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yeye5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是直接关系大学生将来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的一个关键问题。理应成为高校育人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由于大学生群体的不断变化,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出现的问题也呈现多样性。这种现状的存在不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研究高职院校学生的和谐人际关系教育很有必要。
  【关键词】高职 学生 人际交往
  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为社会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大量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然而,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中,由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学生人数的增长过程中存在着学生人际关系不和谐的现象。这对校园和谐、校园安全构成了潜在的隐患,和谐人际关系是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基础。高等职业院校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和谐人才的重要基地,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首先必须是一个和谐的人,能够正确处理与他人之间关系的人。因此,研究高职院校学生的和谐人际关系教育很有必要。
  一、高职学生人际关系存在的问题
  第一类是交往障碍症。这类高职学生渴望交往,但由于交往方法欠妥或个性缺陷、心理障碍等原因,致使交往不尽人意。他们渴望交往的对象可能是室友、同学或与自己关系比较亲近的人,但因一些生活琐事,如肆意使用对方物品,双方对某一生活习惯的态度对立等导致彼此间的矛盾激化.成为双方友好交往的障碍。第二类是交往贫乏症。交往贫乏,顾名思义,指双方间缺少交往,且交往的内容不丰富,因此该症状学生根据交往的程度和频度被分为两大类。从交往程度上看,这类高职学生通常多能正常交往,人际关系也较好,但总感到与人相处的质量不高,缺乏同学间的影响力,难以保持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为此,有时不免感到孤单。。第三类是交往恐惧症。这类高职学生对人际交往特别敏感、害怕.极力回避与人接触。不得不交往时则紧张、心跳加快、面红耳赤,总是处于焦虑状态。尤其在与老师交往的过程中,他们害怕自己成为被注意的中心,害怕被观察。总担心自己会出错而被别人嘲笑,处于一种莫名的心理压力之下。因此,交往对象往往需要刻意营造较为松弛的谈话氛围,运用平和的语调与其沟通、交谈。
  二、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在东方哲学里,关系就是生产力。在西方,关系是最稀缺的商业资源。关系是一个很庞杂的概念,也是一个很复杂的社会现象。我认为人际?关系决定人生良好的关系能为我们的成功插上翅膀,因此锻炼人际交往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要想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必须建立自己的关系网。人际关系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都是密切相关的,人际关系越广,路子越宽,事情就越好办。这已经被无数经验和教训所验证。一个优秀的人往往能接受并影响他身边的人,机遇与交际能力和交际活动范围成正比。因此,我们应把开展交际与捕捉机遇联系起来,充分发挥自己的交际能力,不断扩大交际,只有这样,才会发现和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
  三、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美国著名成人教育家戴尔.卡耐基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说:“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百分之十一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百分之八十要靠人际关系、处世技巧。”此话也许说得绝对些,但也从另一侧面说明良好人际关系对成就事业的重要性。所以大学生学会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方法,掌握其途径,无论是对在校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还是对毕业后建立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都是十分必要的。
  第一、帮助职高生认识和完善自我
  那些在人际交往中颇受好评,很得“人缘”的人一般有以下特点:乐观、聪明、坦诚、自信、诚实、热情、有个性、独立性强、富有幽默感、能为他人着想、充满活力和有责任感等,而那些在人际交往中不太受欢迎的人也具有以下特点:自私、心眼小、斤斤计较、孤傲、依赖性强、以自我为中心、虚伪自卑等。人际交往在心理上总是以彼此喜欢或是讨厌、满意或是不满意等情绪反应为特征的,所以,培养职高生的人际交往情感是培养人际交往品质的第一步。职业学校的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感、信任感、忠诚感,教育学生理解人、尊重人,帮助学生树立人际交往的信心,鼓励学生积极与人交往、相互忠诚、彼此尊重,从而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奠定基础。
  第二、培养职高生基本的人际交往技巧
  教师要引导职高生学会尊重他人、接纳他人,学会赞美他人、鼓励他人、理解他人。人都需要别人的尊重和理解,一句由衷的赞美可以使对方的内心充满阳光,从而也使对方愉快地接纳自己。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接受别人善意的批评。倾听可使自己从他人那里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从而使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做到有的放矢。许多时候,冷静的倾听可以化解许多人际交往中的误解和危机。教师要引导职高生选择正确的交往对象。一般来说,选择那些品性好、上进心强的同龄人作朋友,也可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选择性格与自己相对的做朋友。比如某个学生纪律性不强,做事又冲动,可以教育他选择一些平时做事踏实、守纪、头脑冷静的人作朋友。
  四、高职院校学生建立和谐人际关系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是要做好人际关系的保持,正确处理人际冲突。二是要处理好交往“度”及交往的“质”和“量”的问题,避免过分交往和滥交两个极端。三是人际关系的建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操之过急。
  参考文献
  [1] 徐炳谦,张能云.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与途径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7(3):1 00—102.
  [2] 张梅姿.高职生心理健康面临的问题与促进心理和谐的策略[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2):1 70—1 72.
  [3] 王清宣,赵伍.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7(5):的人
其他文献
【摘要】“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可见国家对青少年体质下降趋势的高度关注。体育锻炼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达标,更重要的是增强学生的体质。2011年7月,教育部下发《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各地纷纷出台相关措施,全力保障学生每天一小时锻炼时间。学校体育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象我们这些地处农村的中学,在有关部门和学校领导的重视下,每天一小时的锻炼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进行了阐述,进而论述了对当代技工院校学生进行奥林匹克精神教育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当代技工院校学生进行奥林匹克精神教育的目标与方法。  【关键词】奥林匹克精神 教育 当代技工院校学生  1.前言  奥林匹克精神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内容,体现了奥林匹克的理想和追求。奥林匹克运动注意将体育运动与人文教育融合起来,力求创造一种在竞争中求欢乐、在
期刊
几乎人人都说差生一般是指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各科学习等几方面都较差的学生。差生不是先天性的,也不是永恒不变的;他们同样具有进取心,他们也渴望进步,渴望受到尊重和取得好成绩。所有这些都是藏在他们心灵深处的内在动力,如果老师善于发现这些在深处闪闪发光的因素,让差生求得某种成功,不仅可以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潜力,增强进步的信心和勇气,而且可以使他们通过品味成功的欢乐和喜悦,激起更大的成功和追求,从而形成新的
期刊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汽车电子技术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现代汽车电子技术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汽车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汽车数量的日益增多,汽车的节能和环保与汽车污染成为了各国政府关注的话题,能源危机的影响更加突出。在汽车工业发达国家相继制定了汽车燃油经济法规,为解决节能环保与污染这一问题。燃油供给系统的好坏决定了汽车行驶的稳定性,而且燃油供给系统在汽车节能和环保方面能起
期刊
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2012年暑假,我对本校留守儿童就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根据统计的相关数据分析留守儿童的内心动态与存在的心理问题,目的是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矫正和疏导各种不良心理,使留守学生能够健康成长。同时还希望能引起一些相关部门或社会大众的注意,积极关注留守儿童,能为解决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提出一些可采取的教育对策。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