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11年阳光工程培训全面转型

来源 :吉林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toll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农业部、财政部联合组织实施的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在我省启动并实现全面转型。阳光工程培训始于2004年,实施7年多来,围绕农民技能的提高和转移就业开展培训。随着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从2009年开始逐步尝试转型,今年实现全面转型,由农民外出务工就业培训向就地就近转移培训转变,由服务城镇二三产业向服务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管理转变。明确了农民培训不再强调转移,而是侧重对提高农民素质、提高致富能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带动地方特色产业升级、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等方面进行培训。
  今年中央财政投入我省专项培训资金5040万元,计划培训农民14万人。培训内容集中围绕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新农村建设及省委、省政府“三帮扶”要求,面向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和农村社会管理领域的从业人员,特别是农村困难群众和困难党员开展短期技能培训,推动支持农业创业培训,着力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致富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引导农民转变就业观念,加快培育专业化的现代农业产业劳动者队伍,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具体开展的培训专业主要有7大类: 1.种植业生产服务人员。包括病虫专业防治员、肥料配方师、蔬菜园艺工、果桑茶园艺工等。2.畜牧和渔业生产服务人员。包括畜禽繁殖员、畜禽养殖技术员、人工草地建植员、水产养殖技术员、水生动物病害防疫员等。3.兽医服务人员 。包括村级动物防疫员、兽药经销员等。4.农机服务人员 。包括农机操作和维修员等。5.农业经营管理和农村社会管理人员 。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沼气工、农村经纪人、农民信息员等。6.涉农企业从业人员 。包括农产品贮藏加工、手工艺、流通企业技术工人,乡村旅游服务员等。7.农业创业人员 。主要包括在农业生产、服务和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领域,创(领)办企业、专业合作社或其他经济组织的农民。在开展技能培训的同时,辅助开展以国家农业农村政策法规、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科学常识、艾滋病防治、农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常识、道德素质、农村消防安全、农村党员党性教育、农村青年和妇女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农业农村公共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引导性培训。意在提高农民科技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
   今年阳光工程实施范围覆盖全省54个项目县,重点产粮大县加大任务量。培训对象主要是16~65周岁农村劳动力,凡参加阳光工程培训的农民可享受减免344元的学费补助。省农委作为阳光工程项目主管部门,省阳光工程办公室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同时各项目县农业局是本级阳光工程主管部门,下设的阳光办具体负责本级阳光工程的实施。各项目县通过认定培训基地实施阳光工程培训。吸纳具备独立法人资格、愿意在主管部门指导下承担农村劳动力培训任务、具备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必要的教学实训条件、食宿条件和专业教师、具备较强的农村劳动力组织招生能力和相关培训经验的培训机构经过严格审核来担任培训基地开展培训工作。农民可到当地农业局阳光办咨询并通过当地认定的培训基地报名,免费参加培训。
  为保证阳光工程真正取得实效,按照农业部要求实行公示、信息报送、台账登记和检查验收四项制度。省农委将加强阳光工程监管与指导服务。一是加强政策培训,提高项目县阳光工程管理人员政策水平,将制度落实到位,保证培训扎实;二是加大信息公开力度,省和各项目县将通过网站、媒体将培训基地名称、培训专业、培训时间、补贴标准等向社会公开,并公布举报电话、促进项目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三是创新培训形式,改变过去只是集中培训的作法,阳光工程培训结合当地农业产业特点和农民需求,采用工学交替、分段学习、强化实践、跟踪服务等多种方式,确保培训落到实处,让农民掌握真才实学;四是加大宣传力度,承担农民培训的各类培训机构要深入乡村或通过各种媒体,通过“12582农信通”、“12316新农村热线”宣传阳光工程培训,并挖掘当地在阳光工程实施过程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学员,有组织、有计划地加以宣传,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和带动作用,让更多的农民走进阳光工程培训学校,掌握真本领,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省阳光办 王丽文 供稿)
其他文献
近年来,辽源市按照省农委的要求,围绕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能力建设,不断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以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为契机和突破口,创新工作方法,全面提升了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监管能力。  1.领导重视,责任明确   辽源市是国务院八部委确定的全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城市,成立了辽源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由主管食品安全的副市长任组长,农业、工商、质监等市政府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当前农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之一,是食品安全和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是新阶段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也是为广大群众提供安全放心农产品的重大举措。在经济社会全面开放,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加快的新形势下,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尤为突出。  白山市星泰批发市场有限公司创建于2006年,占地近百余亩,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经营面积1.9万
为加快推进我省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根据《吉林省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 推进人才兴业战略的实施意见》(吉办发〔2010〕30号)的总体要求,现就组织实施吉林省“万名兴农带富之星培养计划”,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的实施,以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为重点,以带动广大农民创业增收致富为
省蚕业研究院的帮扶对象是东辽县安恕镇李趟村,该村共有农户350户,1210口人。由于种植业结构单一,养殖业没有形成规模,村民文化素质不高,全村农民收入一直增长缓慢。针对这些问题,李金志院长亲自带领班子成员到帮扶村开展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与农民一起研究,寻找帮扶工作切入点。  在调研摸底过程中,了解到李趟村有12户柞蚕放养户,通过和养蚕户交谈,得知这些养蚕户的放养技术比较落后,蚕茧产量和质量都很难保
休闲旅游农业是我省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开拓的新领域,休闲旅游农业实现了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有机结合,推进了城乡互动,是拓展农业功能、促进资源高效利用、满足新消费需求的朝
东辽县安恕镇大道村位于辽源市南部25公里,全村8个自然屯,共540户1700口人,全村人多地少,耕地面积4700亩,多为丘陵坡地,水田500多亩。由于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种地,畜牧业以养猪、梅花鹿和牛为主,经济发展缓慢,村民增收难,全村现有20多农户没有脱贫。今年,该村被省农委列为“千名处长进千村”帮扶对象,省农机鉴定站承担帮扶任务。通过调查摸底,该站了解到全村只有3台手扶拖拉机,只能完
2011年,省委组织部、省人才办提出在全省实施“双百千万”人才计划,利用3年时间,集中培育和支持一批高端人才和适用人才在吉林创新创业,为促进我省十大产业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吉林省“双百千万”人才计划,包括百名高层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百名现代服务业高端人才开发计划、千名创新人才科技成果转化支持计划、千名首席技师打造计划、万名兴农带富之星培养计划、万名社会工作人员培养计划
在充满着丰收的希望与喜悦的金秋八月,在第十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会开幕前夕,隶属吉林省农业委员会,现由吉林省农业技术培训中心管理经营的绿沣园大酒店,经过近两个月的重新装修,于8月6日举行绿沣园大酒店揭牌仪式。  应邀出席揭牌仪式的有省农委、省农口各部门的主要领导以及部分职工代表。  焕然一新的“绿沣园”秉承营养、绿色、源于自然的经营理念,保留着原吉林农家饭庄的传统菜肴,继续打造“全国首家
玉米是我国四大粮食作物之一,传统的种植方式是一穴多粒,即在一穴里点播3~4粒玉米种子,然后根据出苗情况进行间苗定苗,传统的种植方式易出现苗欺苗现象,同时间苗会浪费养分,定苗时锄头对苗的根部造成损伤,因伤根易出现三类苗,影响到该苗的正常生长。  玉米单粒播种技术是一种节本增效的新技术,近年来单粒播种在玉米生产上已有较大面积应用,成为精准农业的标志,单粒播种没有多余的苗争水争肥,不需间定苗,不存在伤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