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让数学教学灵动高效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ng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应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不同的发展,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因此,适合学生的教学是最好的教学,而微课可以适合不同的学生。“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五至十分钟内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视频。把微课引进我们的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课前、课中、课后运用微课进行学习,使教学成为适合学生的教学,让数学教学实现灵动高效。
  一、微课让数学教学具有延伸性
  微课让数学教学具有延伸性。传统的教学往往局限于课堂,而微课却可以克服这一不足,使教学具有前置性和后延性。针对某一重点、难点,制作“微课”视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重要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有选择地观看“微课”视频,进行“翻转课堂”,让那些对知识点“吃不消”的孩子,借助“微课”,在家反复学习知识点,而“吃不饱”的孩子则可以提前学习。比如,在教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这一内容时,基于百分数应用题的教学是个难点,学困生不容易突破。我借助微课,使教学灵动起来,让老师的教学在课前、课中、课后得到有效的实施。
  二、微课让数学教学具有直观性
  在教學过程中,通过微课,借助鲜明的色彩,直观的图像,三维的动画,化抽象为具体,为学生创设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具有直观性。比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老师如果在前面做实验,验证“圆柱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圆锥体积的3倍”,后面的学生不容易看清楚,而借助微课,可以把验证的过程直观地呈现在每一个学生的面前,学生很快就记住了“圆柱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圆锥体积的3倍”,从而推导出“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
  三、微课让数学教学具有生动性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枯燥的课程,通过微课手段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时,微课借助简短的生活视频,从现实生活中引出问题,让学生在有声有色的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体会百分数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在教学“鸡兔问题”时,借助微课视频,让学生在生动的动画情境中深入浅出地学习,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微课让分层教学成为可能
  由于学生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不同的学生接受新知的快慢不同,如果老师讲解多遍,优秀学生就会感到无聊,势必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如果只是一遍带过,中下层的学生势必没有掌握,不懂的知识越积越多,对数学就会越来越没有兴趣。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教学,教师的授课主要是针对班里的大部分同学,而很少顾及优秀生和学困生。借助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观看学习视频,优秀生只看一遍,而学困生可以暂停或反复观看,直至明白,保证了每一个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实现分层教学。除了新知的学习以外,还可以把不同类型、层次的习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制成“习题类的微课”,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的观看,真正实现“因材施教”。而课后作业也可设计不同层次的的微课练习,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题目解答,在解答过程中有不明白的,可以选择同种类型的“习题类微课”观看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在微课的指导下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有效实现分层教学。
  五、微课让数学教学实现高效性
  微课使数学教学实现高效性。学生观看视频时,对于比较简单的内容可以快进,甚至省略,直接进入练习,而对于比较难的,则可以反复观看,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学习的内容和进度,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并且这种“教”是学生自愿需求的“教”,所以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学生在课堂外观看微课视频,课堂上就有更多的时间用来交流讨论,释疑解惑,而老师可以从讲课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用来指导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将会有更高的学习效率。学生带着在前置性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开展小组讨论,教师加入学生中,引导学生开展有效讨论。
  微课作为移动学习时代的一种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得以延伸至课后,使数学教学灵活机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学习,真正实现了个性化教学,实现了数学教学的高效性。
  责任编辑邹韵文
其他文献
正确合理使用各种药物是抢救危重患儿的重要措施,但若使用不合理则可能影响疗效,甚至使病情加重乃至危及生命.因此在抢救危重患儿时,合理用药至关重要,现将笔者在临床见到的
在高中呈现普及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中教育在提升国家竞争力和全民基本素质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基础地位。如何根据高中教育的特点培养出适合时代要求的创新人才,是当前教育改革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及人才强国战略的新需求。本文将结合创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与学校工作实际,介绍在高中教育阶段,如何通过开展学生发展指导工作帮助学生在对自我潜能认识的基础上,找到自身兴趣和潜能的匹配点,最终形成与该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