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分析湖南地区儿童泌尿系结石成分及尿路结石形成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7月至2019年7月间湖南省儿童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518例泌尿系结石患儿作为研究组,分析结石化学成分;取同期在本院进行疫苗接种的健康儿童1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尿液成分,对相关变量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518例结石样本中,检出率最高的三种结石成分分别为草酸钙类占75.48%(391/518)
【机 构】
:
湖南省儿童医院泌尿外科,长沙 410007,湖南省儿童医院泌尿外科,长沙 410007,湖南省儿童医院泌尿外科,长沙 410007,湖南省儿童医院泌尿外科,长沙 41000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湖南地区儿童泌尿系结石成分及尿路结石形成的影响因素。
方法收集2015年7月至2019年7月间湖南省儿童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518例泌尿系结石患儿作为研究组,分析结石化学成分;取同期在本院进行疫苗接种的健康儿童1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尿液成分,对相关变量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518例结石样本中,检出率最高的三种结石成分分别为草酸钙类占75.48%(391/518)、胱氨酸类占8.49%(44/518)、结石尿酸类占5.02%(26/518)。研究组尿液中钙、磷、镁、尿酸、草酸、胱氨酸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枸橼酸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间营养情况、日饮水量、饮用水水质偏硬、日运动量偏少、相对高温环境、遗传因素、父母文化程度的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日饮水量较少、饮用水水质偏硬、日运动量偏少、相对高温环境、遗传因素、父母学历较低是本院泌尿科收治患儿泌尿系结石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本地区泌尿系结石患儿的结石化学成分以草酸钙类结石为主,发病主要受日饮水量较少、饮用水水质偏硬、日运动量偏少、相对高温环境、遗传因素、父母学历较低等因素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报道本院1例肾上腺皮质腺癌(ACC)引起的库欣综合征(CS)病例,并探讨此类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本院的1例由ACC引起的C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手术成功,术后相关检查支持皮质醇异常分泌来源于ACC。结论ACC是一种罕见的肾上腺恶性肿瘤,而由ACC引起的CS则更为罕见。ACC引起的CS,虽然有其特征性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但确诊主要靠病理
目的比较腹膜透析与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效果及对血清脂蛋白(a)[Lp(a)]、血肌酐(Scr)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进行透析治疗的CRF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膜透析组和连续性血液透析组,腹膜透析组患者接受双联腹膜透析治疗,连续性血液透析组患者接受连续性血液透析治疗。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血清炎性因子和血清Lp(a)水平。
目的分析腹腔镜辅助Bianchi术治疗小儿低位隐睾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本院治疗的小儿低位隐睾患者94例,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辅助Bianchi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Bianchi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住院时间、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睾丸下降成功率高于对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联合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肾性贫血和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50例CRF患者,对照组给予MHD治疗,观察组给予MHD联合HP治疗,各75例。对比两组的肾功能、肾性贫血指标、微炎症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Scr、BUN、血清CRP、IL-6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其血白蛋白、Hb、H
目的探讨右颈内静脉置管操作时导管异位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通过回顾1例右侧颈内静脉带涤纶套双腔导管穿透上腔静脉血管壁误入纵隔腔的患者诊疗情况及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通过全胸片、DSA介入造影等检查,明确患者右侧颈内静脉带涤纶套双腔导管穿透上腔静脉血管壁误入纵隔腔。结论使用超声、全胸片、DSA血管造影等检查辅助深静脉置管,可有效提高置管成功率,降低导管异位等并发症。
IgA肾病(IgAN)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导致尿毒症最常见病因。IgAN以IgA或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区及毛细血管袢为病理特征,研究表明低糖基化的多聚IgA1(Gd-IgA1)被称为"致肾病IgA",是IgAN的关键致病因子,但迄今为止机制尚不清楚。最新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在IgAN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肠道菌群在IgA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男性勃起功能障碍(ED)是指持续或者反复不能获得或维持足够的阴茎勃起来完成满意性交活动的现象。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到2025年,全世界ED患病者将达到3.22亿例。目前ED治疗方法包括传统治疗方式和新兴治疗方式,而干细胞疗法是新兴治疗方式中最受关注的一种。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磁学性能、表面易功能化、良好的生物学相容性等特点,在生物医学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对纳米材料与干细胞在ED中的联合应用作一综述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发展成为神经内分泌性前列腺癌的关键基因。方法从cBioPortal数据库下载前列腺癌的转录本测序数据,使用R语言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明确癌症类型相关性最高的基因集。对该基因集进行基因本体论(GO)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明确该群基因和细胞周期及细胞分裂的相关性。再利用STRING数据库计算该基
目的探讨自我清洁间歇导尿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在本院泌尿外科就诊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120例,按照导尿方式不同分为膀胱穿刺造瘘组、留置导尿组及自我清洁间歇导尿组,每组40例。对三组患者尿路感染、膀胱容量、残余尿量、自主排尿量及生活自理能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2、4和6周后,膀胱穿刺造瘘组及留置导尿组的尿道感染发生率、膀胱容量、自主排尿量均高于自我清洁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血液透析治疗马蜂蜇伤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就诊于本院的50例马蜂蛰伤并发MODS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实施血液灌流联合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实施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液透析治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ICU)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