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计算机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jayli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计算机项目驱动式教学是在任务驱动教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就是通过一些计算机项目对学生进行诱导,提高其探究和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对接。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应用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实际应用能力。本文对项目驱动式教学进行概述,分析了当前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了高校计算机项目驱动式教学实践。
  关键词: 高校计算机 项目驱动式教学 实践研究
  计算机是高校学生的必修课,对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计算机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要求其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解决实际问题。调查显示,目前大多数高校计算机教学中仍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要。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对高校计算机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是所有计算机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项目驱动式教学概述
  所谓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置一些与知识相关的项目,以这些项目作为引导,使学生在探索项目、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知识。这种方式区别于空洞讲述理论概念的教学模式,将项目作为牵引,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同时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透彻,打破传统教学中将理论与实际“分家”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是我国教学改革的成功范例。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将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用于与计算机教学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对于提升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1]。
  二、当前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大多数高校对计算机教学都非常重视,但是教学方法不够创新,教学效果不理想。计算机课堂基本上都采用大班集中授课的方式,教师对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进行集中讲解,基本上一章节结束以后再上机,导致理论与实践操作脱节。一方面,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不够透彻,听得不够明白、也记不住。另一方面,上机课教学的目标性不强,学生抓不住这一节课的重点在哪,无法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另外,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这门学科的时候缺乏动力,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以上这些问题都是高校计算机教学成果不明显的原因,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是计算机教师需要长期研究的课题[2]。
  三、高校计算机项目驱动式教学实践
  (一)教学设计
  教师的理念对计算机教学水平具有重要影响,要求高校计算机教师突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将重点放在学生学会了什么,能够实际操作什么,而不是将目光放在自己是否完成教学大纲任务上。首先改变以往大班集中授课的方式,实行小班化教学,便于对学生的指导,同时也要将机房作为主要授课地点,方便学生随时操作,缩短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中间的时间间隔,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其次,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设计“项目”,将该“项目”作为课堂上的线索对学生进行引导。例如,在学习PPT制作时,教师就可以提前准备一个文字方案,课堂上要求学生将文字方案制作成为一个精美的PPT。有了这个“项目”的引导,学生课堂学习就有了目标,一方面是提高其参与兴趣,与教师、同学共同讨论学习。另一方面是将学到的理论应用在实际操作中,并在操作过程中明白自己的知识体系中还存在哪些漏洞,加强学习。另外,学生在完成一个“项目”时,会产生一种成就感,树立学好计算机的信心,这对于日后教学的顺利开展极有利。最后,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是引导者角色,要对学生探索、操作的过程进行适时的引导,对学生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集中讲解,提高教学效率。
  (二)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高校计算机教学考核方式比较单一,一般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组成,其中平时成绩所占比重不大,基本上由学生的出勤率决定。这种单一的考核评价方式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动力,也无法真正反映出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因此,应该建立多元化考核方式:首先,在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建立过程考核方法,将学生日常上机操作情况作为成绩的一部分,让学生感觉每一次练习都是在考试,端正学习态度。其次,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根据小组项目完成情况、学习态度及效果等给学生打分,同时小组内成员要互评,大家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最后,要将学生参与的课外项目作为考核的一部分,学生可以针对自己参与的项目撰写论文,谈谈自己的收获,教师可以根据论文深度对学生参与课外项目的情况进行评价,同样将其作为考核的一部分。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改变应试心理,发挥这门学科的价值[3]。
  (三)将学习延伸到课后
  计算机知识的实用性较强,很多专业都会用到,因此不应该将学习和应用局限在课堂上,而是将其延伸到课外,制定一些课外项目,发挥这门学科的价值。例如,在讲解计算机系统知识时就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个课外调研项目,学生可以自由组合,以小组为单位对当前市场上的计算机品牌进行调研,包括价格、系统、配置等,对不同品牌计算机的性价比进行比较,明确什么品牌、什么型号的系统更适合学生使用。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感到新奇,愿意参与其中,同时认识到计算机这门学科与自己生活的紧密联系,端正学习态度,将学习延伸到课外,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衔接[4]。
  当前企业招聘时已经将计算机能力作为重要考核目标,高校对计算机教学的重视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实践证明,将项目驱动式教学应用于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可以充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其实践操作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笔者建议将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骆绍烨,庄美连.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在计算机专业课程中的应用[J].软件导刊,2014,15(10)11:189-191.
  [2]吕钊,周蚌艳,张超.计算机应用专业项目驱动嵌入式系统教学的新模式探索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5,12(14)11:52-54 95.
  [3]陈辉金.以“任务驱动”的高校文科专业计算机教学模式实践[J].计算机时代,2009,11(13)11:68-69.
  [4]刘辉,周文刚.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在软件人才培养中的探索与实践[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0,14(16)05:110-112.
其他文献
摘 要:医院高绩效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对医院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实现医院整体水平的提升,应重视高绩效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本文介绍了医院绩效管理,阐述了高绩效管理系统对医院绩效的促进作用,提出了医院高绩效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强医院高绩效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路径,为医院的高绩效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提供良好的的支持条件。  关键词:医院;高绩效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绩效评估机制  我国的卫生体制处于改
摘 要: 小学英语一直以培养学生兴趣为前提,随着中高教学内容的增加及升学压力的加大,很多学生失去了英语学习的动力,成绩每况愈下。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并转化为持续和稳定的学习动力是小学英语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关乎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实效性。  关键词: 小学英语 学习兴趣 教学实效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英语课堂数量一周两节左右,课时量少于语文、数学学科
摘 要: 英语是一门语言,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前提与基础。只有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词汇,让学生从音形义方面理解与掌握,才能灵活地运用于交际实践。为此,我们要改变以往机械而枯燥的词汇教学,改进教学方法,将学习与运用结合起来,让学生从音形义方面学习,以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  关键词: 词汇教学 直观教学 情景会话 语言操练  词汇是语言的三大基本要素之一,在学生的英语学
摘 要:受现代企业发展模式及管理理念的影响,我国公立医院在管理工作做出了较大改变,并更加重视绩效考核在管理中的作用与应用。文章针对公立医院管理中的绩效考核的重要性以及策略进行了分析,为医院改善绩效考核不足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公立医院;管理;绩效考核;考核制度  如今医疗行业竞争力的不断加大使公立医院面临着巨大挑战,其内部管理的要求日益突增高。績效考核是管理中的重要一部分,彰显着公立医院工作效
目的:1、研究大鼠从平原(上海,55m)急进高原(玛曲,4010m)后血气指标、生化指标、机体主要器官的病理改变、肝微粒P450酶活性的变化,探讨其对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影响。2、研究急进高原后普萘洛尔、呋塞米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变化,探讨其变化的原因及其在高原合理用药中的意义。方法:1、将24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A、B、C、D四组,A组为平原对照组,B组为急进高原组,用于大鼠
摘 要: 英语学科的学困生是指在英语学习上有困难、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转化英语学困生不仅是提高一个班级综合成绩的需要,还是对学生个体发展负责的重要体现。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尽管字母只有二十六个,但是由此而组成的英语单词是丰富多彩的,常用的英语单词就有几千个,由这些单词组成的句子则就更多。在小学阶段,由于学困生受到母语的影响,习惯汉语拼音的拼读,对同样由这些字母构成的英文单词学习起来感到有些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