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肠道细菌易位防治研究进展

来源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oneknow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肠道细菌易位参与肝硬化各种并发症如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肝肺综合征及肝性脑病等的发生发展.肝硬化时肠道细菌易位发生主要与三方面因素有关:肠道细菌过度生长,肠壁通透性增加及机体免疫力下降.从抑制肠道细菌过度生长,降低肠壁通透性和提高机体免疫力三方面着手,进行肠道细菌易位防治,可以有效控制肝硬化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其他文献
目的 了解护理人员和患者对护理制度文化的认知差异.方法 参考大量文献,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20例护士和20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所调查的护理制度文化的看法,护理人员和患者在多数问题上存在差异显著.结论 应采取多种措施和方法,增加护患双方对制度文化认知的一致性,构建更加和谐的护患关系。
目的 探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规律,以及神经节苷脂-1(GM-1)在诱导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取成年兔颈后脂肪组织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原代培养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取第5代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分别采用β-巯基乙醇及GM-1与β-巯基乙醇联合作用的方式向神经元样细胞诱导.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表达,细胞化学染色检测尼氏小体的生成.结果 成功分离出脂肪间
目的 探讨不同液体复苏方案对未控制性重度失血性休克孕兔的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20只孕兔制成未控制性重度失血性休克模型,随机分为假休克组(P组)、休克未处理组(P0组)、传统液体复苏组(PNL组)、限制性液体复苏组(PLH组),检测和比较急性失血、复苏期及观察期各组血清ALT、TNF-α、Cr的水平. 结果实验期间P组ALT、TNF-α、Cr浓度未发生改变.实验30 min,P0组、PLH组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