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因子分析的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状况研究

来源 :中国经贸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touuu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湖北省来说,由于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的原因,县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经济综合实力差异较大,因此,客观准确地评价湖北县域经济实力,对县域经济进行分类指导,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湖北省县域经济的现状
  近年来,湖北县域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一是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县域经济“半壁江山”已经形成,“基石”作用更加明显;二是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工业主导地位更加突出,产业发展特色化和集群化更加明显,产业布局向园区聚集;三是发展方式转变迈出新步伐。传统产业改造、自主创新、名牌产品建设的步伐都在加快;四是后劲和活力得到了提升。投资和招商引资规模不断扩大,高起点承接产业转移,全民创业热情高涨,一批具有活力和竞争力的县域脱颖而出。
  但是,与沿海先进地区相比,湖北县域经济仍有相当的差距:一是规模小。2008年,湖北省县域生产总值的平均规模只相当于江苏的五分之一、浙江的三分之一。二是工业化程度偏低。2008年,湖北省县域工业增加值仅占其生产总值的35%,而江、浙两省该指标分别达到65.9%和54.4%。三是投入不足。2008年,湖北省县域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平均规模为16.6亿元,仅相当于江、浙两省的四分之一。四是市场主体少。2008年,湖北省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县均为93家,而浙江省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县均为549家。国家农村调查总队对全国县市区的综合测评结果显示:在“全国百强县(市)”中,自2004年起,湖北省没有一个“全国百强县(市)”。
  本文试图从另一个角度对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进行定量分析, 以期为湖北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决策提供科学参考。首先,借助于SPSS统计工具,构建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状况评价的因子分析模型,其次,使用《湖北省统计年鉴——2011》的面板数据,对2010年湖北县域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因子分析,最后,根据统计结果分析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特征,提出加快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力求能够对推动湖北县域经济的研究与实践具有积极意义。
  二、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因子分析模型
  (一)因子分析的建模
  因子分析是用少数几个潜在的、不可观测的变量(因子)来描绘许多变量之间的协方差关系,利用降维的思想把多个变量转换成较少的几个互不相关的综合变量,从而使研究简化的一种统计方法。因子分析的一般数学模型为:
  ■
  式中x1、x2、...、xm为实测变量;aij(i=1,2,...,m,j=1,2,...,n)为因子荷载,是第i变量在第j因子上的荷载。aij越大,说明第i变量与第j因子的关系越密切,aij越小,则说明第i变量与第j因子的关系越疏远。εi(i=1,2,...,m)为特殊因子,是实测变量与估计值之间的残差值。Fi(i=1,2,...,m)为公共因子。
  (二)实测变量的选取
  衡量县域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因素众多,如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额、工业产值等。这就需要一种综合评价的方法,通过综合评价来帮助我们准确地量化县域经济的整体实力,厘清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发现县域经济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为实现均衡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在参考众多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2011年的“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所使用的指标进行分析,在原统计公报“县域主要经济指标”列出的80个县级单位38个经济指标中,遴选出12个主要经济指标作为实测变量,构成了本文的县域经济发展状况指标考察体系。这12个经济指标分别是:常住人口(万人)(x1)、第一产业(亿元)(x2)、第二产业(亿元)(x3)、第三产业(亿元)(x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万元)(x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万元)(x6)、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万元)(x7)、常用耕地面积(千公顷)(x8)、粮食产量(万吨)(x9)、棉花产量(吨)(x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x11)、招商引资(万元)(x12)。通过对这12个经济指标的因子分析,来完成对县域经济发展状况的研究。
  三、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因子分析
  指标的相关性分析。使用SPSS对数据作相关性分析,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原统计表960个数据中,有20个数据为0(原因不详),在使用SPSS统计时,为了真实科学,对于缺失值,我们采用取均值来替代。结果显示,在相关矩阵C12×12的144个数据中,112个数大于或等于0.3,占比77.8%,可以认为大部分在0.3以上。其KMO与Bartlett''s检验结果显示,KMO值为0.80,Bartlett''s检验在0.05的水平下显著。因此,可以得出该样本数据适宜作因子分析的结论。
  因子提取。求解特征方程,计算特征值与特征向量。计算得出前3个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达84.8%,说明这3个因子已包含了全部12个指标的绝大部分信息。
  因子载荷旋转。为了使得因子意义更明显,采用方差极大方式,对因子载荷正交旋转。经过6次旋转迭代,得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见表1。
  计算因子得分。使用SPSS计算因子得分,进而实现降维和简化问题的目标。SPSS计算后得到因子F1、 F2、F3的公式。最终,综合因子F公式可写为:
  F=(38.479F1+ 32.060F2+14.303F3) / 84.843=0.454F1+0.378F2+0.168F3(2)
  用综合因子(F)给湖北80个县(区)域逐一计算得分,根据得分高低排名,见表2。
  四、因子分析结果的解释与建议
  (一)因子分析的解释
  从旋转后的因子载荷表1可以看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亿元)、第二产业(亿元)、第三产业(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6个指标在公共因子Fl上有较大的载荷,这些指标都是些经济总量指标,因此可以将公共因子Fl命名为经济总量因子;常用耕地面积(千公顷)、第一产业(亿元)、粮食产量(万吨)、棉花产量(吨)、常住人口(万人)5个指标在公共因子F2上有较大的载荷,因此可以将公共因子F2命名为农业与人口因子;招商引资(万元)指标在公共因子F3上有较大的载荷,因此可以将公共因子F3命名为招商引资因子;换言之,可以从经济总量、农业与人口、招商引资三个维度来对湖北县域的经济发展实力进行评价。   从求解特征方程计算得出,决定湖北县域的经济发展实力的主要因素是经济总量因子F1,方差占比38.5%,其次为农业与人口因子F2,方差占比32.1%,第三是招商引资因子F3,方差占比14.3%。三因子方差累加占比84.8%,说明三因子能很好地代表全部12个指标的信息。
  从综合因子得分排名表2中可以看出,第一名仙桃市综合因子(F)得分与最后一名梁子湖区综合因子(F)得分相差很大,说明湖北县域经济发展并不平衡,位于“1+8”武汉城市圈的仙桃市、天门市、潜江市、江夏区等发展较好,综合因子(F)得分都在1.2以上,而鄂西、鄂南山区,库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实力相对很弱,像来凤县、鹤峰县、五峰县和梁子湖区等综合因子(F)得分都在-0.8以下。
  (二)加快经济发展的建议
  第一,进一步突出工业主导地位,以工业化引领和支撑县域经济发展。从公式(2)可以看出,决定湖北县域经济发展实力的主要因素中,经济总量因子F1占比45.4%。而经济总量的大小主要还是需要工业产值来给力,因此工业是县域经济的首要支撑,是发展的“第一产业”,工业强则县域经济强。从统计公报的各项指标数据也可以看出,在湖北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县中,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工业规模总量大,依靠工业带动了本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必须大力实施“工业兴县(市)”战略,把推进工业化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狠抓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和企业培育,把抓发展的主要精力向工业集中,保障发展的资源向工业汇集,促进发展的政策向工业倾斜,通过加快工业化进程,支撑和引领县域经济发展。
  第二,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从公式(2)可以看出,决定湖北县域经济发展实力的主要因素中,农业与人口因子F2占比37.8%,比例很高,与经济总量因子F1占比差不多。由此可见湖北省县域经济第一产业比重仍较高,二、三产业比重太低。因此,湖北省要想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必须正确处理好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关系,稳定提高第一产业,调整提升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了缩小县域间经济的差距,应大力推动不同的产业向具有比较优势的区域流动,增强经济发达县域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力,加快产业升级的步伐,使得一般制造业更好更快地流向欠发达的城镇和农村,最终形成所有县域都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合理分工、相互配套的产业体系和空间布局。
  第三,加大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从公式(2)可以看出,决定湖北县域经济发展实力的主要因素中,招商引资因子F3占比16.8%。因此要充分利用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坚持把扩大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组织利用各种经贸洽谈会、招商会、展会等平台,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引进了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和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力强、产业集聚效应明显的大项目,形成县域经济发展的有力引擎。
  参考文献:
  ①2009年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报告[N]. 湖北省人民政府政研网(www.hbzyw.gov.cn)
  ②湖北省县域经济2008年度发展报告[N].湖北省人民政府政研网(www.hbzyw.gov.cn)
  ③ 湖北省统计局.湖北省统计年鉴 2011[M].统计出版社.2011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项目“湖北汽车产业电子商务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D20111802)阶段性成果﹞
  (陈延寿,1964年生,湖北黄冈人,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电子商务)
其他文献
摘要:当下,医院的经济在快速地发展,若想要保证医院的发展是稳定的,则必须要提高对其财务收费处进行管理的效力,故而,要对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完善,同时还要做好赏罚分明的工作,这样不仅可以给医院带来良好的经济收益,也可以对收费人员的执法水平进行提高,大大的降低犯罪几率,进而医院的管理就更加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本文从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  关键词:医院;财务收费处;加强管理  中图分类
随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大数据已经在各行各业被广泛应用,大数据时代给传统的会计行业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面对云存储、云计算等各种新兴的大数据技术,传统会计使用
摘要:本文根据1990—2010年江苏省年度数据对区域经济增长与物流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选取代表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的三个重要指标,对江苏省经济增长与物流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证明江苏省经济增长与物流发展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江苏省现代物流与经济增长呈现出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关键词:现代物流 经济增长 格兰杰检验  一、文献回顾  物流业具有增强产业竞争优势
摘 要:在我国南方地区,夏季往往通过空调来纳凉,冬季也需要空调来采暖,对于建筑节能则应用的较少,其实,在高层住宅中,采用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能够为高层住户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同时还能够节能环保。  關键词:高层建筑;节能设计;环保节能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如果从高层建筑施工时起,便在设计方面加入节能设计,采用可持续发展的节能技术,将为城市减轻很多能源压力。  1、
2012年,宁波市会计工作认真贯彻落实财政部2012年工作要点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宣传贯彻企业内控规范及小企业会计准则,完善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探索会计人员继续教育
摘要:随着成渝经济区的规划和建设、泛珠江三角区域合作的深入推进、成都——西安——重庆“西部金三角”构想的进一步明朗,四川迎来了加快发展的历史机遇。应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科学规划,选准承接点,创新承接方式,搭建承接平台,优化承接的软件和硬件环境,着力打造“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形成新的发展格局。  关键词:产业转移 结构调整  一、“十一五”四川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及特征分析  进入“十一五
昨天的积淀成就今天的辉煌!rn2016年1月2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新闻发布会肯定了“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工作成绩斐然,公布了2015年“国家园林城市”名单,呼和浩特市光荣入榜.当
摘 要:从长远来看,BIM必然引起设计界的一场变革,然而在当前的形势下,其在设计院的运用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剖析这些制约因素,并提出建议,有利于帮助设计院提升BIM的运用效率。  关键词:建筑设计院,BIM,局限性  BIM对于国内的设计院来说,早已不算是新鲜事务,许多各种类型的工程项目都或多或少的运用到BIM技术。BIM技术不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过程中都产出了十分丰富的成果,大规模的BIM运用被
患儿 ,男 ,1岁零 1个月。于 1999年 12月收住院。患儿出生后即发现脐部大量淡黄色液体流出。经尿道排尿量稀少 ,脐部红肿 ,并有少量分泌物 ,体检 :一般情况良好。生长发育良
摘要:企业统计工作是企业管理的基础性工作,然而许多企业忽视或轻视统计工作。文章分析企业管理中不重视统计工作的弊端,阐述企业统计工作的重要性,提出强化企业统计工作的途径和方法,充分发挥统计的三大功能,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生存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关键词:企业统计;企业管理;统计分析;统计信息服务  中图分类号:F2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7-0094  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