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HBV DNA定量与HBV相关性肾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

来源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c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HBV相关性肾炎(HBV-GN)患者血清HBV DNA复制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0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HBV-GN患者102例。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所有患者血清HBV DNA载量,并依此将患者分为HBV DNA低度复制组(HBV DNA<103拷贝/mL)、HBV DNA中度复制组(103拷贝/mL≤HBV DNA≤105拷贝/mL)和HBV DNA高度复制组(HBV DNA﹥105拷贝/mL)。所有患者行肾脏穿刺活检,明确病理类型,并进行肾脏组织中HBV相关抗原(HBsAg、HBcAg及HBeAg)的免疫荧光定量检测。所有患者均接受拉米夫定(100 mg/d)联合阿德福韦酯(10 mg/d)治疗,随访观察18个月,并对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和生化免疫学指标进行比较。采用One-way 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HBV DNA复制水平的患者肾功能、生化免疫学指标、肾脏组织中HBV相关抗原沉积的差异,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血清HBV DNA水平与肾脏病理分期的相关性。

结果

102例患者中,HBV DNA低度复制组20例,HBV DNA中度复制组51例,HBV DNA高度复制组31例。随着血清HBV DNA复制水平的增高,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胆固醇及三酰甘油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F=34.64,40.10和31.72,P<0.01),血浆白蛋白降低(F=24.04,P<0.01);肾脏组织中HBV抗原(HBsAg、HBcAg及HBeAg)免疫复合物的沉积增加(F=41.49,15.64和10.41,P<0.01)。对78例膜性肾病(MN)患者分析发现,随着血清HBV DNA复制的增加,HBV-MN患者病理分期加重(r=0.38,P<0.01)。抗病毒治疗后,各组24 h尿蛋白排泄量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t=7.86,19.28和16.74,P<0.01);补体C3较治疗前上升,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5,1.04和1.94,P>0.05);血肌酐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t=0.14,0.52和0.57,P>0.05)。治疗18个月时,HBV DNA低度复制组的总缓解率为95.0%(19/20),HBV DNA中度复制组为70.6%(36/51),HBV DNA高度复制组为54.8%(17/31),其中HBV DNA低度复制组的总缓解率明显高于HBV DNA高度复制组(χ2=9.44,P<0.01)。

结论

血清HBV DNA复制水平与HBV-GN患者的肾功能、肾脏病理及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缓解率相关,可作为HBV-GN患者肾脏病理活检、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的依据。

其他文献
丙型肝炎病毒(HCV)相关甲状腺功能障碍是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其临床表现包括Graves病、桥本甲状腺炎、破坏性亚急性甲状腺炎、单纯甲状腺功能的亢进或减低,可伴有或不伴有自身抗体或甲状腺相关抗体水平异常。目前学者认为HCV相关甲状腺功能障碍可能的致病机制,包括旁道激活途径、分子模拟机制、干扰素作用以及特殊位点基因多态造成遗传易感性。目前尚缺乏对HCV相关甲状腺功能障碍的规范临床诊疗标准,
目的研究急性肝衰竭小鼠生化指标及肠黏膜通透性改变,并探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对肠黏膜通透性影响的机制及其对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数字表法将30只健康清洁级6~8周龄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急性肝衰竭(ALF)组和微生态制剂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干预组(干预组),每组各10只。干预组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900 mg·kg-1·d-1)灌胃,对照组及ALF组予等量等渗盐水灌胃(9
目的 探讨开颅术后细菌性脑膜炎的发生率、常见病原菌及危险因素。方法连续收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2008年至少接受过一次颅脑手术病例的资料。纳入年龄≥18岁,且术后至少存活7 d的病例,排除仅行脑脊髓液引流术、颅骨钻孔或颅骨整形术、与血管相关的介入手术、经鼻蝶手术及脊柱手术的患者。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开颅术后并发细菌性脑膜炎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691例患者,其中60例并发细菌性脑膜炎,
目的调查荆州地区社区相关性和医院相关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CA-MRSA和HA-MRSA)的流行和耐药特征。方法连续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分离自荆州市中心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送检样本的MRSA 159株。检测16种抗菌药物对所有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采用多重PCR检测所有菌株的SCCmec分子型别,并分别以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耐药谱聚类分析对ICU的MRSA进行同源性分析。
HBx基因是一种多功能的调节因子,具有广泛的反式激活作用,能激活转录因子、抑制DNA修复,并调节细胞的增殖、转化及凋亡。近年来,HBx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致病中的作用成为研究的热点。研究显示,HBx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足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及凋亡存在广泛影响。此文就HBx的生物学特性及在肾脏损伤机制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