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口尝梨知酸甜 亲身下水知深浅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37530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与同事谈及如何指导学生写作文时,我说到用范文引导时,他们个个不以为然,认为范文束缚孩子的思维,制约孩子的创造。如果用范文引导,学生写出的作文一个模式,内容大致相仿,缺乏新意,别说做不到百花齐放,连学生自己基本的想法也都扼杀了。可是我在作文教学中,经常采用读范文或写“下水”作文的引导方法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认为 教师亲自“下水”,与学生一同游水,嬉水,能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无形中克服了学生写作文的畏难心理,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还为他们的习作提供了范例。
  相反,如果教师只仅仅要求学生去写,去练,而自己却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监考官、巡察员,无形中会给学生一种压力,认为作文很难。如果作为教师,既指导学生学习写作,又亲自写出和学生同命题的作文,那么,学生就会有一种亲切感、亲近感,觉得老师和我们一样,那种“我给你写”的被动、抵触情绪就会不知不觉地消失,同时会以愉快、自愿的心情投入到写作训练中去。记得在学完《地震中的父与子》后,课后针对本组训练,要求学生写一件事表现父母的爱,同时对人物进行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不少学生对作文素材先犯难了,写什么呢?我们的父母都太普通,在生活中就没有像课文中描写的那位父亲所做的那样震撼人心的事。刚开始我也多方引导,就是有些同学写不出来,个别学生勉强写了,也是内容干瘪,读起来索然无味。于是我自己就写了在生活中,我的母亲关心理解我的一件小事,当我把这篇“下水”作文读给学生后,还没来得及讲评,学生就纷纷说出了在生活中父母关爱自己的一些事情来:有的说自己上一年级的时候,父亲曾背着她上学;有的说自己的妈妈曾经在夜深人静的严冬晚上,替自己织毛衣,掖被角;有的说自己的父母曾经带着自己去吃肯德基,而他们却舍不得吃一口……趁机我又说了我在文中对母亲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学生们纷纷发言事情虽小但很感人,于是自己提笔去写。写出的文章不仅事件真,内容新,而且很感人,表现手法也得到了运用,水到渠成的达到了训练的要求。
  当然,提供范文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习作文技巧和语言,并激发学生创造情趣。我们不可能是作家,而且作文只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部分,所以并不能苛求语文老师一定要写得一手好作文。相反有时把自己的拙劣作文展示给学生,还会克服学作文时的畏难心理,满足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学生会觉得连老师也有写不好的时候,我怕啥,我也试一试。就在一试两试中,学生不自觉的学会了写作,养成了乐于习作的习惯,达到了作文教学的目的。
  同时,教师写“下水”文一方面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能避免教学中的许多误区(如最常见的命题作文,命题往往脱离学生的生活)。另一方面,所谓“实践出真知”,老师只有自己动手,写下水文,才能真切地体会到这次作文哪些地方需要指导,该怎样指导,才会恰如其分的评价学生作文。如果一个作文题目连老师自己也写不出,他就可以宽容学生的习作,也可以学习学生作文中的精彩;如果一个题目老师自己写得很好,那讲授时就有了依据,学生也有了学习的方向。
  除了和同学一起,写同一内容、同一体裁的作文,教师还可用笔和同学一一进行对话、谈心。学生把最想说的话写给老师,老师把最想说的话写给学生。这既是学生练笔,教师”下水“,又是师生心灵的对话。其作用,对学生来说,不仅是学作文,而且是学做人;对老师来说,不仅指导了学生学习语文,而且可以从中向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学习,做到相互沟通,教学相长。记得在一次上课时,我班有一名学生,总是坐不住,逮住机会总想捉弄老师同学。终于他的举动惹恼了我,我生气了,当众批评了他。课后觉得自己的做法有点欠妥,就主动写了一篇习作以《我们班的……》为题。当我把这篇习作读给全班同学时,这个同学立即认识到他的错误,课后不长时间就写了一篇言辞恳切的自命题习作《老师我错了》,亲自送到了我的办公室。读后我感到很欣慰,既从思想上教育了学生,又让学生不自觉地进行了一次作文训练,从教书育人的角度上来说,起到了“一箭双雕”的育人效果。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采用重言传,更重身教的教学方法,能较好地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从思想上减轻怕作文的负担,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不断增强写作能力。也就是说“只有胸中充满情意,文思才能汨汨如泉,笔下才能洋洋洒洒……”
其他文献
【摘 要】 教育离不开情感的渗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离不开情感的教育。本文主要论述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必要性和探讨了如何在该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具有先天优势。  【关键词】 情感 情感教育 初中思想政治 知行统一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只能养成伪君子的枯燥无味的语言。”学生的情感,最大的特点是直觉性与不稳定性,他们
期刊
【摘 要】 汉字,是一种文化。在汉字学家的眼中,一个汉字就是一个美丽的文化故事,有汉字组成的汉语系统更是一个灿烂的文化宝库。因此,学习汉字就不应该仅仅是单纯的识字了。《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方面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对学习有深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识字教学 有效性    以往的识字教学中,教师枯燥无味的反复重复“点横竖撇捺”,不仅学生学得吃力,还经常会有老师诉苦:好
期刊
【摘 要】根据学习的内在品质,接受理论等让孩子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收效较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自主 合作 探究    根据课程标准规定,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这是语文课程改革的突破口。  1 自主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是根据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近十年来,在美国兴起的建构
期刊
【摘 要】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数学教学的全程中都要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然而,这一环节也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一环。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教育呢?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德育教育 方法    德育教学在学校教育中占首要地位,这是无可非议的,但在大多数老师中则认为德育只是在思想品德课、语文课的教学中进行,寓德于教,或在班队课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是天
期刊
【摘 要】 在英语教学中,从教师传授知识到学生接受知识,总是伴随着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的过程。这两者紧密联系,相互统一,相互促进。通过探析英语教学中情感态度的内涵及特征,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浅论了如何加强师生情感交流,协调师生情感,并通过情感这一重要的教学手段来促进和优化初中英语教学,即如何以情促教。  【关键词】 初中英语 课堂教学 情感教育 以情促教    1 情感教育的理论基础及依据 
期刊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汉字作为语言的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我们要结合教材,联系生活,积极探索识字方法,大力拓宽识字渠道,为学生识字提供广阔的空间。  1 课内识字  毫无疑问,课堂教学,是孩子们学习汉字最主要的阵地。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一、二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占小学六年识字总量的百分之五十还多”。可以看出,低年级
期刊
初中数学是较为枯燥的一门学科,历来是许多同学最惧怕、最头痛的一门课程。在素质教育改革的今天,如何才能消除同学们“怕”的心理,增强同学们对数学的兴趣,使其喜欢数学课,想上数学课,乃至热爱数学呢?就本人十几年的教学实践,认为数学课堂教学应抓好以下“三注意”。  1 “注意”课题的导入  1.1 悬念法。悬念能够引起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刨根问底的急切心情,在探究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教师发出的信息
期刊
【摘 要】 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得可持续的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音乐课堂教学越来越生动,越来越丰富,教学手段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不断拓展,音乐课堂气氛宽松而和谐。然而静下心来思考,也难免会有疑问产生。音乐课堂上老师带给学生的究竟是什么?看似丰富多变的教学活动中蕴涵的教学有效性有多少?如何在课堂45分钟里有效地组织好课堂教学,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
期刊
【摘 要】 青岛市初中物理学科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并且创立了几百种(个)具有青岛特色的不同层次的课堂教学模式,出版了《小循环多反馈教学法》、《透镜式教学法》、《科学哲学与物理探究建模》、《中国古代科学家方法与物理探究建模》等多部教学模式方面的专著。现将青岛市初中物理学科比较成熟的“四层次新授课教学模式体系”介绍给大家,希望能为广大物理教师设计课堂教学提供一种快速、实用的新工具。
期刊
【摘 要】阅读是人类社会中的一项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和认知世界的重要途径。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必须注意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数学阅读教学的实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准确把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  【关键词】数学语言 数学阅读 阅读能力    从教二十年,听了许多名师的示范课,看过不少优质课的教学录像,常常看到学生的书始终没有打开过。有的甚至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