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标准优化策略研究

来源 :品牌与标准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eat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改革也在不断推进。本文基于内部控制标准化发展的视角下,对目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根据两者的关系,提出国有企业审计工作的标准优化措施。
  【关键词】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标准化;策略
  【DOI编码】 10.3969/j.issn.1674-4977.2021.06.033
  Research on Optimization Strategy of Internal Audit Standards in State-owned Enterprises
  ZHANG Wei
  (Chuxiong Branch of Yunnan Tobacco Company Chuxiong Prefecture Company,Chuxiong 675000,China)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the reform of internal audit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s also advancing.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l control standardization,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internal audit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and puts forward the standard optimization measures.
  Key words: state owned enterprises;internal control;audit;standardization;strategy
  1 國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不足
  1.1 管理理念不完善
  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我国统一会计制度缺乏相应的执行力度,会计工作由于受到单位负责人的过多行政干预,使内部会计监督流于形式。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部分企业管理层认识不够,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运作不规范,内部控制薄弱,无章可循或有章也不遵循,灵活性往往比原则更强。由于现有的内部控制是针对经营环境和业务性质而设计的,大多数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都比较薄弱。此外,许多企业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还不够重视。即使制定了一些相应的规章制度,也基本上是会计管理或财务管理的部门制度,严重脱节,在具体实施中存在较大的差距。如果经营环境和业务性质发生重大变化,现有内部控制制度未及时修订不能适用,致使内部控制制度仅以形式存在,导致失去控制。
  1.2 缺乏完善的内审机制
  内部审计工作是内部控制工作顺利推进的重要助推剂,我们要不断优化内部审计工作的工作环境。当前阶段,国有企业内部的内部审计工作环境较差,也缺乏全面的内审机制。很多国有企业的管理部门对于内部审计工作没有足够的关注度,进而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造成阻碍。同时,我国的国有企业也没有完备的内审机制,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缺乏制度的保障。内部审计和其余工作部门的沟通交流不足,导致内部审计不能够发挥自身的监管作用,进而不能够体现出内部审计工作对于国有企业发展的意义。所以,国有企业要不断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建设,改善内部审计环境,不断完善内审机制,进而让内部审计工作能够更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
  1.3 内审工作独立性较差
  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都执行审计委派制度。这一工作制度虽然能够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进行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国有企业日常的工作进行是企业的书记以及总经理进行规划和指导,虽然内部审计部门也参与到企业的财务工作中去,但是预算的制定以及费用的核销等这些工作仍然要经过企业财务部门的审批,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严重不足。同时,我国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起步较晚,很多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都是新增的,缺乏完善的体系,内部审计相关工作的专业人才也较为缺乏,而企业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工作人员需求量很大,所以,很多国有企业在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需要从企业内部的其他部门选取一些工作人员进行内部审计工作的协助开展。
  1.4 相关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不足
  内部审计部门工作的顺利开展和企业领导部门的重视程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企业领导部门的关注度以及支持力度将直接影响内部审计工作是否能够实现自身的职能。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很多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仅仅是流于形式,企业的领导部门不会过多的关注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状况,在审计工作出现阻碍之后也不能够第一时间得到解决。同时,其余部门也不是十分配合内部审计工作,导致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难以得到保障。一旦出现工作人员不配合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现象,就会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造成不可逾越的阻碍。
  2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标准优化策略
  2.1 提高内部审计的重视度,改善内部审计环境
  国有企业要不断进行内部审计工作的环境优化工作,为内部审计工作确立明确的地位,从而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更加顺利地开展。企业的领导部门要对内部审计工作保持较高的关注度,积极进行内部审计体系的建设,落实内部审计工作的详细目标。同时,管理部门还要不断改善内部统计部门的工作环境,建立专门的团队配合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在被审部门严格落实整改的内审机制,为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打好坚实基础。国有企业的管理部门还需要加强对企业内部审计文化的建设,加强各个部门对于内部审计工作的支持力度,努力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可信度以及真实度,进而让其余的部门可以更加积极地配合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2]。   2.2 强化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进行专业人员招聘
  内部审计工作和企业的治理之间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它对企业的经营效益有重要的监督和评价作用,内部审计机制是企业正常运转以及企业治理的重要基石。企业要不断完善自身的治理机制,将管理人员的选拔面向整个市场,把国有企业高管的身份转化为专业的职业经理人。不断提升内部审计工作在国有企业内部的地位,从而保障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外聘也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式,由于内部审计工作需要对报表的合法性、可靠性进行分析以及对企业的发展策略进行评定。企业可以聘请一些专业的工作人員,在让内部审计工作开展成本更低的同时,还能够让内部审计工作的财务信息可信度和透明度更高。
  2.3 完善内部审计工作机制,提供审计制度支持
  国有企业要不断深入改革自身的内部审计工作体系,努力建立更加完善的内部审计工作制度。结合不同企业自身的实际状况,确立年度内部审计工作制度,制定年度审计计划,在经过企业内部党组织和其他有关部门的评定之后实施。国有企业要不断加强对企业内部的审计工作管理,定期对企业进行全面的审计工作。结合实际的工作情况,合理开展跟踪审计以及专项审计工作,建立及时汇报总结的工作机制。内部审计部门要在第一时间上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同时提出适当的参考建议,在全年的审计工作完成之后,要在第一时间提交内部审计工作报告。
  2.4 提升审计工作人员专业素养,提供审计队伍保障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水平的高低对企业风险的预判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当前阶段,我国大多数国有企业对于内部审计工作的工作人员专业技能水平要求较高,企业要定期组织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培训,不断提升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力度,进而让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可以更好地掌握审计工作的相关专业知识,最终切实提升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水平。国有企业在运转的过程中会面临更大的风险,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也需要加入到风险的管控工作中去。因此,企业要不断提升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第一时间发现企业运营中存在的风险,进而更好地推动企业的发展。
  2.5 建立企业信息化系统平台,方便审计信息整合查询
  企业的经营离不开大数据化分析,而企业经营更需要来自来外部信息的收集、汇总、分析,所有部门都要实现智能化转型,内控信息化的实施进度及推进深度已成为检验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和执行效果的最优方法和手段。国有企业应该通过自建或外包形式推进自身信息化建设,构建信息化交流平台,通过信息互联互通来实现大数据管理。
  2.6 发挥财务共享模式的积极作用,优化国企内部审计
  财务共享模式是以现代信息化技术为基础,改进企业财务流程的业务处理模式。国企集团基于财务共享模式下进行内部审计,有利于根据自身情况开展内部信息和客户、供应商的互联工作,进而实现外部财政信息的集中、系统处理,使国企内部审计不局限于企业内,有利于拓展审计范围,降低风险。建立国企财务共享下的内部审计流程框架。首先,根据大数据反映出来的风险,确定内部审计的重点,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高风险环节。其次,在实施阶段中还要注意财务活动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是否得到了适当管理,面临的风险问题是否已经得到最为有效的控制和管理。最后,要根据审计中发现的异常与疑点,并通过所获得各类审计证据加以印证,得出审计结果,形成审计报告并对此加以追踪。
  3 结语
  总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改革任重道远,我要不断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工作环境进行改善,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以及人才的储备量,内部审计工作体系的建设,为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开展提供适当的帮助,进而更好地推动国有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壹航.内部审计对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影响[J].今日财富,2021(10):157-158.
  [2] 魏莉.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策略分析[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1(2):34-36.
  【作者简介】
  张伟,男,1991年出生,会计师,学士,研究方向为会计。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基于国家对食品开展标准化管理的前提,探索食品标准化的含义和作用,分析当前食品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 食品标准化;食品质量安全;保障措施  【DOI编码】 10.3969/j.issn.1674-4977.2021.06.031  Analysis on the Guarantee of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by  F
【摘要】 本文通过对我国现有放射性核素监管体系现状的分析,同时对比分析我国与国外标准有关食品中放射性核素的限量值,旨在为食品中放射性核素限量标准中放射性核素种类、限制浓度值、食品类别进行评述并提供修改建议。  【关键词】 放射性污染;放射性核素;限制浓度;检验方法  【DOI编码】 10.3969/j.issn.1674-4977.2021.06.030  Research on Limit St
本文基于沈阳地区11个地面大气观测站的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分析了2018~2019年沈阳地区颗粒物浓度的总体变化特征;基于高分辨率(1 km)MODIS逐日气溶胶光学厚度(AOD)产品(MCD19A2),分析了沈阳地区2018~2019年逐月、季节和年平均AOD时空分布特征。
【摘要】 本文探讨人工智能技术用于选育成都平原地区道地中药材品种的方法,将患者数据、药材合成、古籍文献等进行智能化的甄别和组合,并根据古籍记载历史数据确定该地区种植的道地品种,从源头来推动中药材的优质发展。  【关键词】 人工智能技术;中药材;成都  【DOI编码】 10.3969/j.issn.1674-4977.2021.06.037  Research on Artificial Intel
【摘要】 目前,校园消防安全相关工作已经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如何全面加强消防管理已经成为新时期校园安全工作的一项核心内容和主体方向。本文对如何加强校园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进行分析和探究,并且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校园;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  【DOI编码】 10.3969/j.issn.1674-4977.2021.06.046  Analysis on Standar
【摘要】 目的:制备一种适用于荧光POCT仪器光路校准的荧光微球校准卡。方法:通过偶联羧基荧光素和氨基聚苯乙烯微球制备荧光微球校准卡,在荧光POCT仪器上进行光路校准应用。结果:制备的荧光微球校准卡精密度CV<4%,测值重复性CV<10%,具备较好的检测性能;在避光、常温和干燥的环境中,保存期限≥1年;应用在荧光POCT仪器光路校准的相对偏差<4%,满足校准要求。结论:制备了一种稳定性好、时效性长
【摘要】 文章主要以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为基本研究对象,通过被动式吸收采样法采集空气中样本,结合离子色谱法原理,就离子色谱法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硫问题进行探究。  【关键词】 被动式吸收采样;离子色谱法;二氧化硫  【DOI编码】 10.3969/j.issn.1674-4977.2021.06.042  Passive Absorption Sampling-Ion Chromatography Met
【摘要】 基于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在项目管理中出现差错,使得成本超过预算,一些人为因素或不可控因素也会使建筑工程实际费用与预期不相符。为了可以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减少成本输出,本文针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标准化管理措施。  【关键词】 建筑工程;造价;影响因素;措施  【DOI编码】 10.3969/j.issn.1674-4977.2021.06.036  Study
网络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给GIS(地理信息系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5G技术的出现,解决了与GIS发展相关的一些关键问题。在系统分析互联网和无线通信技术及其相关产品的基础上,提出了将5G技术应用于移动GIS的策略和应用前景。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将GIS、5G集成到手持设备中。提出了系统的整体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系统开发。
全球质量检验检测技术区域竞争格局   [全球质量检验检测技术区域竞争格局]  1 技术来源国分布:我国占比最高  目前,全球质量检验检测第一大技术来源国为中国,中国质量检验检测专利申请量占全球质量检验检测专利总申请量的78.49%。其次是美国,美国质量检验检测专利申请量占全球质量检验检测专利总申请量的7.42%。韩国和日本虽然排名第三和第四,但是与排名第一的我国专利申请量差距较大。  统计说明: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