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简数学”研究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thaway6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在数学教学中一直努力探索并实践“让学生学简单的数学,让学生简单地学数学,让学生数学学得不简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至简数学”的教学主张。但是有何证据表明数学能变简单?有何证据表明能让学生简单地学数学?基于对这两个问题的追问,笔者在“中国知网”以“至简数学”“简单数学”“简易数学”“简约数学”为主题词分别检索到382篇、96360篇、3182篇和3486篇文献,从中筛选出与“至简数学”相关的189篇文献泛读后,再从中选出36篇重要文献精读,然后根据这些文献及被引文献追踪研究重要作者的著作,结果发现多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均对“至简数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有相关的论述。
  一、“让学生学简单的數学”是可能的
  当代著名数学家阿蒂亚在1976年就任伦敦数学会主席时曾说:“如果我们积累起来的经验要一代一代传下去,就必须不断努力把它们简化和统一。”“过去曾经使成年人困惑的问题,在以后的年代里,连孩子们都能容易地理解。”
其他文献
學习外语的最终目的是获取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而语法知识和能力是基础。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始终牢记语法教学的地位,还要不断研究和探索语法教学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在“话题·活动·语篇·写作”四元素结合的语法课堂,我围绕话题精心创设语言情景,设计了“导入、感知、理解、运用”的流程,注重小组合作与活动环节的创设,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与机会感知语法、运用语法、展示自我。在所有环节中,学生是主体,通过参与
期刊
Larsen-freeman ( 2005)认为语法能力是继听、说、读、写之外的第五项技能,是准确地使用语法结构合乎情境地表达意义的能力.他提出了三维语法教学模式——形式( Form)、意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