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农业信息传播中的比较研究

来源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y6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中国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农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科学技术被逐渐应用于农业现代化建设中,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注入了动力。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新媒体技术与农业现代化建设融合程度越来越深,新媒体为中国农业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发展,但新媒体技术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应用仍然存在一定问题。本文比较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传播特点,分析了新媒体在农业信息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新媒体在农业信息传播中的发展策略。
  1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传播特点
  1.1传统媒体的特点
  传统媒体,即利用传统的方式进行信息传播,比如杂志、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虽然拥有良好的运行模式,但其与新媒体相比,存在诸多不足。例如报纸信息的刊登需要符合版面的要求,一旦超过版面所规定的内容,就无法刊登其他信息。因此,报纸版面极为有限,无法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广播主要依靠声音进行信息传播,其内容无法进行保存,且无法提供图片、视频等配套的内容,有时容易造成读者理解偏差;电视在每个时间段播出的内容较为固定,观众无法随时选择他们所要观看的内容,时间比较受限,另外电视节目一旦播出无法进行回看,存储性较差。
  1.2新媒体的特点
  新媒体传播形式丰富多样,比如手机电视、网络电视、数字媒体等。新媒体传播有如下特点:第一,互联网信息传播具有明显的及时性,人们可以将自己的所感、所想随时发布到网络上,也能根据网络的多样性随时选择自己想要查阅及感兴趣的内容,突破了时间、地点等限制;第二,新媒体信息传播具有交互性,这主要表现在传统媒体中观众只是信息的接收者,无法对所接收的信息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但新媒体信息传播打破了这一局限,观众除了能随时观看信息外,还能对所看信息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实时地在线讨论;第三,新媒体信息还具有分众性。当前,互联网形式多种多样,观众除了通过网络电视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外,还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随时随地了解自己想要掌握的信息,互动平台的增多逐渐满足了不同读者的差异化要求。
  2新媒体在农业传播中的存在问题
  2.1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中国新媒体在农业信息传播中的方式比较多样,但比较常见的是农业网站,但农业网站建设還比较落后。虽然中国网络基础设施的投入较大,但却没有真正发挥出效用,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表现较为明显。目前,中国虽提倡将网络基础设施延伸到广大农村地区,但目前农村地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较差,网络服务网点不完善,信息传递时效较慢、效果较差,无法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在农业传播中的传播效果。
  2.2农业网站建设与运营技术落后
  中国农业网站主要由政府带头建设,农业网站的运营、监管也由政府主导,这类网站属于公益服务性质,在发展过程中缺少市场竞争意识,且信息更新能力及知识服务能力不足。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中国农业网站要想取得进一步发展,必须以农民作为农业信息网站的主要传播对象,主动更新农业发展信息,增强农业网站的知识服务能力,主动融入市场竞争环境,吸引投资者对农业网站进行投资建设。
  2.3信息内容甄别难度较大
  新媒体信息内容极为丰富,信息获取速度及更新速度较快,信息容量较大,这其中既包含了有利信息,也包含了众多负面信息。比如一些虚假及违法信息容易对农民形成误导。因此,新媒体信息内容甄别难度较大,防范难度也较大。农民在信息获取过程中要注意甄别不良信息,真正获取对农业发展有利的信息。
  3新媒体在农业信息传播中的发展策略
  3.1加强农村新媒体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农民收入也较低,对于新媒体网络基础设施缺乏稳定的资金投入,另外农民对新媒体技术不了解,影响了新媒体技术在农村地区农业信息传播中的应用。因此,政府要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在农业信息传播中的作用,加强农村新媒体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民宣传新媒体技术的传播优势。
  3.2提高农业网站建设与运营能力
  政府可以选择专业的机构对农业网站进行建设与运营,定期对农业信息网站的内容进行更新,并进行适当的维护。另外,农业网站要及时发布农业生产活动信息进行记录,方便农户及时查看信息,也可以在网站上进行相关技能培训,对农户遇到的各项生产问题及时进行解答,提升农业网站知识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出农业网站在农业信息传播中的作用。
  3.3提高农民不良信息辨别能力
  政府应加大宣传教育,使农民能真正了解新媒体的优势及新媒体在农业信息传播中的作用,使农民正确认识新媒体传播的先进功能及良好效果,加强农民对新媒体的关注。除此之外,对农民展开新媒体技术培训,提升他们对新媒体信息的辨别能力,保证农户在新媒体农业信息传播过程中获取到有益的农业生产信息。
  (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农业开发办公室王恒)
其他文献
在海南省将橡胶与魔芋进行林间套作,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因此,本文总结了海南橡胶林下魔芋种植和生产实践经验,从种植环境、品种选择、种芋处理、整地播种、栽后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加工等方面阐述了魔芋高产栽培技术,为海南橡胶林下魔芋种植提供参考。  1橡胶林套作魔芋的优势  橡胶为高杆植物,树干直立,而魔芋为矮杆植物,一般株高1 m左右,一年种植一年收获,可间歇套种,作物间可通风透光,互不影响。  橡胶种
期刊
在蔬菜种植过程中,种植户经常通过使用农药来保障蔬菜产量,这样极容易导致农药残留问题的出现,引发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相关研究表明,蔬菜内有机磷含量超过1 mg/kg,就容易引发中毒现象,严重时甚至对人类生命造成威胁[1]。因此,对蔬菜做好农药残留的检测工作十分重要。本文对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及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中国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工作提供参考,保障蔬菜质量安全。  1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工
期刊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位于阿尔泰山南麓,新疆最西北边缘,西与哈萨克斯坦、北与俄罗斯接壤,边境线长320 km,东、南分别与布尔津县、吉木乃县为邻。  截至2020年,哈巴河县有宜农耕地面积4.3万hm2,牲畜饲养量达到51.9亿头,农牧业机械拖拉机保有量累计达5 800台,大中型农业机械1 800余台,各类自走式联合收割机械810余台,配套犁耙播等配套作业农牧业机具1.9万台架。  截
期刊
1泰国天然橡胶生产概况  泰国位于中南半岛东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优越的自然环境为种植橡胶提供了基础条件。泰国1899年从马来西亚引进橡胶种植,受各种因素影响,橡胶种植并没有在泰国得到重视。直至20世纪30年代,泰国南部铁路建设为橡胶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激发了泰国人种植橡胶的热情。20世纪90年代,泰国实行以进口替代型工业为主的策略,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并鼓励出口,这为泰国天然橡胶
期刊
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农作物,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和小麦。玉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纤维素等,而甜糯玉米相比普通玉米,维生素含量更高,营养也更加丰富,食用甜糯玉米能够有效提高人体的免疫力。采取高效的甜糯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可以显著提升甜糯玉米产量,增加种植收益,促进甜糯玉米种植产业的发展。  1甜糯玉米的营养价值  甜糯玉米中
期刊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农业高效生产、实现精准脱贫、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徑。新时期,需要重视农业机械的推广以及应用,进一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  1助力精准脱贫,增加农民收入  首先,农业机械的推广以及应用,能够有效节约劳动力,促进农业生产现代化,改善农村地区落后的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升
期刊
中国是渔业生产大国,其水产养殖总产量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淡水池塘养殖是中国渔业发展的重要部分,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显示,中国现有淡水池塘养殖面积约占淡水养殖总面积的40%,淡水池塘养殖产量约占淡水养殖总产量的70%。淡水池塘养殖提供了丰富的水产品,对稳定市场、保障食物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传统池塘养殖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中国的多数池塘建设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采取传统的坑式结构,设施化程度较低、养
期刊
重金属污染已成为环境污染主要问题,其中镉是生物毒性最强的重金属元素。镉的毒性较强且危害持久,其危害总量及存在形式有着直接的关系[1]。草坪植物作为重要的园林地被植物,目前在园林绿化中应用广泛,草本植物对土壤水土保持能力具有促进作用。目前,草坪植物也面临重金属超标的严重问题,因此研究草坪植物对重金属胁迫的耐受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高羊茅和紫羊茅作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不用浓度重金属镉胁迫下
期刊
1油菜轻简化免耕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1.1播种技术要点  科学选择品种。免耕直播油菜品种普遍扎根较浅,在生长后期常常出现倒伏问题,或者发生冻害。因此,应当尽可能选择播种期弹性较强、茎秆粗壮、株型紧凑并且适宜密植的油菜品种。例如,在中国西南地区种植油菜时,可以选择油研10号、黔油20号等。  科学选择种植区域。尽可能选择地势较高、地下水位较低的地块用于油菜轻简化免耕栽培。在苗床地块选定后,起垄开厢,
期刊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优质农作物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农业扩大再生产的重要保障,对农业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农作物种植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作物新品种竞相涌现,但目前中国市场农作物新品种受到推广技术难度大、价格过高、推广渠道少等因素影响,推广效果不甚理想,农作物新品种市场流通性较差。本文分析了中国农作物新品种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发展对策,以期为农作物新品种推广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