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带:苗女身上的花样年华

来源 :南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ananq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天上午9点,龙玉门就背着竹背篓出外了。她穿过凤凰古城熙来攘往的虹桥,在沱江边找到一块三四平方米见方的空地,卸下背篓。掀开盖在背篓上的花盖头,把背篓上的竹晒框字排开:苗绣荷包,手工土布,织锦手链……狭窄的空地立马就变成了袖珍的苗家集市。背篓中的货还没摆完,身边已聚满了拿着“长枪短炮”的游客。
  任凭快门声不断,她依然安静地坐在马扎上自顾织着苗族花带,着一身素雅的青布衣,头戴布条缠绕的高帽,静坐在马扎之上,在脚下的织机吱吱作响,手上的梭子彩线飞舞间,一条条彩带就成型。
  她是苗族花带艺人龙玉门,有“沱江织女”和“凤凰西施”的称号。

沱江,织女


  我仔细观察了花带上的花纹,这是苗族最传统的龙纹。花带上还有一个手工织出的“龙”字标记。“你织的是最正宗的苗家花带,穿的也是最地道的湘西苗装,而那些穿红衣戴牛角状苗族拍照的姑娘,却是贵州苗家的装扮,你为什么不反驳呢?”
龙玉门正在编织花带,湘西苗族织花带的带镰子一般都是代代相传,龙玉门的这把就是她外婆传给她的。

  我指着那些在沱江边的“苗女”询问眼前织花带的苗女。在我的请求下,龙玉门终于放下手上的梭线,开始讲述自己的故事。
  她出生在武陵山脉腹地一个名叫岜人寨的村庄。岜人寨是一个闭塞的村庄,闭塞得不与汉人交通,甚至和苗族也很少有来往。因为闭塞,岜人寨支系的苗人的风俗和其他支系的都有细微差别。但是,对于苗人来说,所有的苗族支系,苗男苗女们有两件事情都是一样的:男人打苗银,女人织花带的传统。
  苗族男人打苗银的传统,已经随着精美的苗族银饰而为世人熟知。但苗族女人织花带的传统,却鲜有人知。
  “其实,对于苗人来说,女人织花带,比男人打苗银要普遍得多!因为对于苗人来说,银饰是节假日才佩戴的首饰,花带就不同了,是首饰也是生活必需品!”龙玉门说着从架子上抽出一根花带绑在腰间,然后打了一个结,花带就变成了一根腰带。
  其实,龙玉门的命运,就是被这一根当成腰带的花带改变的。那是20年前的一天,一位从凤凰县城来的客人来到了岜人寨做客。那时龙玉门闲来无事,正和寨里的姐妹一起织发带打发时间。客人被龙玉门和她织的花带吸引,临走前,还向龙玉门讨一条花带做纪念品。
  但是花带哪是随便就能向姑娘讨的。“花带对于苗人来说,是定情信物,在苗寨,如果哪位姑娘有了钟意的男子,就会以花带相送。如果男子接受了花带,把它缠在腰间,还露出花带头,就表示自己也对女孩心有所属。露出花带头,表示的是自己已经‘名草有主’的意思!”龙玉门说着,笑了。
  20多年前,那位来岜人寨的客人向龙玉门讨了花带之后,就立马别缠在腰上露出了花带头。客人再次上山来时,就带来了聘礼。第二年,龙玉门就穿上了苗银头饰、缠上了花带嫁到了凤凰县城。
  “小时候织花带时觉得特别无聊,就希望能够在长大后走出大山,就不用织花带了。但是真的走到山外面后,想家的时候就不由自主地开始织花带,现在竟然把织花带变成自己的职业了!”在岜人寨,织花带是所有女人的基本素养。母女相传、姐妹相授,所有织的花带,都是自己家用。幼时,织花带是人生必修课,母女传承,姐妹相授;情窦初开时,有了心上人,将亲手所织花带赠之,花带就变成了爱情信物;为人母后,花带就变成了背孩子的背带……对于苗女来说,每一条花带都是有灵性的,它会随着苗女的成长而蜕变,见证苗女们的美丽与哀愁。

集贸市场的彩虹墙


  第二天,约上龙玉门在民俗园边的集贸市场见面。它不同于游客聚集的沱江,农贸市场是地道的凤凰人才会光顾的地方。这里是一处半露天的市场,用塑料棚支起简陋的间隔间后,小贩们就把商品摆在一个个隔间中出售,售卖的东西多种多样:豆腐、血粑、姜糖、苗银……凤凰你所有能想象到能卖的商品,在这儿都能找到。这是商品如此齐全,但是却并不像凤凰虹桥(风雨桥)那般熙来攘往。
  目光迅速扫了一下,就发现六七个穿苗服摆摊的苗女,但并没有看见龙玉门和她的花带摊,这让我很失望。终于在一个角落前寻到龙玉门。她的摊位没有在塑料房中,而是在一把太阳伞底下。与在沱江边被围得水泄不通的摊位截然相反。她的摊位前和集贸市场其它的摊位一样门可罗雀。其他的摊主都站在摊位前吆喝着招徕客人,唯有龙玉门静静坐在马扎前织花带。每织完条花带,龙玉门就把它放在太阳伞旁边的绳子上挂起。年长日久,五颜六色的花带从绳子上垂下来,每织完一条,她就把织好的花带晾在背后的细绳上,久而久之,她背后的花带就变成了一道五颜六色的“彩虹墙”。
上图 演示花带的系法,花带既能装饰也有含义。
下图 龙玉门背着大包小包物件离开摊位准备回家,编织花带是脑力活还是体力活。

  如今的龙玉门,走出大山20年后,已经从一个业余织花带打发时间的苗家姑娘变成了苗族花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她的职业便是每天在沱江边向游客们展示苗家的手工技艺。不过龙玉门更喜欢在集贸市场前忙活。在这里,她只是普通的一位苗家织女,没有游客叫她“凤凰西施”,也没有人让她配合着摆造型。她只需要安静地织着心爱的花带。这些花带每一条都是纯手工的,因而价格高得让人望而却步。因而她织的花带才能日积月累形成“彩虹墙”。
  “一条花带,短则一星期,长则一个月。你说我这花带墙织了多久?”当我惊叹于花带墙的美丽龙玉门为何要织这么多叫好不叫座的花带时,龙玉门只是嫣然一笑,然后又低头开始织她的花带。龙玉门说,虽然凤凰县城距离自己成长的苗寨只有100多里远,但是山高路远。自己一年也回不了两趟。还好,有花带相伴。嫁到凤凰已经有20多年,但是只要一织起花带,她的心绪就会立马飞回大山深处的苗寨。   这道由花带组成的“彩虹墙”,便是龙玉门流逝的韶华时光。

光阴,花带与带镰子


  听说我们要拍摄苗族花带的全套工艺。龙玉门于是起身收起马扎准备关了摊位。
  “反正一天也卖不出两件东西,但是你们拍工艺就不一样了,我摆摊这么久,要我摆造型照相的多,但是从来没有人提出要把这工艺拍全了。我作为苗族花带的传承人,有义务给你们展示一遍!”说着龙玉门真的把才开张不到一个小时的摊位收了。
上图
其他文献
我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是在1986年的7月开始的。彼时我已经上大学,即将升入大学二年级。  我上大学的时候,当时大学里各种社会活动很多,有组织社团活动的,有卖书的,有用袜子换全国粮票的……什么都有,自由且气氛活跃。  大概是1986年6月,一张海报贴到了我宿舍所在的二楼,海报大意是招募各地学生利用暑假返乡时调查乡镇企业情况,组织者希望编一本类似乡镇企业名录的书。  我的故乡江苏武进,是苏南模式的核
一直以来,威士忌经常被看成是老男人的饮品,但根据业界权威、英国《威士忌杂志》观察,如今有越来越多的时尚潮人开始学会品味这种液体。  一款顶级的威士忌,香味复杂,层次丰富,需要至少十年的陈酿,但价格比起顶级的葡萄酒却亲切很多。更重要的是,它对保存条件并不怎么挑剔,开了瓶不必一次喝完,室温存放就可以,想喝时可以随时倒一杯握在手上。  最近,全球威士忌大赛近期评选出了2014年的最佳系列。在过去多年的较
强冷空气来了,大学课堂冷清了。  为了拯救一大拨“起床困难户”,国内各大高校在课堂签到上动足了脑筋,把移动互联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推出了一种二维码签到考勤系统,给该院学生一个对应的学号和二维码,学生上课前扫一下,签到名单就会导入电脑,老师能与原名单比对,逃课的学生一目了然。  南京大学“环境学——科学世界观”课堂开发了一项专属于该门课程的微信教学平台,前来听课的同学们必须关注
回忆令人着迷的特性在于,在记忆的开关未打开之前,你永远不知道会想起什么。这是回忆的一种不确定性,我们没法料想那些沉淀在大脑皮层的琐碎记忆与现实形成的纠缠最终会导致什么后果。很多原本确定无疑的事情,经过短暂的清醒,突然发现并非如我们一直认为的那样。我们的回忆变得模糊和浑浊,就好像有人悄无声息地修改了我们脑中的记忆图像,一些细枝末节的改动,却已经足够让我们陷入迷乱和自我质疑,我们再也没法操控我们的记忆
圆形设计的前台,充满波普艺术感的黑白线条,打进门起你就会感觉到这正是一个年轻人该来的地方。独立卫浴,LED照明,四窗阳台,对着外面的绿意葱葱发呆一下午,也是很不赖的。  在荷兰上大学,首先面临的是住宿问题。因为当地学校只为学生提供一年的住宿,一年期满后,当然,学校也会帮学生找房屋中介租附近的民居(月租费用在230-460欧元不等),但融入借宿家庭,对于海外学子来说是个非常困难的事。位于阿姆斯特丹市
六月中旬的北京,蓝天白云的好天气让人心情舒畅。位于北京东南的首都图书馆B座的电影放映室里,柔和的灯光将焦点打在一米多高的演讲台上,肢体语言不多的杨奎松身上的浅灰色衬衫几乎没有一褶皱痕,从一个侧面显示着这个正在讲课的主人的严谨。在他的讲台对面的阶梯座椅上,二百多位通过网上报名抽签“抢”到门票的读者和历史爱好者竖着耳朵,听他将自己的观点娓娓道来。  这位年过六旬的学者是国内外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学术圈里
刚建成的广州站,从当时真实的属性来说,更多承担广东本地短途探亲客流和长途货运的职责。“文革”尚未结束,但位于沿海的广东,即使在闭锁的时代,民间依旧波涛暗涌。其中持续时间最长、最汹涌便是广东的逃港风潮。  从1954年到1980年,官方明文记载的“逃港”事件就有56.5万多人次。从1949年后一直没有停歇的大逃港,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也为中国改革开放最为重要的决策之一—深圳等经济特区的设立,做了深
炸裂志  阎连科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3年10月  定价:39.90元  阎连科在谈话类节目上,曾经表示农民应该进城,应该享受城里人的生活。如果将此观点对照《炸裂志》来看,那么农民不但应该进城,还应该将农村变成城市,以此来凸显我们当代社会的荒谬和悖论。  野蛮总是跟贫穷有关。“炸裂村”从一开始就伴随着贫瘠和穷困,而刁民孕育而生,他们不但完成了基本的温饱成为村中有办法活下去的人,逐渐也成为统
《朝鲜神枪手》的故事发生在新旧交替时期,高宗亲政三年,开化派要改革,保守派搞暗杀形成阻碍,于是枪手的职业应运而生。枪,在当时代表着现代工业文明,与之相对的是传统的弓箭和长剑,最终谁也没赢得了谁,朝鲜王朝灭亡。  这里面有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是,男主角朴允江(李准基饰演)起初是朝鲜第一剑客的儿子,是一位剑术高手,他潇洒的姿势、高超的技术、风流倜傥的性格,极有可能成为一代传世剑客,最终却变成了一位神枪手
格雷戈里·纳吉是个妙人。他已经到了能称为古来稀的岁数,但一双圆圆的眼睛里仍然闪烁着狡黠的光芒,头发永远像是刚经历一场风暴,还有讲到兴起就手舞足蹈的习惯,看起来与年轻时也没什么差别。他在哈佛大学教授希腊古典文学,这也就意味着,他有着真正的学者式的讲究和絮叨:要是有人问他对未来的看法,他必定会从荷马史诗跟那些遥远的战争开始讲起。  纳吉不写畅销书,也不常上电视,但他学识渊博演讲生动,所以深受学生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