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习惯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s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学校体育改革,已经走过了十二个年头了,学校体育要为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服务,已经成了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的共识和追求的目标,十五年的改革,我们拓展了学校体育的目标,丰富了学校体育的内容,改进了学校体育的方法,使我国学校体育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改革是确有成效的。然而,无需讳言,学校体育到底如何去为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服务?为学生的终生体育服务?并未找到可供操作的依托,下一步该怎么办?人们依然感到茫然。我们也在为此在总结、在反思、在寻求、在探索。
  体育需要强调人们亲自参加体育锻炼,并成为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内容。培养人们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忽视培养学生对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和养成锻炼的习惯就不可能奠定学生终生体育的基础,故而学校体育改革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三基”,培养学生体育能力,而且应把体育和课外体育活动结合起来,强调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兴趣、爱好是心理学范畴的课题,在诸多心理学专著与教材中均有论述,人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无疑也应是体育、运动心理学的研究课题。
  兴趣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是指一个人认识与掌握某种现象、事物或参与某项活动具有积极情绪的一种心理倾向。
  兴趣,是人对外界环境一定的现象与事物在认识或实践中,产生的心理倾向。
  因此,兴趣不能离开具体的对象,在体育教学中培养从事体育活动者的兴趣、爱好、选择与确定体育活动内容就十分重要。
  兴趣,表现出具有的积极情绪,导致了行为上爱好某项活动,从而形成行为习惯。缺乏对某一活动的兴趣,就不可能产生对该活动的爱好,对该活动没有爱,也就不可能对该活动有持之以恒的兴趣,而缺乏对某种活动的兴趣和爱好,一般来说,也就不可能形成从事该活动的习惯,即使已形成的习惯,也会随着兴趣爱好的淡薄而逐渐消退。反之,随着对某一活动的兴趣的形成和爱好的增长,习惯性可就越强。坚持终生体育,我们强调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和养成从事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意义。
  体育的兴趣、爱好和习惯,在体育活动实践中有其不同的意义,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爱好是一种行为的积极表现,而习惯则成为生活中的“自然”行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一般是在提高人们对体育活动意义认识的基础上促进他们对此发生兴趣、爱好,以致形成了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成为生活节奏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的重要部分。
  体育教学,锻炼学生身体和改善学生健康状况,促进学生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使他们掌握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学会体育运动的手段、方法丰富学生体育文化知识,不仅是锻炼身体的需要,也是激发学生体育乐趣,培养终生参加体育锻炼习惯的需要,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勇敢顽强的精神,发展学生个性,陶冶学生美的情操,培养文明行为,它是作为学校的德育、智育、体育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等几个方面,全面发展教育组成部分之一的学校体育的重要工作环节。
  学校的体育教学应同体育锻炼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等基本途径相互配合,共同实现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掌握“三基”,具体目标是完成国家统一的学校体育教学大纲,其基本组织形式是体育课:而体育课却有各种类型的课,应根据各种类型课的特点与任务要求进行组织上课。具体衡量一堂课的质量,总的应从这次课的类型与具体课的任务考虑,而评定整个体育课的质量,却离不开学校体育课在整个学校体育中所占的地位作用这个大前提,因此确定学校体育课改革的方向,首先,就应明确学校体育课在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或总目标中的地位,作用和建立相适应的学校体育教学大纲,再具体深入研究学校体育课的上法。
  学校体育教学应重视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但一味强调体育教学培养能力、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而忽视培养学生对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和养成锻炼的习惯,这样,不可能奠定学生终生体育的基础能力同兴趣、爱好和习惯一样,总是和人的某种活动相联系,并表现在活动中的,能力同兴趣、爱好、习惯虽有上述的共同点互相联系之外,但仍有严格的区别,而不能相互代替。
  人的本性是爱动的,一般来说自幼就爱“玩”。那么从小培养幼儿、儿童、少年和青年爱“玩”,会“玩”的习惯,加以正确引导,鞭策与鼓励其成效也就愈大。
  培养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与习惯,不仅是一般的体育教育过程,而且,更要强调这是一个养成教育的过程。因此,不仅要求在体育课中进行教育,而且,应课内外结合,校内校外配合,共同实现之,忽视了这一点,就难于奏效。
  学校的体育课是按国家教委颁布的统编的体育教学大纲上课,完成该大纲的教学任务已十分繁重,体育教师在此条件下怎样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改进组织教法,并同课外相配合,促使学生对体育有兴趣、爱好,养成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
  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大胆改革课堂教学,使体育改革深入发展,良性循环,学生对参加学校体育的兴趣、爱好和习惯的形成,是学校体育工作成绩的综合表现,是奠定终生体育基础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采用综合“治理”的办法,首先应树立在体育课中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要求和促使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对体育的爱好、兴趣和习惯。
其他文献
英语学习重在应用,需要学生学习的不是单纯的英语词汇、语法以及句型等,而是通过这些知识的积累初步学会英语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学生不但从表面上熟知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我们的英语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树立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这要求我们英语教
【摘要】随着2013年8月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委员对考试试题的题型调整,英语的段落翻译开始得到师生的重视。翻译教学作为英语综合应用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大学生英语能力的重中之重。英语考试题型的改革必然会对现有的教学体系结构产生一定的反拨作用,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大学英语四级翻译题型的变化来探讨大学英语教学的改进措施,并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英语四级 翻译题型 反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主要的学习提升策略,它已然成为了各种教师在职培训和各级教学研讨的宠儿,但是仅仅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能否达到最大化的学习提升?学生的课外作业的有效性也是学生提升学习能力的一个重压方面。文章主要就初三英语课外作业的有效性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提高 初三英语 课外作业 有效性 策略  一、明确课外作业的功能  课外作业是课堂学习的一种延续,在明确这种
2008年1月下旬至2月上旬的罕见低温,对南疆五地州及哈密、吐鲁番的林果业产生了严重的冻害.为了准确地调查和评估这次冻害对林果业造成的为害和损失,自治区林业系统专门组织
【摘要】音乐是素质教育的必要,是培养能力的必要。研究了课堂结构我们才发现,要缩短知识与能力的距离,要努力寻求知识与能力的中介,音乐课不能只教学生唱歌,还有听的能力、审美能力、审美观点、演唱技能、演奏技能要去培养。这需要研究教学内容的结构、教学方法的结构和知识载体的使用等,组成一节课的结构是多维的,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理出层次,准确地找出知识、能力的中介,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才成为可能
长期以来,人类获取信息的方式主要依靠自身的感觉器官,然而以这种方式获取信息是非常有限的。为了克服人体器官的局限性和自然条件的限制,人类模仿神经系统研发出了传感和遥
【摘要】近年来,作为国际化语言的英语越来越受重视,无论是各类四六级考试、雅思、托福还是中高考以及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门重要学科,但是,中学英语相对浅显,注重理论的讲授和使用,而到了大学,英语课堂更加开放,英语学习的目的也不仅仅是考试或者提高英语水平,更多地是应用,现实意义更为明显,而且大学英语直接关系到学生后期的英语交际水平。然而,我们也不难发现,大学英语课的效果并不明显,这与课堂
物种多样性格局及其成因是生态学的经典问题之一。谱系方法将演化信息(即物种亲缘关系)整合到群落学研究中,给群落学研究带来了全新视角。该研究以山西芦芽山针叶林冠层下草
【摘要】PBL教学法是目前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随着构建主义的发展,这种教学模式得到了教育界广泛的认可和重视。应用到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中,它是能够改变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的有效革新方法。本文从PBL教学法的概述出发,研究了PBL在独立学院大学英语中应用的方法步骤,同时也指出了在应用PBL时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PBL教学法 建构主义 大学英语教学  一、PBL教学法概述  PBL(Probl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