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这所三流高中里。没有人不认识盛小凌。她扎许多个耳洞,带最耀眼的耳钉,敢跟老师在课堂上公开叫板;她手下有许多的粉丝,她们叫她老大,她也装得像自己名字似的“盛气凌人”,尽管她笑起来的时候总有两个幼稚的酒窝。她以自己要考音乐学院为名,组织了自己的“凌点”乐队。她是吉他手兼主唱,常常很酷地抱着吉他在校园里走来走去,让全校的人都未闻其音,先见其人。所以基本上,盛小凌就是这所学校的超女。当然,这名号完全是她自封的。
而另一个叫余小乐的男生则没有她这么幸运。差不多除了班里的同学,再没有几个人记得他余小乐是何许人也。甚至教了他一年的老师在路上碰到他红着脸打招呼,总会诧异地问一句:同学,你是哪个班的?而且他成绩平平,每次学校里开表扬大会,他都只有在下面鼓掌做观众的份儿。这还不算,许多女孩子还爱欺负他,有事没事都拿他来开涮,直到他的脸“白里透红,与众不同”了,这才放他一马。很不幸,我就是这个可怜的男生。
偏偏我与盛小凌是狭路相逢的冤家,家住在同一个小区;上学的时候,她总喜欢在小区门口等着我,当然不是好心要与我同行,而是要搞点恶作剧给我。
她还是个七品芝麻官——卫生小组长,而且宿命般地,不论座位怎样更换,我都难逃被她管辖且吆五喝六的命运。我那惟——点写作的特长,也很不幸地成了遭她“荼毒”的对象,动不动便“威胁”我说:快快给我们凌点乐队写个宣传稿子,拿到校广播台去吹嘘一番,如果写得效果差了,小心要你好看。你看,盛小凌就是这么野蛮;我永远不知道她下句话究竟会是怎样地“恶毒”。
我一直以为,我就这样活在盛小凌的欺压下,再也盼不到翻身做主人的那一天,却不曾想,原来有时候命运对我也算不上太过吝啬和不公。
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现盛小凌的秘密的,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我掌握到了盛小凌暗恋陈子潇的第一手资料。
陈子潇在我的眼里并不是个讨人喜欢的家伙。他自恃成绩优异、老师偏爱。就对谁都爱搭不理。甚至有一次他撞到了我连对不起也不说,就径直走开了。我瞥一眼他高傲的背影,忿忿道:有什么了不起呢。那些爱拿我开玩笑的女生总是说,余小乐,你要是有陈子潇的一半好,就不会如此苦命了。
我因此便把自己的“命苦”全部归根到陈子潇的身上。我发誓一定要让陈子潇出一次丑,为此我不惜花费一个月的时间对陈子潇进行了跟踪调查,让我吃惊的是。最终出来的结果不是陈子潇怎样“为富不仁”,而是盛小凌竟然暗恋上了陈子潇!
这个结论决不是为了“诬陷”盛小凌而子虛乌有地编造出来的。我在教室外的走廊里无数次地看到盛小凌在邻班的门口晃悠。目的显然不是为了模特一样练习猫步,而纯粹是因为正对门口的最后一排靠窗的位置上,坐着让她弹吉他时因为分神而严重走音的陈子潇。我还知道陈子潇的单车总是被无故放气,这当然是盛小凌的杰作,她因此可以假扮“美女”去救她心中的英雄。她还为了接近陈子潇而让一个不太合格的男生做了乐队的贝司手,只因为那个男生跟陈子潇是邻桌,盛小凌有无数的理由去找自己的贝司手研究工作,当然也就有了无数的理由接近冷若冰霜的陈子潇。
这样的证据,足够将盛小凌这个气焰嚣张的家伙打倒在地了——如果,她坚决不向我妥协的话。
盛小凌的手里握着一个对我极其不利的把柄。是一次她找我为乐队的演出炒作,我写完稿后抓起来就丢给了她,没想到竟把一首未发表的诗一块给了她。而那首诗虽然是我上课时的涂鸦之作,但题目却写着:送给3班的萱。盛小凌多么神通广大,她很快私下调查清楚了诗中萱的身份,知道这个文静却不失柔韧的女孩是学校的才女,常常在校报上发表文章,署名萱草;而每每她文宇的旁边,都会是我的大作。就是这份文字相邻的情谊让我对萱生出一种文字之外的依恋。尽管我从没有和她说过一句话,也没有给她写过一张纸条。但这并不妨碍我在日记里温柔地与她“交谈”。
我以为这样的心思永远都只有我一个人知道,却因为一个疏忽,而给自己引来了麻烦,而且成了盛小凌无休无止地将我当免费劳动力使用的致命把柄。所以,当她也有一个把柄被我紧紧握着,站在盛小凌的面前时,我几乎是得意忘形了。
我将如铁的证据一条条讲给盛小凌听。她起初还要抵赖,但当我说到给自行车无故放气的细节后,她整个人终于如我所希望的那样,扑哧一声瘪了下去。我在她黯淡的视线里潇洒地伸出手去,道:“等价交换,怎么样?”盛小凌有片刻的沉默,之后突然又恢复了昔日的骄傲气焰,白我一眼道:“我偏不给你怎么了?我还要把这首诗谱上曲子,帮你做一次免费宣传呢!你有本事也帮我宣传去啊,就怕没人相信你余小乐的话呢!
我的脸涨到铁青。但却是强压住了怒火,淡淡说道:好,盛小凌,那你就等着看吧。
我几乎是连夜炮制了一首梨花体的讽刺诗出来。情诗里并没有提及谁是那个招摇过市的吉他女王,谁又是总被美女营救的落难英雄,但当这首匿名诗贴在人来人往的广告栏上的时候,还是如一枚炮弹落入人群,不过是瞬间就闻到了浓烈的硝烟的味道。
消息传播的迅速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原本只是想吓唬一下盛小凌,知道她每天下午常在广告栏下等乐队的人来。我以为这首诗在她看到的当天就会被撕掉的;但当我在拐角处偷窥的时候,却发现盛小凌只是轻描淡写地看了一眼,便在周围人的议论里扭头走开了。而那首诗,也就这样被人嘻笑着看了一个星期,在一节晚自习后才悄无声息地没了踪迹。
没有人知道是谁撕掉的,这个问题也早已不再重要,因为,基本上全校的学生都知道,个性不羁的盛小凌暗恋上北大苗子陈子潇了。尽管当事的两个人对这条绯闻并没有作出任何的回应。
但我还是发现了盛小凌的变化。她再不会去隔壁班门口溜达,每次走过都是脚步匆忙,神情慌乱。她的自行车转移到了另一个车棚,车筐前用来做宣传的“凌点乐队主唱”的胶纸,不知何时也被撕了下来。走在路上,昔日的明星作派已减少大半,连张扬的耳钉都只剩了一个,而且还是隐在碎发中忽隐忽现的。
我在盛小凌的“收敛”里,忽然有了一种莫名其妙的紧张,像一个做了贼的人在被抓前的焦虑。我等着盛小凌爆发,将我写给萱的那首诗以同样的方式公之于众,让我也成为全校的“焦点新闻”。但是,我担心的一切却始终没有来。
一个月后,高考倒计时开始。盛小凌的凌点乐队被学校强行解散,我也不再给校报写诗,我们都做回一个只务正业的学生。不再找我写宣传的盛小凌,每日在专业和文化课间奔波,偶尔两个人迎面相遇,竟是可以装作陌生人。擦肩而过。但她眼里的一抹忧伤却还是在空气相撞的那一瞬间,倏然滑入我的心底,让我总是冲动地想要拦住她,说一声对不起。
这句对不起,在盛小凌的冷淡里到底没有说出来。后来有一天,我在校门口的宣传栏前碰到了盛小凌。宣传栏里有陈子潇大幅的照片,我对被保送的陈子潇充溢了浓浓的嫉妒。而当我装作漫不经心地去看盛小凌时,却发现她已经哭着挤出了人群。就是那一刻,我听见一旁的一个八卦女生说,她以为自己是谁呢,想借别人的情诗炒作自己,让这么优秀的陈子潇喜欢上她,也难怪陈子潇说她是一株月季花,假装带刺的玫瑰呢!
我终于知道,盛小凌突然沉默下去的原因,是因为她费尽了心机去暗恋的那个陈子潇,在心里对她这样吵闹不休的女孩子根本是不屑一顾的。而我,偏偏那么残忍地将这个结果用一首诗揭给盛小凌看。
某个热气渐退的傍晚,我在校园的宣传栏前又碰到盛小凌。校园里已经慢慢平息宁静,但被一场大雨打褪了色的喜报却依然挂在宣传栏里,向落榜的人张扬着一份浓烈的喜悦与幸福。我将那些熟悉的名字一个个看完,这才鼓足了勇气,低头看着自己的脚尖,说:“盛小凌,你要回来复读,我们还一个班吧。”
许久都没有回答。我在一阵燥热的沉默过后,看见盛小凌蹲下身去,大声地哭了。我在她的哭声里,手足无措。我不知道该如何去劝一个大哭的女孩子,我只是不断重复着一句话,我说,盛小凌,别哭,别哭……
可是哭或不哭,又有什么区别呢?我们仓惶的成长,与毕业一样,不管怎样地阻拦,终究还是要在这个夏日的傍晚,寂然地到来。
编 辑 苗 与
而另一个叫余小乐的男生则没有她这么幸运。差不多除了班里的同学,再没有几个人记得他余小乐是何许人也。甚至教了他一年的老师在路上碰到他红着脸打招呼,总会诧异地问一句:同学,你是哪个班的?而且他成绩平平,每次学校里开表扬大会,他都只有在下面鼓掌做观众的份儿。这还不算,许多女孩子还爱欺负他,有事没事都拿他来开涮,直到他的脸“白里透红,与众不同”了,这才放他一马。很不幸,我就是这个可怜的男生。
偏偏我与盛小凌是狭路相逢的冤家,家住在同一个小区;上学的时候,她总喜欢在小区门口等着我,当然不是好心要与我同行,而是要搞点恶作剧给我。
她还是个七品芝麻官——卫生小组长,而且宿命般地,不论座位怎样更换,我都难逃被她管辖且吆五喝六的命运。我那惟——点写作的特长,也很不幸地成了遭她“荼毒”的对象,动不动便“威胁”我说:快快给我们凌点乐队写个宣传稿子,拿到校广播台去吹嘘一番,如果写得效果差了,小心要你好看。你看,盛小凌就是这么野蛮;我永远不知道她下句话究竟会是怎样地“恶毒”。
我一直以为,我就这样活在盛小凌的欺压下,再也盼不到翻身做主人的那一天,却不曾想,原来有时候命运对我也算不上太过吝啬和不公。
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现盛小凌的秘密的,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我掌握到了盛小凌暗恋陈子潇的第一手资料。
陈子潇在我的眼里并不是个讨人喜欢的家伙。他自恃成绩优异、老师偏爱。就对谁都爱搭不理。甚至有一次他撞到了我连对不起也不说,就径直走开了。我瞥一眼他高傲的背影,忿忿道:有什么了不起呢。那些爱拿我开玩笑的女生总是说,余小乐,你要是有陈子潇的一半好,就不会如此苦命了。
我因此便把自己的“命苦”全部归根到陈子潇的身上。我发誓一定要让陈子潇出一次丑,为此我不惜花费一个月的时间对陈子潇进行了跟踪调查,让我吃惊的是。最终出来的结果不是陈子潇怎样“为富不仁”,而是盛小凌竟然暗恋上了陈子潇!
这个结论决不是为了“诬陷”盛小凌而子虛乌有地编造出来的。我在教室外的走廊里无数次地看到盛小凌在邻班的门口晃悠。目的显然不是为了模特一样练习猫步,而纯粹是因为正对门口的最后一排靠窗的位置上,坐着让她弹吉他时因为分神而严重走音的陈子潇。我还知道陈子潇的单车总是被无故放气,这当然是盛小凌的杰作,她因此可以假扮“美女”去救她心中的英雄。她还为了接近陈子潇而让一个不太合格的男生做了乐队的贝司手,只因为那个男生跟陈子潇是邻桌,盛小凌有无数的理由去找自己的贝司手研究工作,当然也就有了无数的理由接近冷若冰霜的陈子潇。
这样的证据,足够将盛小凌这个气焰嚣张的家伙打倒在地了——如果,她坚决不向我妥协的话。
盛小凌的手里握着一个对我极其不利的把柄。是一次她找我为乐队的演出炒作,我写完稿后抓起来就丢给了她,没想到竟把一首未发表的诗一块给了她。而那首诗虽然是我上课时的涂鸦之作,但题目却写着:送给3班的萱。盛小凌多么神通广大,她很快私下调查清楚了诗中萱的身份,知道这个文静却不失柔韧的女孩是学校的才女,常常在校报上发表文章,署名萱草;而每每她文宇的旁边,都会是我的大作。就是这份文字相邻的情谊让我对萱生出一种文字之外的依恋。尽管我从没有和她说过一句话,也没有给她写过一张纸条。但这并不妨碍我在日记里温柔地与她“交谈”。
我以为这样的心思永远都只有我一个人知道,却因为一个疏忽,而给自己引来了麻烦,而且成了盛小凌无休无止地将我当免费劳动力使用的致命把柄。所以,当她也有一个把柄被我紧紧握着,站在盛小凌的面前时,我几乎是得意忘形了。
我将如铁的证据一条条讲给盛小凌听。她起初还要抵赖,但当我说到给自行车无故放气的细节后,她整个人终于如我所希望的那样,扑哧一声瘪了下去。我在她黯淡的视线里潇洒地伸出手去,道:“等价交换,怎么样?”盛小凌有片刻的沉默,之后突然又恢复了昔日的骄傲气焰,白我一眼道:“我偏不给你怎么了?我还要把这首诗谱上曲子,帮你做一次免费宣传呢!你有本事也帮我宣传去啊,就怕没人相信你余小乐的话呢!
我的脸涨到铁青。但却是强压住了怒火,淡淡说道:好,盛小凌,那你就等着看吧。
我几乎是连夜炮制了一首梨花体的讽刺诗出来。情诗里并没有提及谁是那个招摇过市的吉他女王,谁又是总被美女营救的落难英雄,但当这首匿名诗贴在人来人往的广告栏上的时候,还是如一枚炮弹落入人群,不过是瞬间就闻到了浓烈的硝烟的味道。
消息传播的迅速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原本只是想吓唬一下盛小凌,知道她每天下午常在广告栏下等乐队的人来。我以为这首诗在她看到的当天就会被撕掉的;但当我在拐角处偷窥的时候,却发现盛小凌只是轻描淡写地看了一眼,便在周围人的议论里扭头走开了。而那首诗,也就这样被人嘻笑着看了一个星期,在一节晚自习后才悄无声息地没了踪迹。
没有人知道是谁撕掉的,这个问题也早已不再重要,因为,基本上全校的学生都知道,个性不羁的盛小凌暗恋上北大苗子陈子潇了。尽管当事的两个人对这条绯闻并没有作出任何的回应。
但我还是发现了盛小凌的变化。她再不会去隔壁班门口溜达,每次走过都是脚步匆忙,神情慌乱。她的自行车转移到了另一个车棚,车筐前用来做宣传的“凌点乐队主唱”的胶纸,不知何时也被撕了下来。走在路上,昔日的明星作派已减少大半,连张扬的耳钉都只剩了一个,而且还是隐在碎发中忽隐忽现的。
我在盛小凌的“收敛”里,忽然有了一种莫名其妙的紧张,像一个做了贼的人在被抓前的焦虑。我等着盛小凌爆发,将我写给萱的那首诗以同样的方式公之于众,让我也成为全校的“焦点新闻”。但是,我担心的一切却始终没有来。
一个月后,高考倒计时开始。盛小凌的凌点乐队被学校强行解散,我也不再给校报写诗,我们都做回一个只务正业的学生。不再找我写宣传的盛小凌,每日在专业和文化课间奔波,偶尔两个人迎面相遇,竟是可以装作陌生人。擦肩而过。但她眼里的一抹忧伤却还是在空气相撞的那一瞬间,倏然滑入我的心底,让我总是冲动地想要拦住她,说一声对不起。
这句对不起,在盛小凌的冷淡里到底没有说出来。后来有一天,我在校门口的宣传栏前碰到了盛小凌。宣传栏里有陈子潇大幅的照片,我对被保送的陈子潇充溢了浓浓的嫉妒。而当我装作漫不经心地去看盛小凌时,却发现她已经哭着挤出了人群。就是那一刻,我听见一旁的一个八卦女生说,她以为自己是谁呢,想借别人的情诗炒作自己,让这么优秀的陈子潇喜欢上她,也难怪陈子潇说她是一株月季花,假装带刺的玫瑰呢!
我终于知道,盛小凌突然沉默下去的原因,是因为她费尽了心机去暗恋的那个陈子潇,在心里对她这样吵闹不休的女孩子根本是不屑一顾的。而我,偏偏那么残忍地将这个结果用一首诗揭给盛小凌看。
某个热气渐退的傍晚,我在校园的宣传栏前又碰到盛小凌。校园里已经慢慢平息宁静,但被一场大雨打褪了色的喜报却依然挂在宣传栏里,向落榜的人张扬着一份浓烈的喜悦与幸福。我将那些熟悉的名字一个个看完,这才鼓足了勇气,低头看着自己的脚尖,说:“盛小凌,你要回来复读,我们还一个班吧。”
许久都没有回答。我在一阵燥热的沉默过后,看见盛小凌蹲下身去,大声地哭了。我在她的哭声里,手足无措。我不知道该如何去劝一个大哭的女孩子,我只是不断重复着一句话,我说,盛小凌,别哭,别哭……
可是哭或不哭,又有什么区别呢?我们仓惶的成长,与毕业一样,不管怎样地阻拦,终究还是要在这个夏日的傍晚,寂然地到来。
编 辑 苗 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