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马克思、思寻和谐路——读贺汉魂新著《回到马克思、培育和谐美——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现代解码》

来源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yang05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转型期的我国劳动关系问题繁多,矛盾复杂,致使建设和谐劳动关系成为国人普遍关注,党和政府力解的重大而紧迫的时代命题。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建设和谐劳动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在此背景下,贺汉魂教授以“和谐”为主题,会通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与现代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展开系统的研究。2012年又以“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与现代和谐劳动关系建设”为题成功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现已圆满完成研究任务,并 The labor relations in our country in transition have many problems and complicated contradictions, which lead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labor relations as the important and urgent proposition of the times that the people generally pay attention to and the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 solve it. President Xi Jinping repeatedly emphasized that building a harmonious labor relation is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Against this background, Professor HE Han-hsun, with the theme of “harmony”, will conduct a systematic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Marx’s labor ethics and modern harmonious labor relations. In 2012, with the title of “Marxist Labor Ethics and Modern Harmonious Labor Relations Construction”, he successfully presided over the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und Project and successfully completed the research task.
其他文献
目的考查高师生自我和谐现状,并进一步揭示高师生自我和谐与领悟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我和谐量表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223名高师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5.2%高师生
阜阳市局 £4a 局长——_MINtkMMtgj’#lnH$B——q.M——D收束志不他只邀狲位J则【科校为先导推动地租工作.B为广为戳民U用凶盼引眯B.习.互们羹宽.互狈槽竺汹IAn.刊 办好杂志。必
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时至今日仍然存在各不相同的理解。传统认识中的社会主义,就是公有制、按劳分配加政治上层建筑,即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
要弄清可持续发展的内涵.首先必须搞清什么是发展,对此,虽然理论界也有不同看法,但都认为发展是一个长时期的持续过程。发展经济学还专门区分了最初的(intiating)发展和长时
教育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始终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在国家、民族生存与发展中具有全局性的地位,在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中具有先导性的地位。如何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推进教育改革
九州出版社/2015-1/39.80元这是一本物理学家及微电子工程师写给大众读者的趣味经济学作品。建立在资源的稀缺和分配、理性经济人、自利原则、边际效用递减定律、供求关系定
江泽民同志指出:世纪之交,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就是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知识经济已经初见端倪。面对知识经济这一热门话题,人们
据俄媒2015年8月13日报道,8月11日,BS-64“莫斯科郊外”号特种核潜艇经过多年的修理和升级后,在北德文斯克市“小星星”船舶修理中心第15车间正式出坞下水。潜艇下水后,艇员
阜阳市局 £4a 局长——_MINtkMMtgj’#lnH$B——q.M——D收束志不他只邀狲位J则【科校为先导推动地租工作.B为广为戳民U用凶盼引眯B.习.互们羹宽.互狈槽竺汹IAn.刊 办好杂志。必
小学学校里的体育课程,与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有很大的区别。从目的和任务的特殊性而言,小学体育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以及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并且在运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