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若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号称“花中君子”的兰科植物,在吸引传粉昆虫时其实也有不少“花花肠子”。
最近,南昌大学教授杨柏云等人与国内外合作者对两种兰科植物的传粉生物学进行研究后发现,兰科植物会用各种“花招”吸引蝴蝶、飞蛾、蜜蜂等不同昆虫传粉。研究者还解析了这些兰花拥有不同“虫缘”的原因。
“兰科植物是被子植物的旗舰类群,也是最受威胁的类群之一。研究兰花的繁育系统和传粉生物学,对于保护濒危兰科植物具有重要意义。”杨柏云说。
“橙黃玉凤花有橙色、黄色到红色的花色变化,这些都是蝴蝶偏好的颜色。它们还具有丰富的花蜜,蝴蝶可以获取花蜜作为能量。”他说。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通过对橙黄玉凤花距(植物花瓣向后或向侧面延长成管状、兜状等形状的结构)口的花药隔间突起进行切除实验,进一步发现花粉块的附着位置从蝴蝶的触须之间转变为附着在眼睛上,传粉效率也随之下降。
与橙黄玉凤花有些类似,杨氏丹霞兰的气味并不浓郁,也是依靠明亮的颜色吸引昆虫传粉。不过,这种兰花不能为传粉昆虫提供报酬——花蜜,而是采用一种“骗术”来吸引它们传粉。
“在传粉过程中,植物跟昆虫的目的不一样。昆虫的目的是取得花蜜,而植物的目的是传粉。昆虫中有‘盗蜜者’,不传花粉,只吃花蜜。一些植物也有自己的‘小心思’,最好你来传播花粉还不计报酬。”罗火林说。
无疑,杨氏丹霞兰就进化出了这样的“小心思”。
科学家拆解兰科植物的各种传粉“招数”不是因为有趣,而是为了保护这种广受威胁的被子植物的旗舰类群。
由于兰科植物具有重要的价值,它们是受到人类过度利用最严重的植物类群之一。加上兰科植物的种子萌发依赖于共生真菌,受精结籽依赖于传粉昆虫,也是被子植物中最受威胁的类群之一。因此,开展兰花的繁育系统和传粉生物学研究,对于濒危兰科植物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一种植物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会涉及整个系统全方位的保护。”罗火林说。譬如,将实验室培育的杨氏丹霞兰栽种到野外,就要确保它的周边有广西过路黄。同时还要保护杜隧蜂,了解这种传粉昆虫的生活史。“假设它的卵产在植物A上,它吃植物B跟C的花粉,那么,植物A、B、C就全都需要保护。”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它的传粉能够顺利完成。” 罗火林说。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
(责任编辑:吴宇)
最近,南昌大学教授杨柏云等人与国内外合作者对两种兰科植物的传粉生物学进行研究后发现,兰科植物会用各种“花招”吸引蝴蝶、飞蛾、蜜蜂等不同昆虫传粉。研究者还解析了这些兰花拥有不同“虫缘”的原因。
“兰科植物是被子植物的旗舰类群,也是最受威胁的类群之一。研究兰花的繁育系统和传粉生物学,对于保护濒危兰科植物具有重要意义。”杨柏云说。

“橙黃玉凤花有橙色、黄色到红色的花色变化,这些都是蝴蝶偏好的颜色。它们还具有丰富的花蜜,蝴蝶可以获取花蜜作为能量。”他说。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通过对橙黄玉凤花距(植物花瓣向后或向侧面延长成管状、兜状等形状的结构)口的花药隔间突起进行切除实验,进一步发现花粉块的附着位置从蝴蝶的触须之间转变为附着在眼睛上,传粉效率也随之下降。
丹霞兰:“君子”的“骗术”
与橙黄玉凤花有些类似,杨氏丹霞兰的气味并不浓郁,也是依靠明亮的颜色吸引昆虫传粉。不过,这种兰花不能为传粉昆虫提供报酬——花蜜,而是采用一种“骗术”来吸引它们传粉。

“在传粉过程中,植物跟昆虫的目的不一样。昆虫的目的是取得花蜜,而植物的目的是传粉。昆虫中有‘盗蜜者’,不传花粉,只吃花蜜。一些植物也有自己的‘小心思’,最好你来传播花粉还不计报酬。”罗火林说。
无疑,杨氏丹霞兰就进化出了这样的“小心思”。
拆解“花招” 加强保护
科学家拆解兰科植物的各种传粉“招数”不是因为有趣,而是为了保护这种广受威胁的被子植物的旗舰类群。
由于兰科植物具有重要的价值,它们是受到人类过度利用最严重的植物类群之一。加上兰科植物的种子萌发依赖于共生真菌,受精结籽依赖于传粉昆虫,也是被子植物中最受威胁的类群之一。因此,开展兰花的繁育系统和传粉生物学研究,对于濒危兰科植物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一种植物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会涉及整个系统全方位的保护。”罗火林说。譬如,将实验室培育的杨氏丹霞兰栽种到野外,就要确保它的周边有广西过路黄。同时还要保护杜隧蜂,了解这种传粉昆虫的生活史。“假设它的卵产在植物A上,它吃植物B跟C的花粉,那么,植物A、B、C就全都需要保护。”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它的传粉能够顺利完成。” 罗火林说。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
(责任编辑:吴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