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民族人口统计表

来源 :民族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in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正> 近读马曜、缪鸾和二同志大作《西双版纳份地制与西周井田制比较研究》一书,获益匪浅。这是继《从西双版纳看西周》专论之后,就同一主题使用民族学资料和史籍文献进行更加全面而深入的比较研究之作。全书洋洋数十万言,结构严谨,内容丰富,论断精辟,颇具说服力,堪称成功之作。马曜同志在鸾和同志逝世后,于《从西双版纳看西周》专论基础上,增补篇章,阐发新意,以成本书。其量远倍于旧作,以合著署名,“以纪念亡友缪鸾和”,古贤之交,见于今日!
<正>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西藏既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又是政治、经济、文化和自然条件都具有特殊性的民族自治区。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十分关注西藏的发展,为此,曾多次召开西藏工作座谈会,中央一些负责同志亲自到西藏进行实地考察和研究,就如何进一步落实西藏工作座谈会的精神,加快工农业生产发展,振新西藏经济等问题与干
<正>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会主持召开的国家“七五”社科重点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研究》课题成果评估会议,于1990年12月12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出席这次评估会议的有特聘评委于光远、评委徐禾、杜荣坤等20余位专家学者。该项目总牵头人为国家民委副主任赵延年,具体负责人为施正一教授。
<正> 为了纪念西藏和平解放四十周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和《民族研究》编辑部拟于5月8日至10日联合召开《纪念西藏和平解放四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会议的中心议题为:西藏和平解放的伟大历史意义。着重讨论:1.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关于西藏农奴制问题,3.西藏和平解放四十年来的伟大成就。
<正> “文化”一词,涵义广而且深。说来令人难以置信,学术界至今对它并没有一个圆满的一致的界说,只存在一个为多数人所公认的大的概念——“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按此概念,一般认为“文化”有广、狭二义。广义的文化就包括物质的与精神的两大类。狭义的文化即指精神文化,它包括社会、政治、法律、军事、
<正> 民族关系法制,是指国家关于规范和调整民族关系的法律制度。民族关系问题,随从民族产生而存在。而民族关系法制,则是在阶级、国家产生以后才出现的。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和不同类型的国家,有其不同性质和表现形式的民族关系法律制度。因而,研究不同历史时期民族关系的法制特点,特别是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关系的法制形式和特点,以及民族关系法律关系的特点等问题,对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完善民族关系的法制建设,都将带来极大的裨益。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这个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民族立法工作也取得了重大发展,民族问题在我国新时期的法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而保证了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不断巩固和发展。
<正> 一、问题的提出 举世公认,近三十年来,苏联在民族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成就就是提出并发展了一套этнос理论体系。在这方面,首先要提到Ю·В·勃罗姆列伊院士的功绩,对этнос理论作了最系统论述的,正是他的几部专著。直到60年代以
<正> “民族伦理学是研究民族道德的学科”。几乎可以断言,每个民族(包括未开化民族)都是富有道德感和道德传统的民族。但由于各个民族特有的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血缘关系、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心理素质不同,在其基础上所形成的道德观念也必然会具有在其他民族看来是难以接受的特点。与此同时,民族从来就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在自身的形成
<正> 阿合买提江、阿巴索夫是维吾尔族第一代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是新疆三区革命的主要领导人。他们为新疆人民解放事业英勇奋斗,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今天我们缅怀他们的业绩,对于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主义,有着现实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