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的新希望:平等参与、共同分享

来源 :党的文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ming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十八大报告这一新要求明确了广大农民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同等发展权利和发展机会。“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在一个拥有数亿农民的国家里,没有这个庞大群体的参与和共享,谈不上现代化目标的实现,也谈不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更是一句空话。一些国家经历过的现代化进程表明,平等参与和共同分享并不是自然而然就能实现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农民往往会被置于边缘化的境地。如果能及时将广大农民融入和整合到现代化进程中,现代化进程就会顺利推进;反之,就会导致城乡、地区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加剧,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
其他文献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将于2009年9月在北京举行全国性的理论研讨会。现向全国理论工作者征集论文。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比如,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深刻归纳和阐述,高度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历程,科学界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集中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明确提出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又如,报告将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还如,报告初步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作出了“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中
十八大报告在总结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时,使用了“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这个表述,习近平在会见中外记者时也讲到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接过历史的接力棒”。这不是巧合,“接力”一词准确而又形象地表达了我们党探索、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性和连续性,也反映了十八大的历史定位,是十八大报告的鲜明特点。所谓“接力”,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往开来。这种“接力”表现在党的基本理论上,最突出的就是把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
党的十八大在十六大以来理论创新的基础上,结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实践要求,对科学发展观作了一系列新表述,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等作出了新的阐发,提出了更加自觉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一是明确把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作为一个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统一整体,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二是把“求真务实”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道,确定为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要求全党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不懈探索
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作了新的界定。在十七大总结概括的基础上,增加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等内容。报告将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者的内在关系作出了新概括。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报告对中国特色社
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新目标。这一目标被称为中国式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议。这一目标能按期实现吗?回答应该是肯定的。从国内生产总值的情况来看,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39.8万亿元(约6万亿美元),如果翻一番,就是近80万亿元,年均则需要实现7.2%左右的发展速度。达到这个速度应该不是太困难。十六大以来的这10年,我们实现了年均10.7%的经济增速,今后10年,经济增速可能有所放缓,但我国工业化、城镇
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党代会报告中第一次提出“四化同步”的要求,是从中国现阶段的发展实际出发勾画出的中国经济发展新路径,是对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的新部署。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作为现代化重要方面的工业化,推进速度很快,但工业化率并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竞争力还不强,资源环境约束加剧。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突破了51%,大规模进城的农民工实现了地域转移和职业转移,却并没有实现身份的真正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提出了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这“两个全面”、“两个加快”,体现了发展、改革、转变的有机结合,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新要求,明确了下一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实践告诉我们,发展方式必须转变。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前列,但经济发展付出的代价较大,粗放的增长方式已经到了非转不可的时候。转方式是发展的必由之路,体制机制不合理是制约转方式的最大障碍,转方式必须深化改革开放。报告强调,必须以更大的政治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要求“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的作用,“深入进行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这为推进协商民主明确了方向。协商民主是我们党和人民在社会主义民主形式方面的创造,是对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2006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指出:“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
十八大报告第五部分的标题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第一次出现在党代会报告二级标题中,表明我们党高度的政治自信,同时也指明了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和路径。政治发展道路是一个国家政治发展所选择的路径和模式,它明确了政治发展的战略目标、根本要求、制度架构、重点任务等。政治发展道路是否正确,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具有决定意义。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3亿人口、56个民族的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来说,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发展道路,更是一个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