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流双通道感应加热中间包钢水流动控制

来源 :中国冶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at_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道式感应加热是近年来得到快速推广应用的中间包冶金新技术,其通道常为直通式结构.然而对于多流狭长型中间包,这种结构会造成包内各流钢水流动和温度差异大,从而影响铸坯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为此,提出了一种分口通道结构,并以国内某钢厂一需要改造的6流中间包为原型,通过物理模拟方法探究了通道孔径、角度等对钢水流动的影响,且与常规直通道结构进行了对比.结果 表明,分口两孔径分别为90、60 mm并配合挡坝结构的A1D方案可明显改善整个中间包的流动均匀性,各水口RTD曲线几乎重合.该结构应用于某厂重轨钢生产,铸坯质量稳定,各流钢水温差为0~3℃,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研究为该类中间包的结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也表明传统的物理模拟方法仍可用于指导感应加热中间包的设计和优化.
其他文献
随着“节能、减排、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实现汽车轻量化已成为汽车用钢的主要发展目标之一,其中,Fe-Mn-Al-C系低密度钢加入Al后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及应用性能,受到广大研究者的青睐.因此,从密度、弹性模量、析出物、层错能、力学性能及应用性能等方面总结Al元素对Fe-Mn-Al-C系低密度钢的影响规律.重点分析Fe-Mn-Al-C系低密度钢中Al含量对κ-碳化物、Fe-Al金属间化合物及β-Mn等析出相的影响,以及进一步对力学性能、冲击韧性的影响,并说明可通过控制Al含量改善Fe-Mn-Al-C系低密度
为明确大尺寸GH4742合金铸态组织中析出相和夹杂物的分布特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金相分析及电解腐蚀等方法,分析了φ660 mm锭型GH4742合金中夹杂物和析出相的组成、形貌及数量.结果 显示,合金铸锭中的夹杂物主要有SiO2、CaO、Al2O3-SiO2、CaO-SiO2及碳氮化物.合金中夹杂物数量密度为14.7~85.8个/mm2,并在铸锭距中心1/4半径处存在夹杂物团簇.铸锭内分布着大量γ \'相、(γ+γ \')共晶相、δ相、μ相、Laves相、碳化物相及硼化物相等析出相,其在枝晶间、
六辊轧机是目前生产冷轧、箔轧带材常见的机型,主要有UCM及CVC两种类型.针对UCM类型的六辊轧机在轧制较窄宽度和一般宽度带材过程中、通过中间辊时轴向横移板形控制能力较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中间辊单侧轴向横移变凸度的新辊形,简称SVC(Side Variable Crown)辊形,由此建立普通六辊和SVC辊形六辊的有限元三维仿真模型.通过模型,分析了SVC辊形空载辊缝调节能力,分别比较了在轧制窄宽度和一般宽度带材的两种辊形中间辊轴向横移时的板形调控能力,发现SVC辊形可增强六辊轧机中、窄带材的板形调控能力,
为了提高机械设备不平衡故障的判断准确率,针对目前振动信号检测分析计算均在服务器云平台进行的现状,设计一种在边缘计算端实现的方式.通过自适应数字滤波方法分析出旋转机械不平衡故障,利用中心频率自适应带通数字滤波器实现噪声去除,并且将算法固化到嵌入式单片机上.通过中心频率带通滤波器,利用数字化滤波器传递函数,对采集的信号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同时利用嵌入式单片机采集旋转机械转速信号,让滤波器的中心频率随着转动设备基频变化去除噪声,得到较为准确的不平衡振动信号;最后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提取故障信号频率,进而判
以轴承用高碳贝氏体钢为研究对象,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及硬度计等手段研究了不同奥氏体化温度对贝氏体钢组织形成及性能的影响,遴选出最优的奥氏体化工艺,同时对比了不同贝氏体等温转变后有无Ce元素添加的高碳贝氏体钢的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950℃奥氏体化温度得到的组织中无明显的大颗粒未溶碳化物,组织尺寸和硬度性能居中,残余奥氏体中的碳含量最高,为最佳的奥氏体化温度.在同样的奥氏体化温度和贝氏体等温温度下,添加稀土元素有轻微的抑制晶粒长大作用,而对贝氏体束的尺寸、贝氏体转变完成率和钢的拉伸性能几乎没有
综述了国内外对铜渣中有价元素回收和资源化综合利用方面的研究现状.针对铜渣中高品位的铁,主要从氧化焙烧磁选法和直接焙烧还原法2种工艺对铁资源回收处理的优势及缺陷进行讨论研究;对钴、锌、铜、金、银、铝等有色金属元素回收率和回收工艺进行比较;根据铜渣本身的物相构成,阐述了铜渣在制备建筑材料、微晶玻璃和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现状;展望了铜渣未来的应用与研究方向.
2021年,欧盟网络安全环境变得更加不稳定.新冠肺炎疫情使欧盟国家、社会和经济体加快转型,社会各领域高速的数字化进程,突显了网络安全的重要地位.同时,欧盟的网络威胁环境也发生了巨大改变,针对网络的大规模攻击行动数量大幅增加,勒索软件攻击变得更具有针对性,对网上银行、支付媒介、关键基础设施和新兴智能设备目标的攻击也日益增多.为此,欧盟委员会于2020年12月16日发布了《欧盟网络安全战略》(EUCSS),试图通过不断加强欧盟网络安全战略顶层设计,完善快速反击机制等途径,以回应这些新的挑战.
期刊
采用多孔介质模型,进行了储料仓焦炭烘干气流组织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送风方式和不同送风位置下储料仓内焦炭的水汽迁移规律,分析了其对烘干效果的影响.结果 表明,进风短管采用径向送风方式可扩大送风口面积,气流在料堆内分布比轴向送风更加均匀;随着送风口位置下移,气流扩散范围更大、速度分布更加均匀;在靠近送风口附近,物料阻力小,气流易扩散至该区域,水分脱除效率高、效果佳.结果 成功应用于南钢3号高炉热风炉低温烟气余热直接烘干焦仓内焦炭的工程项目,取得了较好的焦炭烘干效果.
微合金化是细化高Cr铸铁轧辊的凝固组织、提高轧辊的性能和使用寿命重要手段.研究了Nb微合金化对高Cr铸铁轧辊组织和硬度的影响,并采用Thermo-Calc软件分析了Nb对高Cr铸铁凝固组织的细化机制,结果表明,Nb合金化能够显著细化高Cr铸铁的轧辊的凝固组织,提高轧辊的硬度.Nb微合金化对高Cr铸铁的组织改善作用取决于MC型碳化物析出温度及其对奥氏体和共晶M7C3碳化物的形核的促进作用.当Nb质量分数为0.5%时,高Cr铸铁轧辊硬度最大;进一步提高Nb含量能显著细化高Cr铸铁轧辊组织,但使硬度降低.
为探究NM300TP热轧耐磨板最佳冷却工艺,采用两段式冷却工艺,通过控制中冷温度和空冷时间,得到不同冷却工艺下的轧板.轧板具有贝氏体+铁素体+残余奥氏体的三相组织,无需轧后热处理便可获得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耐磨钢中各相含量与其力学性能有明显的对应关系,贝氏体越多,布氏硬度越大,抗拉强度越高,磨损失重越小,但对耐磨钢塑性的影响不大.各相含量可通过冷却工艺进行调控,较高的中冷温度可以抑制铁素体转变,促进贝氏体的生成;空冷时间的延长,有利于贝氏铁素体的生成,在二次冷却过程中获得更多的贝氏体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