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墨登台,唱戏的年轻人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98215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同龄人不同的是,她们的学习生活,丰富而严格,早晨6点半起床,练完早功吃早餐,随后是文化课与专业课的交替进行,文化课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政治等,而专业课则是毯子功、把子功开蒙,随后是学习念白、唱腔和身段……
  上海春意盎然的4月,一代越剧艺术宗师徐玉兰仙逝,有人唏嘘越剧黄金时代的消逝,但事实并非如此。
  徐玉兰离开的这一天,上海越剧最年轻的“95后”本科班学生、上海越剧第十代传人,正在温州上演徐玉兰的经典之作《红楼梦》。舞台上,观众再也听不到徐老师那熟悉的“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再也听不到她那哀婉悲切的“问紫鹃”。但,越音依旧,徐派不朽,一代新人,接过了越剧艺术的大旗。
  舞台上的她们,大多数是年轻、新锐、朝气蓬勃的“95后”少年,她们真正走进古老的民族戲曲,切身学习、传承已有110年历史的越剧艺术,其实也不过10年,但此刻她们都明白,从今天起,自己的一生,就要与这门古典而美丽的艺术情定始终,就像那一代代的前辈大家一样,用生命演绎角色,用心血灌溉艺术,青春如许,无憾无悔。
董心心演出《梁祝》中梁山伯。

  宁波妹妹的越剧梦
  得知“徐派”宗师过世的消息时,上海越剧院最年轻的“徐派”传人王婉娜,正在温州大剧院的化妆间里,静静地化妆、开嗓,准备演出。“噩耗传来,当时我就哭了,但是我的授业恩师汪秀月老师对我说,王婉娜,你不能哭,只有传承是最好的怀念。《红楼梦》是老师一生最宝贵的财富,你一定要把它演好,这样才是对得起老师。”
  舞台上,当王婉娜扮演的贾宝玉唱起“如今是千呼万唤唤不归,上天入地难寻见”时,泪水与悲情已经很难分清,此刻台上是“哭灵”的贾宝玉,也是年轻一代戏曲人对前辈最真诚的留恋、哀痛与不舍混杂在一起。
  演出结束后,年轻的越剧人们集体肃立,台上台下一起,为大师的离去默哀十分钟,台下的近千名观众,也随之感动不已。
钱惠丽、王志萍、杨婷娜、李旭丹与王婉娜等几代越剧《红楼梦》演员合影。

  今年7月,王婉娜与同学们就将告别学校,进入上海越剧院。作为上海越剧院与上海戏剧学院共同培养的首批越剧本科班学员,王婉娜和同学们无疑是幸运的:4年本科生涯,连续排演7台大戏和若干折子戏,每学期期末,全班在天蟾逸夫舞台汇报演出,场场对外卖票,如今已积累起不错的口碑与一定的票房。这也让她对这次连续两个月的浙江、江苏、北京、上海的巡演充满了信心,更何况,毕业班汇演的剧目都是越剧独一无二的经典之作——《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家》……小荷才露尖尖角,在“一团一策”推动下,在传统文化日趋重视的大环境下,年轻的学生有机会初试啼声。而这一番辛苦,最终换来了“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王婉娜的家庭,并没有多少文艺基础,在考入戏校之前,全家人甚至都不怎么接触戏曲。但机缘就是这般巧合,眼看着小学就要毕业了,班主任拿来一份招生简章,放在了素来就喜欢唱歌跳舞,还擅长讲故事、主持节目的“文艺积极分子”王婉娜手里。一句“你可以去试试看”,就改变了王婉娜的命运。
  当时,完全不熟悉越剧的爸爸“临时抱佛脚”,买了一盘越剧毕派唱腔集,就这样,王婉娜就跟着咿咿呀呀学了一段。初试很容易,做了几个动作,唱了一支歌,表演了一段朗诵,就顺利通过了。在复试时,眼见着身边许多能歌善舞的同龄人,唱了一段毕派《光绪皇帝》选段的王婉娜不禁有些发怵起来。终于到了最后一轮录取考试,记得当时老师教了一段“徐派”的《书馆》与《金玉良缘》,就要学生在考试中模仿出来。轮到王婉娜时,毫无基础的她顾得了唱腔,就顾不了身段,最后,她只得直言相告:“老师,我能不能只唱,不做动作?”
  没想到就这样,王婉娜竟然还真的考进了上海戏校越剧班。回过头看,或许是自己的真诚与坦率打动了考官,当然,也少不了一段自告奋勇演唱的《青藏高原》,高亢嘹亮的好嗓子,自然为她加分不少。王婉娜至今记得,一位考官看着她,微微笑道:“这小孩的眼睛会说话,有灵气!”
  如今,无论是《追鱼》还是《红楼梦》,最初学习的两段“徐派”经典,都成了王婉娜至今常演且颇获好评的“保留剧目”。
  学戏的少年们
《追鱼》剧照。

  2007年9月,带着一丝兴奋、好奇与懵懂,王婉娜与“95后”同龄人一起,踏入上海戏校,开启了自己的越剧求艺之路。这个班40名学生,是从3800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的“好苗子”。
《西厢记》剧照

  這群活泼可爱的年轻人很快就适应了集体生活。与同龄人不同的是,她们的学习生活,丰富而严格,早晨6点半起床,练完早功吃早餐,随后是文化课与专业课的交替进行,文化课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政治等,而专业课则是毯子功、把子功开蒙,随后是学习念白、唱腔和身段。午饭后休息一小时,下午接着学习,晚餐后还有晚自习。
其他文献
我有一个愿望,在40岁之前去一趟西藏。当初有这个想法的时候是30岁,某美术学院的一位老师带着他从西藏拍的大量图片回来,到我当时就职的学校,进行了一堂令人眼前一亮的讲座。他看图说话,用一帧帧精美的风景图,向我们展示了西藏纯净的蓝天白云、清澈见底的青海湖,大片大片的格桑花,雄伟庄严的布达拉宫……那时我悄悄立下誓言,一定要在40岁之前去一趟西藏。  那时工作刚刚稳定,加上结婚生子,还没有多少积蓄。为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