入了一个跨区化的、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整合、互相竞争的新阶,我们有理由相信,大华语背景下的中国电影将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关键词]全球化 大华语 两岸三地
【摘要】电影海报不同于语言的意义构建方式,它的社会功能是通过图像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来实现的。例如《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海报就以一个女人与众多灯笼的形式,在红与黑的色调的对比下,形成夸张的画面造型,产生震撼的视觉效果。  【关键词】多模态话语 社会符号学 海报    一、引言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交际话语已不仅仅以文本模式体现,而且以图画、动画、声音、图标、颜色等多模态同
[摘要]电影海报是集语言文字、数字图片、色彩色调及空间分布于一体的多模态话语,电影《梅兰芳》的海报主要由图像、文字两种符号模态构成,都能表达概念、人际和语篇意义,同时两种模态间又存在互补或非互补关系,相互作用构建意义,实现海报语言的劝说功能。研究发现电影海报制作时应考虑不同的文化、语境因素,并兼顾图像、文字、版式等各种模态的意义潜势,使电影海报预期宣传效果得以最大化实现。  [关键词]《梅兰芳》
[摘要] 影片《大太阳》以平实的手法,反戏剧化的叙事方式,立足家园重建之上更为任重道远的心灵重建的主题,表现了主人公银杏在丈夫石大川及灾区心理医生的帮助下,逐渐走出阴霾,重新孕育新生命的历程。影片描绘出灾难过后受灾群众心理重建的艰难过程,体现了他们身上乐观、坚韧的精神,为我们展示了中国人坚强与坚韧的民族精神,表达了面对灾难人类的重生与成长的永恒命题。  [关键词] 《大太阳》 地震废墟 心灵重建
【摘 要】通过《十七岁的单车》、《小武》等影片我们看到了新生代导演所做出的选择。很多导演在向主流回归,在主流与边缘之间妥协,对于中国电影来说是一件幸事,,如果说当初新生代以边缘方式的发轫是一次困境中的突围的话。如今新生代正在经历成长中的再次突围,这是一次由边缘向中心的突围,突围的是自身的局限。  【关键词】新生代 导演 特点    导演王小帅的影片《十七岁的单车》在2001年的第51届柏林国际电影
[摘要]The Truman Show中走出伊甸园的人类将要走向何方?Jim Carrey的Bruce Almighty给出了答案。那就是人类必须经过第二次启蒙,并最终回复到自己的精神家园伊甸园。生活在个人欲望中的Bruce处处碰壁,他把原因归咎于上帝。忍无可忍的上帝赋予Bruce以神力,让他来完成上帝的工作。但Bruce任由自己和他人的自由意志肆意横行,把世界弄得更加糟糕,走图无路的他最后在上帝
[摘要]电影是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体,技术的革命直接改变了我们看电影的方式,因此,也改变了我们写电影剧本的方式。但是,无论在物质方面发生怎样的变化,剧本的本性永远是不变的:一个电影剧本就是通过图像、对话和描述来讲故事,并且把这个故事放置在一个戏剧性的结构环境之中。这就是剧本,这就是剧本的本性,这就是视觉性剧本的艺术。  [关键词] 电影 电影剧本 人物 结构  doi:10.3969/j.issn.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