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管室C型臂平板探测器锥型束CT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救治中的初步应用
【机 构】
:
200433 上海,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外科(现就职于解放军第五一五医院神经外科),200433 上海,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外科,200433 上海,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外科,
【出 处】
: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发表日期】
:
2018年34期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原发性脊髓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行手术治疗的14例原发性脊髓胶质母细胞瘤患者,总结其临床特征并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14例患者中,近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5例,活检5例。9例术后接受放、化疗,3例仅行化疗,2例未行放、化疗。中位随访时间为15个月(5~26个月),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79%(1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TBI)患者治疗期间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14例重型TBI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过程中37例患者行气管插管,其中24例在插管后行气管切开术;4例直接行气管切开术。根据气管切开时间,将患者分为早切开组(损伤时间≤7 d,18例)和晚切开组(损伤时间>7 d,10例)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复发听神经瘤的临床特征及其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0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9例复发听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初次手术全切除后复发11例(全切复发组),初次不全切除后复发18例(非全切复发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原发肿瘤最大径、复发肿瘤最大径、肿瘤囊性变、两次手术间隔时间、并发症、House-Brackmann面神
目的观察急性基底动脉闭塞行支架机械取栓治疗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2013年9月至2016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0例急性基底动脉闭塞的患者。其中采用Solumbra技术取栓17例,采用单纯支架取栓13例。评价基底动脉闭塞行支架机械取栓治疗的技术可行性、血管再通率、90 d时的预后良好率及手术并发症等。分析术后24 h的神经功能变化、不同技术手段对血管再通率的影响及卒
目的分析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行急诊机械取栓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6年1月至12月收治的58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对所有患者建立稳定的血管通路,采用取栓支架结合手动抽吸的方式行急诊机械取栓治疗。术中采用脑梗死溶栓(TICI)分级评估血管再通情况,术后24 h行头颅CT复查,支架置入患者术后3 d内行CT血管成像(CTA)检查评估支架内有无再狭窄或闭塞。出院前采用
目的探讨影响垂体腺瘤患者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中及手术后发生脑脊液漏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神经外科2011年1月至2017年6月连续收治的112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均行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手术。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影响患者术中、术后早期(术后≤7 d)和术后晚期(术后>7 d)出现脑脊液漏的因素。结果112例患者中,33.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