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有根?

来源 :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qimeng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之一、1962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弗朗西斯·克里克在2003年2月又有了惊人之作。据英国媒体今年3月报道说,克里克在著名的《自然-神经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和他的研究小组通过大量实验已经发现了人类的“灵魂细胞”。克里克称,人的意识(也被俗称为“灵魂”)不是先天就有,而是由大脑中一小组神经元产生和控制的。
  《星期日泰晤士报》这样报道克里克的论点:“这是我们第一次在哲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等领域将神经元和意识产生完美地联系在一起。研究显示,人类意识仅仅只由大脑中一小组神经元来表达,说得更精确一点,这组神经元位于大脑皮层后部到前沿的一小块地区。”
  具体地说,这一小块地区,就是“扣带前回”区。现在人们发现,人的大脑里的这一小块区域,作用极端重要,它控制着我们的意识,或者说,灵魂。
  
  离开肉体的灵魂是神话?
  在罗马天主教的教义里,对“灵魂”的解释是:“离开躯体却具有理智和自由意志的活的生物体。”对于信仰宗教的人来说,叫做灵魂的东西,是可以脱离肉体而独立存在的。
  在古代,这种说法是人人皆信,但是到了近代科学兴起以后,人们,特别是受过现代高等教育的人们,开始渐渐倾向于认为,所谓离开肉体而存在的灵魂,基本只是个神话。到今天如果你说“人死了以后会变成鬼”,那么别人一定认为你这个人既愚昧又迷信。
  但是到了今天,如果你去问一个科学家,“意识到底是什么?”却很难得到一个确定的定义。
  这个问题好像应该由心理学家来回答,然而今天除了某些认知心理学家,大多数心理学家都回避这一问题。
  克里克也认为现在为意识来下精确的定义为时过早。他觉得,现在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更多的只是一种泛泛的哲学争论,而他想做的,是用新的实验来探索这个问题,也就是从现代神经科学方面来取得突破。
  
  来自意识最深层的顿悟
  如果我们觉得解释意识是个太抽象的问题,那么不如去看一看对意识中的一种现象 “顿悟”的研究进展。因为顿悟这件事,人人都经历过。
  当我们对一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突然脑子里灵光一现,或是在梦境中出现奇异提示,答案蓦然出现。我们也常把顿悟叫成“灵感”,或干脆叫成一休小和尚经历的“棒喝”。人类思维中存在的“顿悟”现象也曾经被看成是最不可思议的大脑活动。
  巧合的是,几乎与克里克这篇论文发表的同一时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罗跃嘉、罗劲带领的研究小组通过一系列“猜谜”实验,发现“顿悟”这一大脑活动也发生在“扣带前回”区域。
  这是罗跃嘉等科学家做思维实验所用到的两个谜语:
  A、因为加入了粉末,所以咖啡变甜了。为什么?
  B、你打死了它,却流了你自己的血,为什么?
  


  对于谜语A,人们可能很容易就想到答案:因为加入的粉末是糖;而对于谜语B,一般人可能要思考一段时间,然后可能突然会得到答案:你打死的是咬过你的蚊子,或者你根本想不出答案。
  谜语B是一个“脑筋急转弯”题目,从已给的信息字面上是得不到答案的,一定要突破思维定式。这里需要的不是合乎逻辑的计算性思维,用一般推理思维是得不到答案的。而一旦突破思维定式,你就会在瞬间得到答案。这种思维定势的突破,就类似于佛教禅宗所说的“顿悟”。
  令人吃惊的是,科学家们发现,当你得到A、B两个谜语答案时,你大脑的主要神经活动竟然分别发生在两个不同区域!也就是说,当你用一般的计算性思维考虑问题时,和用突破思维定式得到“顿悟”时,用的是大脑中两块不同的地方。
  “我们的猜谜实验同时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和脑电波记录两种技术进行测试,其中磁共振测试在日本完成,脑电波实验在中国完成。两种测试得到了同样的结果。”罗跃嘉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研究发现,当突破思维定式而找到答案的“顿悟”现象发生时,“扣带前回”区域的神经活动异常强烈。
  他们的实验结果已经整理成英文论文,准备投给某国际知名学术刊物。
  “从某种角度上说,我们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克里克的猜测性论断。”罗跃嘉说。再早些时候,曾经有科学家猜想,“顿悟”可能来自于人类意识的最深层次。
  当你总是被难题卡住时,是不是敲敲你的“扣带前回”区,好多敲出点“顿悟”?
  
  “濒死体验”还无从解释
  还有一种奇特的人类的意识现象,至今仍无法解释,就是所谓的灵魂出窍,或是“濒死体验”。许多经历过“起死回生”过程的人,常常会有一种类似的描述,说到他们的灵魂跳出身体之外,看到许多人围在自己的身体旁忙碌的情景,或是一瞬间看到许多已故去的亲人。
  在生命一度垂危的患者中,约10%有过灵魂出窍体验,在偏头痛、癫痫和中风症患者中,这一比例更高,科学家一直无法为该现象提供科学证据。
  到了2001年,瑞士科学家宣布他们发现了类似灵魂出窍的“体外体验”之谜,这种奇特的体验与大脑中掌管空间认知的区域有关。当科学家用电极刺激一名女性癫痫症患者的大脑时,该名妇女形容她感觉好像离开了自己的身体,漂浮在空中。这种灵魂出窍现象,是日内瓦和洛桑大学医院的奥拉夫·布兰克的研究小组,通过刺激右脑皮层中一个叫“角回”的区域产生的,这一区域控制人的空间认知能力。通过刺激特定大脑区域,瑞士研究者使一位40岁的患者3次体验灵魂出窍,每次持续时间约2秒钟。
  所以现在科学家们猜想大脑“角回”区域负责匹配躯体的视觉和感觉信息,创造两者的平衡,从而综合形成大脑对身体的理解。当视觉和躯体感觉信息失去联系时,就会产生灵魂出窍体验。
  但布兰克无法肯定,为什么垂死的人会体验灵魂出窍,他猜测也许与大脑特定区域的缺氧、信息联系或功能中断有关。
  


  几乎在同一时间,另一项称为“濒死体验”的研究也有了“初步结论”。荷兰、英国的科学家各自独立对数千名被宣布临床死亡而后又活过来的病人进行研究,发现“在大脑死亡,即临床死亡的情况下,人的思维意识仍然存在”。
  临床死亡,即人的心脏停止跳动,脉搏为零,呼吸和大脑活动都已停止。但研究却发现,上述病人当中12%的人都表示他们在这种情况下仍然有清晰的思维意识,而且还看到了一些景象。一些病人还称他们感到自己的灵魂已经脱离了身体独立存在。“自己当时有清醒的意识,能够记忆、思考、推理,还能四处游荡,和别人交流。”
  这是不是真的就“证实了灵魂的存在”以及所谓“灵魂转世的说法不无道理”呢?
  “英国科学家将研究成果发表在了《复活》杂志上,但《复活》杂志并不是一本严肃、权威的科学刊物。”罗跃嘉说。“人脑中的神经活动表现为电磁波的变化,就像心脏停止跳动,心电波成为一条直线一样,脑电波是诊断脑死亡最客观的生理指标。脑电波为零,从一般道理上说,意识应当不会存在。但由于‘自我感知’的主观性,目前的科学手段也还没有办法检测它是不是真的不存在了。”罗跃嘉认为,简单地从濒死而复活者口中了解其濒死感受,可能更具有新闻性而不是科学性。
  当一个人在进入深睡眠状态时,有没有意识?罗跃嘉说:有意识。这时做脑电波测试是有脑电信号的。给它一个声或光的刺激,它会立时做出反应。有趣的是,这时往往放鞭炮他也会没反应,但叫他名字他会醒来,这说明他不但有意识,他还在进行选择性反应。
  在另一种极端的状态下修炼得非常深的老和尚进入“入定”这样一种无物无我的境界,对外界一切都没有反应时,他还有意识吗?罗说,这个实验我实在没法做,但我猜想他会有意识,他应该还是有脑电波的。
  “清醒与意识也是两个概念。对于清醒的研究,现代科学已经比较深入了。也有科学家把狭义的意识(即自我感知)归结为记忆和想象。但这都是不完全的,不能完全来概括意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唐世明博士说。
  对于意识研究,还有太多的谜没有解开。比如说,一些植物人,从脑电波测试上看已经失去了意识,但在他的亲人千呼万唤之后,他却又奇迹般地醒来而恢复正常,现在的科学难以解释。
  如果记录临死时的脑电波,并提取出其中的心理成分,可能有助于揭开意识离开人体之谜。但这都需要克服伦理观念和实验技术的双重障碍。
  
  
  测测你的“顿悟”水平
  
  ● 只动1根火柴,使等式成立
  ● 只动4根火柴,使这一大一小两个正方形变成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
  ● 用4根火柴,组成一个“田”字(不允许折断火柴)
  ● 有十箱手表,每箱100块。其中只有1箱是真瑞士表,每块重100克;另9箱假表每块重90克。现在给你一架天平,要求只用一次称量就找出那箱真表。你怎么称?
  ● 小王今天从A地走到B地,早上8点从A地出发,晚上8点到达B地(不一定匀速);明天他从B地沿同一条路线返回A地,也是从早上8点走到晚上8点。现在请你证明:无论小王怎样忽快忽慢地走,或者不合理地分配路上的时间,这条路上必有一点,他今、明两天在同一时刻从这儿走过(比方说,今天、明天他都在下午1点10分走过这点)。
其他文献
印度海军现有9艘基洛级潜艇,其中2艘目前正在圣彼德堡造船厂进行包括装备俄罗斯的新型反舰导弹3M-54E1在内的改造工程。该造船厂为印度建造的第10艘潜艇也正在建造中。据说该
【习惯一】做事有计划  做事有计划的人才会赢得信任。  有些孩子每到期末复习就一团乱麻,做作业时总是被别的事情打乱,早晨起床上学常常找不到袜子,零用钱花不到月底就一分不剩……您的孩子会被这样的问题困扰吗?您知道怎样才能让孩子避免这些麻烦吗?  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孩子学会做事有计划,即对自己要做的事情有具体的时间规定,有准备、有措施、有安排、有步骤。做事有计划,不仅能帮助孩子有条不紊地照料自己的生活,
法国作家拉封丹曾写过一则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
目的应用全脑血管造影技术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方法2007年-2009年收治TIA患者17例,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观察患者颈动脉
本文分析了一种开环燃料流量调节系统,指出该系统某些不够合理的方面,并对解决问题的技术途径作了探讨,认为采用闭环调节系统或开环压强调节系统对鱼雷热动力装置功率进行控
儿童好奇心强是众所周知的,对什么都感兴趣。但是如果儿童对周围事物过分注意,对别人的话特别敏感,无论别人说任何评价的话都无法令其心平气和地接受,如果儿童有离群独处、
并殖吸虫病(肺吸虫病),是由并殖吸虫寄生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本病分布于亚洲、非洲和美洲等27个国家,国内分布广泛。现已查明,我国25个省、市、自治区均有不同程度流
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14个地区168所中小学2292名教师进行了抽样检测,发现有52.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一直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重任的教师为何如此大面积地存
通信心理辅导是指由心理咨询机构以通信方式对求询者所提出的心理问题给予解答、指导的咨询形式。中学生情感丰富、浪漫,处于探索自我、交友的重要时期,书信交流是他们生活
据《简氏防务周刊》报道 ,美国海军已计划在 2 0 0 2年以前部署一种新型的“战斧”陆地攻击导弹。这种战术型战斧导弹将用于攻击深层地下硬目标。战术型战斧导弹计划是由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