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控制实验室人员的培训管理体系探讨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desha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是提升人的能力的必要手段,如何规范培训管理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本文笔者结合多年的经验,理论结合实际,对疾病控制机构检测人员培训的目的、规范的培训管理体系的建立、培训管理的主要内容、培训绩效的评估、对绩效评估体系的评估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疾病控制机构培训管理体系培训绩效的评估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09-0-01
  
  实验室人员培训是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有计划地实施有助于实验室人员学习与工作相关能力的活动,这些能力包括知识、技能和对工作绩效起关键作用的行为。人员培训作为提高检测人员技能和水平,掌握最新标准和方法的手段,在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中已越来越受到重视。
  1 规范的培训管理体系的建立
  对于检测实验室,实验室应配备足够数量的人员,这些人员必须经过必要的教育、培训,有技术知识和专业经验,实验室应保证其人员培训,使知识与技能不断更新,实验室应保存其技术人员有关资格证书、培训、技能和经历等技术业绩档案。这些要求要切实做到,需要通过建立文件化的管理体系,包括对新近人员的岗前培训、资格确认、培训绩效评估等制度的建立,规范培训管理,使岗位培训体系化、规范化、科学化,做到有章可循。建立培训的评估考核体系,为更好的完善实验室质量控制体系奠定良好的基础。
  2 培训管理的主要内容
  2.1 岗前培训
  岗前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各类管理制度、岗位规章制度、岗位基本操作技能、检测所使用的各类作业指导书、必要的实验室安全管理要求和防护基本知识等内容,对实验室认可和资质认定相关知识的培训也是必要的。通过严格的岗前培训,并经过考试合格,才能够持证上岗。许多岗位由于专业性强,技术要求较高,大多需要规定实习期,在业务主管的带领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满足上岗的基本要求。
  2.2 岗位培训
  2.2.1 岗位培训目标的确定
  作好岗位培训,要确定合理的培训目标,制定可行的培训计划,培训目标要根据不同培训项目确定,培训目标应可行,可测评。培训目标的提出要充分考虑工作现状,对工作进行评价和结果分析,根据人员情况分类制订,合理的培训目标可以规范培训,保障培训效果。
  2.2.2 培训课程的选择
  培训内容的确定要充分考虑到本单位本岗位和相关人员的实际情况,同时要结合检测工作领域的发展,充分考虑与检测人员基本水平相适宜的培训内容,确保人员能够掌握理解和提高。培训内容的选择应针对不同的受训对象,以达到最佳培训效果。在培训经费一定的情况下,培训课程的安排应避免各部门间平均分配现象,应根据单位阶段性的目标战略,在培训内容及受训者层次等安排上,向需求更迫切的部门、岗位和层级倾斜。
  2.2.3 培训方式的选择
  针对不同的培训目标和培训课程,选择适宜的培训方式。培训有长期脱产培训、轮岗培训、短期培训、工作中培训(主管、老员工在工作中的传、帮、带)等等。按照培训的形式粗略地分,可分为外出培训和内部培训两种,一般外出培训费用较高,受训者人数有一定限制,但一般外出培训师资力量较强,授课内容较丰富,参加培训的人员收获大,效果好。外出培训之后受训者可再进行单位内部培训,将所学内容和信息传授给相关人员,可以增加再培训人员数量,节约成本,但由于师资的相对单一,在培训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均有一定的局限性。
  3 培训绩效的评估
  3.1 培训前期的评估
  在培训前期,主要是针对受训者进行评估。对受训者的评估包括受训者的知识、技能、受训者的工作业绩和综合表现,针对受训者的目前绩效情况及未来专业发展方向,提出培训建议。综合对所有受训者的评估,制订单位培训规划,确定各阶段培训计划、目标、内容、师资、教材、场地等。
  3.2 培训过程的评估
  在培训过程中,主要是针对培训对象的参与状况、培训内容、培训进度和效果、培训组织人员的工作质量、培训的沟协调机制、培训教师的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具体的评估项目包括:受训者的培训纪律、参与态度;培训的具体内容、培训强度、培训频率、培训时间;培训课堂的时间进度和资源投入进度、对内容的把握程度;培训课堂的组织、沟通、协调;培训教师的素质、能力、现场表现等等。做好培训过程评估,可以及时把握培训进程,及时检查培训组织管理者、培训教师、受训者的工作、学习情况,排除不利于培训的一切消极因素,对不适用的内容或不称职的培训教师及时调整,力保培训目标的实现。
  3.3 培训后的评估
  培训后的评估,主要是针对培训数量、培训质量、培训效益等方面系统地考察与评估。培训数量包括举办培训班次、参加培训人次、达到培训基本要求的人数比例、获得相应合格资格证书的人数比例、受训者满意和投诉比例等。培训质量包括受训者参加培训前后在知识、技能、能力、工作态度、业绩等方面是否得到提升。可采用考试、考察、访谈、情景模拟、抽样调查、关键事件法、适应性绩效评估法等方式进行。培训效益包括培训的成本投入与所产生的效益是否达到或超出预期等。作为疾病控制体系检测实验室,可适当考虑参加能力验证和开展新检测项目等工作,结合检测报告合格率、客户满意率等指标,为培训的充分性提供尽量客观的评价指标。
  3.4 培训绩效评估结果的利用
  培训绩效评估的数据和结果作为下一次培训的内容输入到培训管理中,并为培训计划的制定提供积极的指导,为已确定培训方案的实施提供改进的依据,从而更好地提高单位整体培训水平。利用评估绩效可以为单位核定人力资源成本,确定人力资源规划,合理利用岗位人力资源提供积极保障。
  4 对绩效评估体系的评估
  对所建立的绩效评估体系应当及时进行评估,所有涉及到评估体系的各方面人员和组织应对所采用的绩效评估体系进行评估和分析,确定所建立的评估体系是否合理完善和适用,在对评估体系的评估过程中也是统一认识,寻找更为有效的评估参数和权重的过程,通过对评估体系的评估,使绩效评估体系更为合理和可行,使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更好地达到预期的目的和要求。
  参考文献
  [1]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指南.2版.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7:28-31.
  [2]王陇德.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9-47.
  
  作者单位:贵定县疾控中心551300
其他文献
【正】桡骨远端骨折是指发生于旋前方肌近侧缘以远部位,距桡骨远端关节面约2.5厘米的松质骨骨折,是较为常见的上肢骨折,占全身骨折10%左右,多见于女性[1-2]。主要见于老年的
【摘要】 中草药的应用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其功效已被人们熟知,更有甚者已将药当食品应用而乱用、误用的现象时常发生,副作用、毒性反应时刻危机百姓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此,我在这里再赘述有关中药安全疗效、用法等方面内容,目的在于提醒广大读者注意中药是药而不是一般的自然产物。  【关键词】 中药;用法;安全有效  据报道,因含麻黄的减肥品可能导致严重副作用,中药麻黄在美国备受争议。这让人们想起年初
[摘要]目的健康教育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度在我院内科住院的7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对照组)36例和健康教育组(实验组)34例。对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还给予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作为评价标准。结果两组临床康复效果对比,实验组康复率高与对照组(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全
近几年的临床实践发现:心血管疾病发病年龄日趋减小,患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由于年轻人生活阅历及对待疾病的看法不同,不能对本身的疾病有充分的认识及重视,导致不能进行有效预防。因此对中青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指导显得尤为重要,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改进中青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遵医行为和自我保健能,利于提高患者远期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正】1通阳逐淤汤之治则与组方心绞痛中医治则是:温经通阳,散寒消积,活血祛瘀,宣通涩滞,豁痰开窍,宽胸开郁。笔者在多年临床治疗中,不断手机和总结,整理成综合性的临床经验
目的探索一套完整的中医特色护理模式。方法回顾26例玉树地震伤员采用的中医护理措施。结果26例伤员在短时间内康复,无护理并发症,护理效果满意。结论中医特色护理在高原地震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