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统计工作优化措施

来源 :安家(建筑与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y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企业经营管理中统计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大数据环境下合理应用统计工作,可以对市场数据进行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战略方案。鉴于此,文中以大数据为切入点,分析企业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给出优化措施,提高统计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大数据;统计工作;优化措施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社会各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支撑,企业统计工作也不例外,大数据模式解决了传统统计工作无法快速对大量数据信息处理的难题,海量的数据、图片、视频、文本等信息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了有效存储、快速分析和高效利用,使得企业统计工作效率和质量都大幅度提升。大数据背景下的企业统计工作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因此企业要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优势,将其合理引入统计工作中,才能解决统计工作发展中的不足,实现对统计工作的改进和优化
  1、大数据在企业统计工作应用的必要性
  在企业发展进程中,统计工作通过对数据的收集、分析与挖掘,可让企业领导者通过统计数据了解自身企业的生产经营发展状况,明确今后发展方向。而企业传统的统计工作全局意识较为薄弱,在企业发展方向方面并未发挥应有的引领、指导作用,由此说明传统的企业统计工作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在业务处理方面缺乏对全局的考虑。
  大数据背景下,数据信息的发展和更新速度呈现倍数增长的发展情况,因此企业统计工作应站在企业全局角度,结合自身实际去改进和完善现有的工作模式。在信息产生渠道和产生速度飞速增长的当下,企业要想在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中获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加大对数据收集的范围和深度,而企业统计工作所面临的数据也更加丰富多样。例如,科技、设备方面的创新、市场供应需求等方面的信息都与企业发展具有紧密关系,统计工作都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这些信息进行高效的统计分析,并得出精确可靠的分析结果为企业所用。所以企业的统计工作框架要根据大数据环境特点做出调整,利用大数据思维去充实统计信息,让企业从上至下都能及时了解到不同的数据信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2、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统计工作现状分析
  2.1 企业对统计数据的重视程度不够
  企业管理者对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统计数据质量的高低。一些企业领导对统计数据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只关心企业的经济效益,认为统计无非是数据整理和表格统计。部分企业领导默认企业统计人员虚报数据以应对统计部门的检查。
  统计数据作为一定时期经营成果的客观反映,也造成了一些企业领导为了追求个人业绩而人为干扰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客观性。
  2.2 企业对统计数据缺乏质量管控
  统计数据是一种产品。统计过程是否规范决定了统计数据的质量高低。因此企业对统计数据的质量控制必须贯穿于统计工作的全过程,即在数据调查、数据采集、数据核算、数据分析、统计报表、统计服务、统计监督等各个环节对企业各项数据进行统筹规划,加强数据质量管理和控制。
  而在实际的统计数据管理中,部分企业在数据统计的各个环节存在不完整不规范的问题,对数据来源、数据核算和数据分析缺少严格的质量管控,导致最后的数据统计结果出现偏差甚至错误,影响企业经营决策的制定。
  2.3 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不高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资源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资源形式,在这种背景下,企业如何将大数据工具、云计算技术运用于企业统计数据的应用分析,将统计数据进行充分地挖掘、分析和运用是企业实现快速发展的重中之重。
  在此背景下,企业必须强化大数据和云计算在统计分析工作中的应用。然而当前部分企业信息化建设程度远远落后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在企业数据的搜集、分析、运用等各個环节,仍然沿用传统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方式,缺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分析支持,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成本。
  3、大数据在企业统计工作中应用对策
  3.1 提高个体及企业统计工作中对大数据的充分认识
  企业管理者要转变对统计工作及大数据的认识,为大数据技术在统计中高效的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条件。大数据技术下从多种角度深层次地对思想陈旧的统计工作进行了冲击,它要求统计工作人员要变被动为主动,利用大数据技术优势,不断拓展数据收集的广度与深度,从而进一步发现更多对企业有价值的信息。企业管理者认识到大数据技术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后,就会合理引进和应用大数据技术,在企业内部树立自上而下的大数据意识,加强对大数据技术的学习和应用,明确统计工作发展方向。
  统计工作要联系大数据发展背景,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按照时代发展要求,运用大数据思维模式开展统计工作。大数据背景下的统计工作应具有明显的危机意识,让企业管理者和统计工作人员认识到统计工作实际与时代之间的差距,就会为了跟上时代发展步伐改变自身发展模式,树立明确的发展目标,让统计工作在压力状态下更好的发展。企业管理者认识到大数据带给企业的危机后,可以从根本上提高企业内部之间的凝聚力,为统计工作的高效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3.2 搭建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与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相比,大数据技术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更加专业、准确、精细,通过创建符合大数据时代发展要求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企业内部信息流和数据就会实现跨区域、跨部门的快速及时的更新、存储和利用,企业统计部门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能够快速完成对历史数据、实时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最大限度地挖掘数据利用价值和应用潜力,从而为企业各部门改进和优化经营战略、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各部门在此平台上进行数据的传输,统计部门相关人员将平台上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运用先进的统计理论与方法完成对数据的筛选。信息化资源共享平台的建立打破了统计数据时间和空间传输的局限性,特别是偏远地区,通过信息系统的覆盖,数据的传输速度明显提升。为此企业需加大对统计信息化建设的力度,从硬件和软件建设方面给予更大的资金扶持,通过硬件及软件的不断创新升级,来提升企业统计信息化建设与大数据时代的适应性。同时,要注重对相关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让信息数据实现集成化处理与高效运转。
  3.3 要完善大数据统计的体系建设,提升统计数据质量
  大数据自身具有数量多、类型多及复杂的特征,对企业统计数据采集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各项数据的采集程序按要求严格规范地进行,以此来保障数据质量,并通过评估来评价不同类型数据信息的价值。信息的收集是借助多种现代化技术手段实现的,并通过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让企业各个部门及人员都能及时了解,利用健全完善的信息发布制度对信息的发布予以规范。大数据背景下的企业统计工作收集到的资料和数据非常多,对数据进行整理分类,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可发布的信息,采用有效的信息发布体制保障信息发布工作的质量。
  同时为了确保统计信息的安全有效,需建立有效的监督和预警机制实现对统计发布整个过程的有效监管。大数据背景下的企业统计工作收集到的数据量呈倍数增长,信息泄露的风险也随之增大,所以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保障体制,对统计工作的开展流程进行有效监督,由专人维护整个系统的安全,同时结合统计系统运行特点对各种安全系统做出优化升级,注重对相关人员工作情况的资格审核,确保企业信息的安全。
  结语
  总之,对大数据技术的认识、搭建大数据资源信息平台、创建保障体系、加强对统计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以及改善统计工作环境等多角度入手,为大数据技术在统计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应用价值创造条件,创建企业健康运营和长效发展的保障,为企业赢取更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孝静.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统计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1(01):89-90.
  [2]张春玲.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企业统计工作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16):105-106.
  [3]郑翠芳.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统计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2020(07):60.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在肾移植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08年7月至2009年5月在我科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术的135例肾移植患者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如个别讲解形式、集体讲座形式、发放资料和宣传报形式、指导填写生活日记形式.内容包括饮食指导,药物指导,预防感染,工作及锻炼,性生活及生育问题,随访时间及心理指导,并进行总结.结果 采用多种形式对肾移植术后患者实施全面的健康教育,使各个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输配电带电作业风险及其对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及詳细研究,同时笔者结合自身实践多年工作经验,针对此类作业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也给出具体的可行性)解决策略。希望能够为同行业工作者提供有效的参考,从而进一步地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不断发展与优化。  关键词:输配电;带电作业;作业风险;  引言:在电力行业中,为了能够进一步地提升供电的可靠性以及精准性,为消费者带
目的 比较早进食与传统进食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143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早进食组71例和传统饮食组72例,早进食组患者术后6 h进流质饮食,24 h后开始少量多次地普通饮食;传统饮食组患者是术后禁食,肠蠕动恢复后开始进流质饮食,半流质饮食,慢慢过渡到普通饮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结果 早进食组患者住院时间(4.7±1.9)d,传统饮食组患者为(5.8±2.3)
目的 探讨一次性医用无纺布保护套对手术剪刀的保护效果及成本构成.方法 采用一次性医用无纺布,经过简单的裁缝,制成简易的剪刀保护套,把手术剪刀的刃部放入套内,同时与之前的不采取保护措施、采用纱布保护和乳胶管保护对手术剪刀的保护效果及成本作比较.结果 一次性医用无纺布保护套能对手术剪刀起到保护作用,不论从保护效果,还是成本构成,均优于其他方法.结论 一次性医用无纺布保护套有效降低手术剪刀的损坏报废率,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恶性肿瘤患者介入术后疼痛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接受肿瘤介入治疗的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自行制定的临床路径实施护理.对照组按常规实施护理,比较两组护理依从性和药物镇痛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疼痛表达、按时服药、成瘾性认知、了解药物副作用等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药物镇痛治疗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目的 在静脉输液训练过程中引进PDCA管理程序,使训练方法由直线变为环式.通过环环相连,环内外循环,使护生在提高静脉输液技能的同时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方法 在临床实习中指导实验组护牛运用PDCA管理程序,根据自我技能形成的特点,自主掌握时间进程和评价指标训练结束后,根据规范动作和静脉输液技能考核成绩,分析护生在静脉输液操作中自我管理能力.结果 两组护生静脉输液技能水平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摘要:目前环境及资源短缺问题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传统的土木工程施工方式显然已经无法适应节能环保的要求,因此绿色环保技术在施工过程中逐渐得到了应用。然而在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环保意识不足、缺乏资金和设备支持以及缺乏完善体系支撑等问题,造成其应用的普及度及落实率并不高。如何才能有效提升绿色环保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正是本文的写作目的所在。  关键词:土木工程;节能环保技术;应用方法  引言  
目的 加强乳腺癌患者注射用曲妥珠单抗治疗期间的各项护理管理工作,预防护理纠纷的发生.方法 对28例在我科接受注射用曲妥珠单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治疗期间加强患者、药品和护理人员的管理.结果 所有患者均按时接受治疗,无一例出现药物变质及损坏,患者及家属对注射用曲妥珠单抗治疗、使用与保管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的调查总知晓率达96%,满意度达98%.结论 通过加强注射用曲妥珠单抗治疗期间患者、药品和护理人员的管
肾移植是公认的、治疗终末期肾脏疾病最佳的治疗手段.首次肾移植1年生存率达到90%左右,但仍有少部分患者在长期存活中出现慢性排斥反应而导致移植肾失功,对于这些移植肾功能丧失可选择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再次移植,Almond等[1]综合分析比较后认为,再次肾移植是最佳选择,但再次移植的风险高于初次移植,尤其是高敏患者术后排斥反应导致移植肾丢失的发生率明显增高.与首次肾移植相比,再次肾移植更加注重个体化的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术的感染并发症中的效果,为患者提供以科学为依据的更加标准化、经济的护理服务.方法 利用循证护理理念将前列腺穿刺后患者分为循证护理组和对照组在预防感染方面进行综合护理.结果 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穿刺不同日数尿常规、尿培养阳性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循证护理组在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术后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并发症明显减少,而住院天数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