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价潮中的一种期待

来源 :新西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cong966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中国快餐业联盟召集包括马兰拉面、和合谷,丽华快餐、大娘水饺等20多家中式快餐企业高层进行行业性涨价事宜,中国快餐委员会日前表态指出,这种集体涨价行为不排除有行业垄断的嫌疑。
  这是又一起有趣的向“涨价联盟”说“不”的声音,有趣之处在于说话者的身份。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快餐委员会是中国烹饪协会的下属协会组织。也就是说,它才是中式快餐企业的真正“婆婆”、如假包换的行业协会。而导演了此次集体涨价的中国快餐业联盟,据中国快餐委员会揭露,它不过是一家网上开设的快餐企业网站。在中国快餐委员会看来,自己的权威居然受到了一家网站的挑战,真乃是可忍孰不可忍!
  就在方便面很方便地集体涨价之际,一个说“不”的声音同样十分有趣。一家速食食品加工企业发出《正式声明》,揭发速食企业需要的原料棕榈油,面粉、辣椒等涨价幅度只有约10%左右,并不像方便面几大巨头组成的“价格联盟”所说“原料上升达到近19.5%”的程度。该企业愤然指出,排名前十位的方便面行业巨头有达成“价格联盟”及“搭车涨价”之嫌。(7月27日《羊城晚报》)
  有评论指出,市场需要“同行是冤家”式的监督。套用同样的句法,我们也可以说,市场需要“争权夺利”式的监督。因为无论是小企业的揭露内幕反戈一击,还是行业协会出于愤怒维护权威,客观上都将有利于消费者避免价格联盟的宰割。但是,这样的说“不”的声音可以期待和依赖吗?
  显然不能。如果那家“揭黑”的小企业被“巨头”们客气地揽入利益怀抱,它肯定不会再有愤然出声的举动。而那家自称中国快餐业联盟的网站,如果不是踢开“婆婆”开大会,而是请示汇报做足礼数,想必也不至于被无情地打回原形了。中国快餐委员会在接受采访时指出,该联盟并无资格出具行业涨价的指导意见。这句指责相当耐人寻味,相对于“该联盟”的无资格,谁有资格呢,没有说出来,但意思大家都明白。
  对涨价联盟说“不”,公众真正期待的是监管部门的声音。遗憾的是,人们并没有听到这样的声音。面对物价持续上涨的形势,国家发改委要求各地政府一方面要审慎采取价格干预措施,但同时又明确反对经营者或者行业组织以会议纪要、协调价格、价格联盟等形式串通定价、联合提价,要求地方政府严肃查处价格垄断行为。既然有了这样明确的精神,为什么迟迟没有落实的举动?
  北京律师邱宝昌已致函国家发改委,希望发改委对方便面厂商集体涨价行为是否合法给予认定。如此催促之下,我们能听到权威的声音吗?
其他文献
因为举报单位领导买官、卖官、行贿等违法、违纪行为,他受到殴打甚至暗杀威胁,但却被当地群众称作“反腐英雄”;因为找县上领导反映问题,他被公安局以“严重扰乱了机关的正常办公秩序”为由行政拘留10天;于是,他又决定将富民县公安局告上法庭。然而,开庭那天,他却撤回了诉状……  1月30日中午,胡天应走出了昆明市富民县看守所,在和煦的阳光里使劲地眨巴着眼睛。在他看来,10天的牢狱实在是太漫长了,虽然没有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