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甩挂”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 :中国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hong0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给广西物流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更多的机遇。企业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开展和探索物流甩挂运输模式课题研究与实践。本文从广西物流发展的要求和特点出发,分析了“甩挂运输”的内在要求和意义以及“甩挂运输”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关键词:一带一路 “甩挂运输” 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2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9(a)-189-02
  甩挂运输是一种集约、高效的运输组织模式,是道路货运业组织化、网络化、规模化、信息化和标准化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对于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促进节能减排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作用。在发达国家和新型工业化国家,公路甩挂运输已得到长足的发展,以牵引车拖带挂车组成的汽车列车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干线运输的主力。牵引车与挂车拥有量之比普遍达到1:2.5以上,厢式半挂车已成为欧美地区承担内陆运输的主要工具,占总运输量的70%~80%。跟传统运输相比较,甩挂运输的使用可提高效率30%~50%,降低成本30%~40%,减少油耗20%~30%,正是因为看到甩挂运输在降低物流运行成本,大幅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景,广西物流企业已经跃跃欲试,甩挂运输在不久的将来将会在运输环节得到广泛使用,对此人才的需求不言而喻。
  1 甩挂运输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目前,国家积极提倡生态文明、资源节约型产业发展路线,我国交通部对于发展甩挂运输也做出了重要指示。不管是发展战略的制定、规划和产业政策,还是进行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等工作,都曾多次强调要大力发展甩挂运输。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具有沿边、沿海、西南大通道、东盟桥头堡等独特的区位优势,近两年广西物流业界、学界也对甩挂运输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了依托北部湾港口货源优势,利用“陆路东盟”通道,整合资源,加大投入,改善软环境,为生产制造企业服务的甩挂运输、港区甩挂运输、跨国甩挂运输模式。部分物流企业也努力探索甩挂运输的经营模式。但目前甩挂运输仍有五大制约因素。
  1.1 政策制度制约
  管理制度严重制约了甩挂运输的发展,而且到目前依然存在。比如半挂车牌证管理的问题、半挂车车辆检测的问题、海关监管问题、通行费问题、半挂车保险问题等。
  1.2 组织化程度低
  公路货运“小散弱差”的现状,妨碍了甩挂运输的发展。第一,甩挂运输得不到充足而稳定的货源保证。第二,牵引车和挂车之间的配合会出现各种间歇,既增加了管理成本,也影响了整体效率,第三,组织化程度过低容易引发压低运费、超载超限等恶性竞争现象。
  1.3 货运站场功能不全
  甩挂运输对道路货运站场的数量、布局和服务功能都有比较高的要求,但是现有货运站场情况难以满足需要。
  1.4 信息化水平低
  目前,货运行业的信息化水平还比较低。物流公司没有信息系统,依靠小黑板寻找货源,信息化水平低下。
  1.5 车辆配备不合理
  在技术上,甩挂运输需要标准化的车辆配备,确保不同的牵引车和挂车之间能够自由组合。在数量上,需要牵引车和挂车配比要达到1∶3左右,从而实现“一拖”配“多挂”的运力优化。
  2 甩挂运输的物流人才培养的意义
  2.1 总体目标
  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通晓现代物流管理理论和方法,熟练掌握物流中的采购运输、搬运、包装、仓储、配送等技能,熟悉运输管理及电商物流的相关知识,了解现代物流最新发展动态,能在企事业物流管理部门、物流企业、电商企业及相关领域成为物流管理、运作和经营的应用型人才。
  2.2 人才培养要求
  为了适应企业需求,结合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具体要求,邀请企业经理人参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探讨,收集相关意见,形成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结构,该模式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专业技能,锻炼综合素质,所培养学生能够较好满足企业物流人才需求。
  3 甩挂运输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密切跟踪广西物流发展趋势,与广西首批、二批进入国家级甩挂运输试点的广西桂华物流有限公司、广西万通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广西南天物流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校企合作,进行“物流管理(甩挂运输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设计。
  3.1 建立“甩挂运输”企业实践机制
  应当建立以“甩挂运输”为一体的企业实践机制,使学生在这三个过程中完成自身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进阶,从而适应企业的现实需要。实训是在学校进行的模拟实践,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使其能够顺利地进入到后续的实习当中。实习是学生在物流企业进行亲身实践的过程,是对所学知识和自身能力的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学校应当加强与物流企业之间的合作,不断与企业共同开发实习项目,使学生能够不断通过实习提升自身能力,从而顺利就业。在试用期间,学生还尚未成为物流企业的正式员工,能否转正取决于其在试用期的表现。在实践机制中加入这一过程,能够关注学生在进入物流企业之后的表现,从而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确保物流人才能够匹配物流企业的岗位需求。
  3.2 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更新和优化
  在具有了更加多樣化的物流手段和运输方式的目前形势,根据学生就业的不同情况和行业发展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善,除了增加最新的内容外,在教学中融入“甩挂运输”的模式,在实践性和操作技能方面给学生有效的指导,使学生能快速适应岗位。通过改善整个教学方法,使学生、公司、学校的发展都进入到一个有效的情境中。将加入“甩挂运输”模式的课程模式,从知识的传授转向能力的培养。
  3.3 物流人才目标再定位
  首先是物流知识基础,包括运输、仓储管理知识、公共英语和物流专业英语知识、国际贸易相关知识、法律知识、财务成本知识、保险知识等;其次是物流核心能力,包括社交能力、发现问题持续改进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协调处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信息技术学习提升能力;最后是物流专业素质基础,其中有道德品质、团队合作、思维严谨等。
  3.4 完善就业跟踪与企业反馈机制
  为了培养符合物流企业需求的物流人才,还应当完善就业跟踪与企业反馈机制。一方面,跟踪毕业生在就业之后的发展情况,关注3年之内的薪酬变化和5年之内的职位晋升情况,并对工作变动和能力发展等方面进行跟踪评价。培养单位应当不断研究毕业生就业质量和职业发展质量,不断建立起就业质量评价和跟踪机制,并推出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以此在同类型院校之间进行比较,不断取长补短。通过就业跟踪机制,发现自身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不足,从而在未来的物流人才培养中不断改进,使毕业生就业质量不断提升,发展前景不断优化。另一方面,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其不仅在于与物流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引进校外兼职教师,还包括与物流企业建立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定期通过企业获得人才发展情况的反馈信息。
  4 结语
  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积极主动地开展甩挂运输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课程改革,适应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给物流业发展带来的先天优势和机遇。
  参考文献
  [1] 田蕾.应用型大学对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10).
  [2] 李勇,邓孝君.物流应用型人才多层次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商贸,2014(1).
  [3] 向永胜.传统大学向应用技术大学的转型与建设研究:基于商业模式创新视角[J].现代教育管理,2016(7).
  [4] 钟玮.地方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协同创新模式研究—以肇庆学院为例[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3).
  [5] 李国毅,王为一.对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5(6).
  [6] 陈艳,王路,房庆军.基于能力本位教育的物流专业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以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例[J].物流技术, 2016,35(12).
其他文献
周鸿袆是360安全卫士董事长兼CEO,曾创立3721并出售给雅虎,他也是一位天使投资人。  很多人都在讲“以用户和市场为中心”,但实际上还是“以公司为中心”,不能为用户创造价值。    在互联网领域创业的人越来越多,但究竟怎样才能打造出成功的互联网产品,一直存在着理解的误区,也困扰着很多创业者。  从我个人多年的实践中,我认为互联网产品有几个容易被忽视的特点:第一,互联网产品要有一个灵魂,要符合相
建国后我国确立的单一的按劳分配原则带来了严重后果."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国的分配制度和分配原则逐步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到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按生产要素分配,确立了社
踏歌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自娱性民间舞蹈。歌者成群结队,手挽着手,肩并着肩,以脚踏地为节,边歌边舞。作为一种歌舞形式,它体现了先民的宇宙生命观及传统思维模式。笔者通过对其特点的
浮躁的创业者和浮躁的投资者相结合,必然导致创业土壤的“沙漠化”。    最近一年,在互联网界“团购”这个词可谓红极一时。今天我也附庸风雅,谈谈“团购”热给我的心导。  其实“团购”这个词或者这个网络活动,对于中国网民来说,从来就不陌生,按我个人的记忆,至少在5年前中国网络社区就不断发起“团购”活动。但遗憾的是,中国社区的团购活动,并没有演化成为一个成熟的互联网商业模式,也从来没有得到过VC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