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第一名,也很优秀

来源 :求学·志愿填报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t11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时期的我,心里充满了狂妄与偏执。有一位老师,她一直默默地鼓励着我,让我慢慢懂得了何为人,如何为人。
  她是我高中三年的班主任小方,一个二十来岁,古灵精怪的老师。她曾经也是这所高中的学生,高考考上了一所“985工程”高校。大学毕业几年后,她就遇到了我们,或者说,是我们遇见了她。我记得那是一个温暖的午后,她手里拿着一沓资料,一身白衣潇洒地推开了教室的大门。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清澈的眼神,一张温柔的笑脸,以及随之而入的阳光。自此,我们与小方结下了三年的缘分。
  小方的字很好看。高一的时候,她送了一本崭新的《班级日志》给我们,让我们每天记录下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她在《班级日志》的第一页上写着“脚踏实地,仰望星空”,娟秀的字迹流露着她对我们的鼓励。以此为引,同学们在这本日志里勾画出了心情冷暖,心之所向。
  高中的物理比初中的物理要难很多,高一不做好过渡就很难在接下来的三年里学好物理。小方很清楚这一点,所以她的物理课总是那么地通透,让同学都能轻松理解。课余时间,她也端端正正地坐在讲台上,手里拿着一支黑色水性笔,在草稿纸上勾勒出一个个物理过程模型图,一遍又一遍地为同学们解读着迷惑之处。
  我们经常会问她:“老师,你都考上这么好的学校了,为什么还要回来这里任教呢?”她总是微笑着,淡淡地说:“因为我喜欢呀!”
  她总是那么地淡然。而我总是偏执地认为,一定要走在最前面才是最优秀的,就像我一定要拿到班级第一一样。其实这也无可厚非,大家都想要取得好成绩,但过度在意“第一”确实给我带来了很多困扰与苦恼。这个目标,对于初上高中、基础不稳的我来说太过于远大,也很不真实。我常常对着那些不尽如人意的成绩单暗自苦恼,一科又一科地和班级第一名进行比较,假设着这里多拿两分,那里再拿三分。但现实却是,高一高二的两年里,我都没有拿过班级第一,人却已经开始走向了极端。我经常会推掉班里的一切活动,班级篮球赛不参加,也不去观赛;小组活动也不想参加,只是埋头“啃”着那些书,“啃”着那些遗憾与不甘。相反地,那位班级第一名总是在各种活动中都如鱼得水,崭露锋芒。我落寞了,总是一个人看着远处发呆,或是坐在没人的教室里,黯然神伤。
  这种情况不会自己变好,只会越来越糟。在一次月考中,考数学时出现失误,我直接从班级前五掉到了二十开外。
  小方把我叫到了办公室长谈。我双手捂着头,支支吾吾地说着自己的苦恼。小方在一旁静静地坐着,温柔似水的眼神鼓励着我说下去。听我说完后,她一脸严肃地对我说:“没有,我就觉得你很优秀,而且班里的每一个同学都是优秀的。一个人是否优秀并不是全由成绩来决定的,这取决于你自己,取决于你是否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你这种心态要及时调整了哦,不然会影响高考的。”我有些半知不解,用双手把有些蓬乱的头发理顺,把头抬起来,回之以微笑。
  从那以后,我慢慢地不再那么看重结果,而是去关注过程,去欣赏那些我走过的小路,去聆听风吹叶落,去仰望万里晴空。
  时光如白驹过隙,在上课铃声与下课铃声交替间,高考已至。有的老师穿上了旗袍,预祝同学们旗开得胜;有的老师举着“高考必胜”的牌子,默默地在一旁为同学们加油打气。小方站在送行的公交车下,举着一朵太阳花,给我们传递着最后的温柔与善意。我慢慢地走到车前,小方用太阳花碰了碰我的肚子,微笑地对我说:“加油。”装载着希望与梦想的公交车在一路颠簸中,缓缓地朝最终的目的地驶去。在这最后的一段路里,不再有阻拦,不再有喧嚣,只有冷静至极的心安与陶醉……
  在成绩出来的前一天,我们要到学校領取《高考指南》。我早早地就坐在学校的办公厅前等候。在离正式上班时间还有大概10分钟的时候,小方骑着她的小电驴悠悠地驶来。她远远地就看到了我,和我打了个招呼。第二天,我查到好成绩后第一时间告诉了小方,本来还想说很多感谢的话,小方却说:“早就跟你说过了,你很优秀的,这些都是你努力的结果,祝贺你。”谢谢你,小方!
  只要向往优秀的人,都是优秀的人,共勉。
其他文献
考上好大学,是寒窗苦读十余载的高三生共同追求的梦想。但什么样的大学才能算好的大学呢?  从“一本”开始谈起  “一本”:在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招生录取是分批次进行的,通常分为“本科提前批”“本科第一批次”“本科第二批次”“本科第三批次”“高职高专批次”等。其中,“本科第一批次”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一本”。在“本科第一批次”招生的院校,就被考生和家长称为“一本”院校。  因为在“本科第一
期刊
  
期刊
  
期刊
一直以来,艺考总是作为高中生升学的特殊跳板而存在,“学渣”的退路、高学费、毕业生工作不稳定等标签常年被贴在艺术类专业身上。但说到底,选择艺术类专业也是在选择未来的职业技能练就平台,这同选择其他专业是一样的,不过因为艺术类专业的工作内容涉及文化传播,所以免不了要比普通专业更显眼一些。  近年来,与戏剧影视相关的艺术专业逐渐展现出其独有的魅力,并为越来越多的考生和家长所接受。除了我们所熟知的表演这样幕
期刊
职业小贴士  从业者:昊昊  从业年限:5年  从业地点:上海市  一句话感受:基金经理是一个为民理财、助民生财的职业  对口专业:金融学类、经济学类、数学类、计算机类专业  从业门槛:硕士及以上  能力要求:数据挖掘及分析能力、模型构建能力、调研能力  晋升路径:研究员、交易员→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  薪资水平:与所管理基金收益率有关,平均30万元/年  入职提醒:节奏快,时间紧,任务重,要有
期刊
·职业小贴士·  从业者:木头人  从业年限:3年  从业地点:四川省  一句话感受:宠物医生也是医生  对口专业:动物医学、动物药学等  从业门槛:本科及以上  能力要求:具备扎实的医疗技术,能吃苦耐劳  晋升路径:助理宠物医生→宠物医生→高级宠物医生  薪资水平:平均15万元/年  入职提醒:做我们这行需要像对待孩子那样对待小动物  我与宠物医生结缘  我选择宠物医生这份职业,可以算是子承父业
期刊
陕西,一个载满历史文化的地方,孕育了众多文化古城:“世界四大古都”之一西安市,“炎帝故里”宝鸡市,古丝绸之路第一站咸阳市,白居易故里渭南市,黄帝陵所在地延安市,“九边重镇”榆林市,汉文化发祥地汉中市……文化气质突出,不愧是无数人向往的历史文化旅游胜地。但陕西不是只有旅游业,它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水能资源丰富,汇聚众多水利工程企业,水利水电行业发达;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农业高度发展,农业科技领域备
期刊
2014年,我考上了县里的一所重点高中,原本以为能够顺顺利利度过三年,考上理想的大学,然后带上父母参观我考上的大学,去领略高校的文化底蕴和欣赏高校的美景。但是明天和意外,你永远不知道哪一个先来。  意外先来,陷入低谷  我清晰地记得,那是2015年12月31日,元旦放假的前一天。中午放学回到宿舍,室友们便开始兴高采烈地讨论放假去哪里玩,怎样才算有仪式感的跨年。我纠结着是要回家跟父母一起跨年还是留校
期刊
2020年盛夏,相信于每一个即将毕业的学生而言都是一个特殊的夏天。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节奏,对毕业生而言更是如此,比如最后也没能穿上期待已久的学士服,没能吃上一顿散伙饭,没有最后一段刻骨铭心的毕业实习经历,等等。  于我而言,最遗憾的可能是错过了最后一次“三下乡”的机会吧。因为我一直想在毕业之前体验一次基层工作,感受不同的生活,但直到毕业也没能有过一次完整的实习经历,多遗憾!好在
期刊
2016年的夏天,当最后一门考试结束,考场响起“考试时间到,请考生停止作答”的广播声时,我明白我的高中时代正式结束了。  高考成绩出来了,没有我预期的高分。填报志愿时,父母不希望我离家太远,于是我就报考了省内的一所大学,选择专业的时候也是懵懵懂懂地听从家人的建议填报了统计学专业。大学算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一个人背起行囊离开家,三个月的暑假或多或少都为我来到这座全新的城市做了准备,可是真正踏上这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