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分析多重耐药菌在临床的分布特征,探讨降低医院多重耐药菌发生率的护理防控措施。方法分析2010年7月—2013年6月9 376例多重耐药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制定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避免患者间交叉感染。结果神经外科(包括神经外科监护室)分离到的多重耐药菌最多,为1 640例,占全部多重耐药菌患者的17.5%;其次为神经内科和重症监护室,分别为1 507例(16.1%)和1 4
【机 构】
:
214002 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护理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多重耐药菌在临床的分布特征,探讨降低医院多重耐药菌发生率的护理防控措施。
方法分析2010年7月—2013年6月9 376例多重耐药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制定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避免患者间交叉感染。
结果神经外科(包括神经外科监护室)分离到的多重耐药菌最多,为1 640例,占全部多重耐药菌患者的17.5%;其次为神经内科和重症监护室,分别为1 507例(16.1%)和1 493例(15.9%)。9 376例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最常见,为1 930例(20.6%),其后依次为大肠埃希菌1 635例(17.4%)、鲍曼不动杆菌1 607例(17.1%)、肺炎克雷伯菌1 504例(16.0%)、铜绿假单胞菌1 103例(11.8%)。
结论完善护理的标准作业程序,充分发挥护理感控网络对护理人员的监督管理,重视对护理人员的预警,是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关键。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BSCCE)的临床病例特点、诊治方法、分子病理学机制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江南大学附属医院2014—2017年收治的11例BSCCE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生存随访资料。结果11例BSCCE患者中男8例,女3例,年龄57~79岁,平均68.5岁;食管上段1例,中段9例,下段1例;11例患者均为中低分化,且绝大多数患者Ki-67指数较高(Ki-67>80%)。至随访截止日期
目的比较分析不通电冷圈套器切除(CPS)与传统热圈套器切除(HSP)治疗结直肠4~9 mm息肉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结肠镜检查发现直径4~9 mm息肉的36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CSP组192例(267枚)与HSP组173例(225枚),分别采用CSP与HSP切除息肉。比较两组患者结肠息肉的组织学完整切除率、标本回
目的探讨改良肺部感染控制窗指导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于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气管插管和机械辅助通气治疗,观察组给予改良肺部感染控制窗指导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住院时间、总机械通气时
目的通过对妇产科护士睡眠质量的调查,了解妇产科护士的睡眠状态,为提高护士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护理工作信息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在专人指导下采用整体抽样法对2012年8月1—30日在职的妇产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妇产科护士睡眠障碍的发生率高达62.71%。睡眠障碍组的主观睡眠质量(1.65±0.67)分、入睡时间(3.68±1.60)分
目的探讨传染病医院医护人员锐器伤的危险因素及对心理焦虑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某传染病专科医院2008—2012年临床医生、护士发生医疗锐器伤资料,分析锐器伤危险因素和对医护人员心理焦虑状态的影响。结果护士5年累积锐器伤暴露率为35.8%(43/120),高于医生组的12.7%(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7,P<0.01);医生组SAS得分为(49.7±11.3)分,高于护士组的(45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手术室院内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3年8—11月在手术室组建立品管圈,选定主题,在现状分析的前提下,确立目标,拟定并实施相应的对策,比较实施前后快速手消毒剂使用不规范行为的发生情况,并采用自制的问卷对本次品管圈所产生的无形结果进行评价。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每8天平均不规范例数为(21.6±12.52)次,与实施前(56.8±28.42)次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目的分析中文版围产期悲伤量表(PGS)在不良妊娠孕妇中应用的信效度。方法经过原量表的翻译、回译及文化调适后制订中文版PGS,选取170例不良妊娠孕妇为样本一,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另选取110例不良妊娠孕妇为样本二,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及信度分析。结果除第5条(我需要与人谈论宝宝)外,其余32个条目与总量表的相关系数均较高(r=0.307~0.659)。探索性因子分析表示,提取的2个因子累积
目的探讨质控前移临床的前瞻性质量管理模式在静脉留置针应用及维护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某院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的12个住院病区,建立三级护理质控管理体系,由责任护士-责任组长-护士长组成三级质控网络,在静疗小组专业指导下进行静脉留置针应用及维护质量持续改进(QC)。比较QC活动前后输液工具应用情况和留置针维护情况。结果QC活动后钢针的使用率由53.6%下降至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目的探讨产科临床护理路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妊娠期糖尿病孕妇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产科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指导和管理,对照组则采用常规产科护理方法,比较两组孕妇健康教育达标、出院回访率与满意度、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母乳喂养、血糖控制等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为(4.61±0.43)mmol/L,餐前30 min血糖为(4.21±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