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V感染树鼩模型中腹部横切手术及肝门静脉注射新方法的建立

来源 :2014第十一届中国实验动物科学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aann8507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采用腹部横切手术及肝门静脉注射法将HCV迅速足量注射接种到树鼩体内肝脏,提高HCV对树鼩的感染率。方法 采用横切打开树鼩腹腔,找到肝门静脉,进行肝门静脉注射接种HCV,手术后1W进行采血、ALT检测、HCV病毒载量检测、肝脏病理检测及HCV-RNA抗原检测。结果横切手术及肝门静脉注射20只树鼩,手术后经护理恢复,树鼩伤口恢复良好,手术成功率及肝门静脉注射准确率均达100%,保证HCV完全快速进入树鼩肝脏。有60% (12/20)树鼩出现一过性的病毒血症或间歇性病毒血症,感染树鼩的病毒载量最高可达到1x105 copies/mL,肝功能中ALT指标最高可达到192u/L,肝脏活体组织病理检查发现不同程度的肝炎症状,肝组织能检测到HCV-RNA抗原。结论 腹部横切具有充分暴露肝门静脉、操作方便、符合解剖生理、组织创伤较小、伤口易于愈合等优点,适用于肝门静脉注射,同时提高了感染率,该技术方法为进一步深入研究HCV感染树鼩奠定基础,对于其它相关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具有一定借鉴经验和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通过对GenBank发布的猪细小病毒(PPV)、伪狂犬病毒(PR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核苷酸序列进行比对分析,找出PPV的VP2基因,PRV的gH基因和PCV2的ORF2基因的相对保守区域.利用
目的 探讨丝素蛋白(SF)/壳聚糖(CS)生物支架复合诱导后骨髓间质干细胞(BMSCs)修复老年兔膝关节软骨缺损的可行性. 方法 分离培养及诱导BMSCs,将成功诱导后的BMSCs接种在SF-CS
Y两优2号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用Y58S与远恢2号配组育成的两系迟熟杂交中稻组合,2011年通过湖南省审定(湘审稻2011020).从生产实践的角度,总结了该组合在辰溪县的种植表现
试验以32份转BcWRKY1转录因子基因的玉米株系为材料,针对不同受体材料筛选出耐盐性鉴定浓度,通过苗情观察和生理生化指标对转基因株系进行耐盐性鉴定,建立转基因玉米苗期耐盐
两优038系江西天涯种业有限公司用光温敏核不育系03S和自选恢复系恢828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2010年4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
佛恢008是佛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佛山油占作母本与丰八占杂交选育的籼稻恢复系,稻米品质达国标1级优质稻谷标准,对“夜公”细胞质型不育系Y华农A具有强恢复力。所配组合华优
23G玻璃体手术系统具有手术创伤小、切口可不缝合、患者手术后舒适度改善及恢复快等优点[1-3].但是,由于其巩膜切口常常不缝合,因此可能会增加手术后切口漏和低眼压发生的风
为进一步了解植物内源木聚糖酶基因结构及其表达特性,从水稻中克隆和表达了一种内源木聚糖酶基因。通过序列比对分析确定保守区序列,以PCR扩增得到的保守区序列从众多水稻木
四跨膜蛋白超家族包括20个家族成员,以4个高度保守的跨膜结构为特征的蛋白家族.四跨膜蛋白通过与细胞表面多种跨膜蛋白形成复合物,而广泛参与调控细胞生长、黏附、迁移和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