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超声评估机械通气撤机患者的膈肌运动指标,探讨膈肌超声指标对撤机的指导价值。
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2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急诊重症加强治疗病房(EICU)进行有创机械通气至少48 h的40例患者,采用低水平压力支持通气(PSV)进行自主呼吸试验(SBT),在SBT 1 h内采用床旁M型超声评估患者的膈肌运动指标,包括膈肌位移、膈肌浅快呼吸指数(D-RSBI),应用呼吸机测量浅快呼吸指数(RSBI),对符合临床撤机标准者进行撤机。根据撤机成功与否将患者分为撤机成功组和撤机失败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各项指标对撤机失败的预测价值。
结果40例患者均纳入最终分析,其中撤机成功组28例,撤机失败组12例。撤机失败组膈肌位移明显小于撤机成功组(mm:9.56±2.13比13.66±4.10,P<0.01),D-RSBI和RSBI明显大于撤机成功阻〔D-RSBI(次·min-1·mm-1):2.06±0.68比1.44±0.66,RSBI(次·min-1·L-1):61.70±25.00比44.91±14.51,均P<0.05〕。膈肌位移、D-RSBI、RSBI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0、0.851和0.711,以膈肌位移和D-RSBI的预测价值较大。当膈肌位移的最佳临界值为11.15 mm时,预测撤机失败的敏感度为83.3%,特异度为71.4%;当D-RSBI的最佳临界值为1.42次·min-1·mm-1时,预测撤机失败的敏感度为91.7%,特异度为82.1%。
结论膈肌超声指标的膈肌位移及D-RSBI可以准确预测撤机失败,其在指导撤机上优于传统的RSB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