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6年襄阳地区献血者梅毒螺旋体检测结果调查研究

来源 :临床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xx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近5年来襄阳地区献血人群梅毒螺旋(TP)抗体的检测结果及感染趋势予以分析,为献血者招募策略及街头初筛方法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最大限度保障血液安全.方法:应用2家不同的抗-TP酶联免疫试剂对献血人群展开筛查,对初筛阳性标本采用梅素螺旋体特异抗体颗粒凝集法(TP-PA)确认;利用x2检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60 711人份献血者中抗-TP初筛反应性标本11 05例,确证试验阳性标本555例,平均感染率为o.15%.献血者确认阳性中31~40岁年龄段最高(38.56%);不同地区、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阳性率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襄阳地区无偿献血者抗-TP阳性率处于较低水平,但梅毒对血液安全仍然存在威胁,今后工作中我站应结合该地区实际情况,加强对高危献血者在梅毒防治知识上的健康教育,对不同人群有针对性的开展无偿献血宣传,为本地区献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其他文献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恶性克隆性浆细胞大量增殖所致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近年来硼替佐米、来那度胺等新型治疗药物的出现显著提高了MM的治疗效果,但由于
目的:探讨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的实验室指标变化特征,为其早期诊断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的57例被确诊为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的实验室指标,将患者组实验室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发生率居血液系统肿瘤第2位,至今仍为无法治愈的恶性肿瘤.近年来新药的不断出现,包括免疫调节药物(沙利度胺、来那度胺或泊马度胺)和蛋白
目的:探讨既往红细胞及血小板输注的交互作用与血液病患者红细胞输注无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调查2017-08-2018-12接受输血治疗的血液病患者903例,其中男513例,女390例.采用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