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汽车制动系统零部件多,范围较广,结构又比较复杂,某一部位稍微有点问题,在使用中就会出现毛病。该系统常见的疑难杂症也较多,如果观察不细致,分析不周全,操作检验不规范,要想排除故障是比较困难的。汽车的制动性能是其最主要的性能之一,它直接关系到运输效率和成本以及行车安全,因此汽车具有良好的制动性能是至关重要的。汽车制动系统在各种复杂条件下使用,如环境温度的变化、天气条件的影响和复杂路段的运用等,产生故障的因素自然也多种多样,准确地分析和研究疑难故障的成因,是诊断故障所必须具备的。
【关键词】制动系统;故障;密封;漏油;漏气;磨损
1.制动系统故障的复杂性
有的车辆空压机气压升到一定高度(如340kpa)就再也升不上去了,多数修理人员会在空压机上翻来复去地查找问题,实际上空压机和气压表指针都正常,问题往往出在制动管路上。通常是空压机到储气筒的管路靠近大梁的管子被磨穿,因发动机工作时噪声较大,此处漏气不易被听见,等发动机熄火后又找不到漏气的部位(储气筒处装有单向阀,所以漏气处不易找到)。像这样的小毛病,往往会成为排除制动系统故障的老大难问题。
如一辆宇康井场加药车,在使用中发现制动系统每隔几天就需要对制动油路排放一次空气,否则就会制动不良。该故障主要是由于制动装置密封部位存在漏油现象。经检查,原来是总泵的尼龙接头渗油,驾驶员对其进行紧固后,漏油排除。但因接头拧得过紧,致使尼龙接头上的油孔被压扁,又引起了新的人为故障。当制动踏板上的作用力突然解除后,旁通孔未开之前,总泵主腔内产生一定的真空度,如果总泵尼龙接头的油孔被压扁,孔的流通截面变小,油液流动阻力增大,致使储油罐的制动油不能及时进入主腔补偿,外界空气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推开总泵活塞橡胶密封圈周边进入系统内。随着制动释放次数的增加,越来越多的空气侵入油路系统,影响了制动时液压力的正常传递。可见,人为故障有很大的隐蔽性,在排除故障时又往往易被忽略。
2.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有些驾修人员觉得载货汽车的前轮制动跑偏故障是比较难解决的,其实该故障除了车辆本身的技术状况因素外,还与其调试方法有关,如增大摩擦片间隙,增长推杆行程等。在做一般减速制动时,制动力也相应增大,将调整臂蜗杆轴松动2-6个牙,会有很明显的效果,即将制动不足的一侧,推杆松长或将距离偏的一侧推杆缩短,使左、右前轮制动力平衡。不可随意扳动支承销,以免破坏摩擦片原有的良好接触状态。必要时按照标准采用左、右前轮统一调整的方法,即可消除故障。掌握了这个原理,调试制动系统就会得心应手。
排除制动系统疑难故障,首先要有科学的态度,善于分析和总结经验教训,其次还应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摩擦片与制动鼓的接触面积;二是容易被人忽视的问题。从理论上讲,制动鼓与摩擦片的接触磨损面积越大越好,中部磨损较快,两端磨损较慢,在实际运用中也能体会到这一点。接触面积不仅要大,而且中部要求接觸更好。在一些进口车中,摩擦片都做成中间厚两头薄的形状,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在排除疑难故障时,要充分考虑到制动鼓与摩擦片的接触问题。
3.排除制动系统故障时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3.1左、右车轮制动鼓直径是否相等,相差是否过大。
3.2左、右车轮制动鼓摩擦片的质量是否相同,是否匹配,摩擦系数是否相等,厚度是否均匀、相同。
3.3左、右车轮制动鼓蹄是否变形,偏摆角是否相等(制动鼓尺寸不等,凸轮端磨损不均,厚度不等均会造成摆角的不等)。
3.4制动踏板是否松动或有凸起。
3.5支承销座孔是否磨损,凸轮轴和制动臂是否同心。
3.6制动鼓摆差是否过大。
3.7前轴左、右轮转向节主销内倾角或车轮外倾角是否相等。
3.8车架是否扭曲、变形。
3.9车轮质量是否相等。
3.10左、右制动室膜片厚度是否相等,回位弹簧力规格是否相等,蹄片有无粘油等。
3.11气压调节阀皮膜是否破损,弹簧是否断裂,连接管路是否漏气,进、气阀是否松动,阀门是否关闭不严。
3.12空气压缩机缸套、活塞环是否磨损过限,气门是否关闭不严,安装不良。
3.13制动分泵皮膜是否老化变形,车身是否存在质量问题。
3.14贮气简单向阀是否卡滞失灵。
3.15高压管路与其它部件是否摩擦破损或有裂纹。
3.16手制动杆是否忘记放松或没松彻底,导致手制动鼓磨损起槽,表面焦化,片鼓间隙过大,铆钉外漏,油封漏油。
上述部位技术状况不良,都有可能产生制动系统疑难故障。疑难故障实际上是一些不被人重视的小毛病在作怪,有时是多种毛病的综合反映,当你找到这些毛病后,问题就会迎刃面解。排除任何故障都是如此,必须知道该系统的来龙支脉,对综合故障的排除要有冷静的头脑,善于全面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迅速而准确地排除故障。■
【参考文献】
[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人事劳资部编.汽车驾驶员.石油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制动系统;故障;密封;漏油;漏气;磨损
1.制动系统故障的复杂性
有的车辆空压机气压升到一定高度(如340kpa)就再也升不上去了,多数修理人员会在空压机上翻来复去地查找问题,实际上空压机和气压表指针都正常,问题往往出在制动管路上。通常是空压机到储气筒的管路靠近大梁的管子被磨穿,因发动机工作时噪声较大,此处漏气不易被听见,等发动机熄火后又找不到漏气的部位(储气筒处装有单向阀,所以漏气处不易找到)。像这样的小毛病,往往会成为排除制动系统故障的老大难问题。
如一辆宇康井场加药车,在使用中发现制动系统每隔几天就需要对制动油路排放一次空气,否则就会制动不良。该故障主要是由于制动装置密封部位存在漏油现象。经检查,原来是总泵的尼龙接头渗油,驾驶员对其进行紧固后,漏油排除。但因接头拧得过紧,致使尼龙接头上的油孔被压扁,又引起了新的人为故障。当制动踏板上的作用力突然解除后,旁通孔未开之前,总泵主腔内产生一定的真空度,如果总泵尼龙接头的油孔被压扁,孔的流通截面变小,油液流动阻力增大,致使储油罐的制动油不能及时进入主腔补偿,外界空气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推开总泵活塞橡胶密封圈周边进入系统内。随着制动释放次数的增加,越来越多的空气侵入油路系统,影响了制动时液压力的正常传递。可见,人为故障有很大的隐蔽性,在排除故障时又往往易被忽略。
2.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有些驾修人员觉得载货汽车的前轮制动跑偏故障是比较难解决的,其实该故障除了车辆本身的技术状况因素外,还与其调试方法有关,如增大摩擦片间隙,增长推杆行程等。在做一般减速制动时,制动力也相应增大,将调整臂蜗杆轴松动2-6个牙,会有很明显的效果,即将制动不足的一侧,推杆松长或将距离偏的一侧推杆缩短,使左、右前轮制动力平衡。不可随意扳动支承销,以免破坏摩擦片原有的良好接触状态。必要时按照标准采用左、右前轮统一调整的方法,即可消除故障。掌握了这个原理,调试制动系统就会得心应手。
排除制动系统疑难故障,首先要有科学的态度,善于分析和总结经验教训,其次还应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摩擦片与制动鼓的接触面积;二是容易被人忽视的问题。从理论上讲,制动鼓与摩擦片的接触磨损面积越大越好,中部磨损较快,两端磨损较慢,在实际运用中也能体会到这一点。接触面积不仅要大,而且中部要求接觸更好。在一些进口车中,摩擦片都做成中间厚两头薄的形状,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在排除疑难故障时,要充分考虑到制动鼓与摩擦片的接触问题。
3.排除制动系统故障时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3.1左、右车轮制动鼓直径是否相等,相差是否过大。
3.2左、右车轮制动鼓摩擦片的质量是否相同,是否匹配,摩擦系数是否相等,厚度是否均匀、相同。
3.3左、右车轮制动鼓蹄是否变形,偏摆角是否相等(制动鼓尺寸不等,凸轮端磨损不均,厚度不等均会造成摆角的不等)。
3.4制动踏板是否松动或有凸起。
3.5支承销座孔是否磨损,凸轮轴和制动臂是否同心。
3.6制动鼓摆差是否过大。
3.7前轴左、右轮转向节主销内倾角或车轮外倾角是否相等。
3.8车架是否扭曲、变形。
3.9车轮质量是否相等。
3.10左、右制动室膜片厚度是否相等,回位弹簧力规格是否相等,蹄片有无粘油等。
3.11气压调节阀皮膜是否破损,弹簧是否断裂,连接管路是否漏气,进、气阀是否松动,阀门是否关闭不严。
3.12空气压缩机缸套、活塞环是否磨损过限,气门是否关闭不严,安装不良。
3.13制动分泵皮膜是否老化变形,车身是否存在质量问题。
3.14贮气简单向阀是否卡滞失灵。
3.15高压管路与其它部件是否摩擦破损或有裂纹。
3.16手制动杆是否忘记放松或没松彻底,导致手制动鼓磨损起槽,表面焦化,片鼓间隙过大,铆钉外漏,油封漏油。
上述部位技术状况不良,都有可能产生制动系统疑难故障。疑难故障实际上是一些不被人重视的小毛病在作怪,有时是多种毛病的综合反映,当你找到这些毛病后,问题就会迎刃面解。排除任何故障都是如此,必须知道该系统的来龙支脉,对综合故障的排除要有冷静的头脑,善于全面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迅速而准确地排除故障。■
【参考文献】
[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人事劳资部编.汽车驾驶员.石油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