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火伏阴络”论肺间质纤维化中医病机演变和治则

来源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vk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医理论认为病程日久,无论外感六淫邪气,亦或内生痰瘀湿滞,诸邪久积,皆有郁而化热的倾向.肺间质纤维化是多种肺疾病发展到最后的结局,符合中医病久“郁而化热”的病机特点,临床经验亦表明,肺间质纤维化具有从热转化的特性.热为火之渐,火为热之极,热郁日久可化火,火气内炎亦可生热,热与火密不可分.因此在“阴络”载体下,从气络阳气郁久化火、血络痰瘀蕴而生火角度,结合脾脏与肺系疾病的密切联系,从肺、脾两脏阐述肺间质纤维化气血津液失运导致病理产物蓄积而化热化火的病理过程,并在“火伏阴络”病机指导下,结合中医理论,提出在血“去有形之邪,灭无形之火”,在气“降气以降火,升阳以潜火”的治则,以期为临床提供新的借鉴与参考.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