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独占陋室春

来源 :小品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s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陋室有仙客,曰:长春花,或日日春。
  说它是仙客,是因为,它在冰天雪地的冬日里,毅然光临陋室,带来一片春色。
  冬日里,北人思念绿色,南人祈盼雪,是一种很正常的心理需求。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广袤北方,以它的苍茫、雄浑、寂寞的辽阔,来抒写生命意义。冬日北方,清冷一片,仿佛着意让万千生灵感受寂寞似的。是啊,褪尽绿色,万物萧疏,怎会不寂寞呢?也许,为了安慰这一片的寂寞与清冷,上苍就用无边的雪来罩住它。于是,浓绿霎时变为洁白,魔幻得让人来不及思考。
  魔幻,也是一种美。生命需要这种变幻,这是它的特性。候鸟族们的出现,就是例证。一到冬日,北方的候鸟族,大批拥向南国,去寻求绿色与暖意。于是,叫做海南的地方,展开了双臂,迎接千丝万缕的生命之绿,抹去他们心中的清冷、寂寞与疲惫。
  而另一群候鸟族,则兴冲冲从南国走入冰天雪地,让心灵去感受玉洁冰清之真谛。于是,叫做冰都的哈尔滨,也展开了双臂,用它纯净的清冷,为他们除却心中多余的烛热与瘴气。
  好在这一片母土,慈悲而辽阔,南地北国,何处没有我们安身之所?其实,这一绿一白,一冷一热,都在寸心之内,只有咫尺之距。生命,伟大亦渺小,只有这一片热土,才可以容纳它。于是有了:母土难离这个词汇。
  吾非候鸟族,老了翅膀,浊了眼目,兜不起风,也升不到风云之高度。只好窝在京城一隅,叫做星野斋的陋室里,一茶一筆,一睡一醒,静心度日。
  现在,雪飘窗外,花开室内,心中的虚无,早已随岁月散尽。而在我星野斋长长的阳台上,倒是摆放着不少的绿色植物和常开的花卉,与我相伴有年。那两盆南美水仙,刚刚藏去它洁白的花瓣,歇息去了。接着盛放的是长寿花、长春花和杜鹃花。
  尤其那两盆长春花,像是来报恩似的,开得热烈,红得耀眼。长春花,属于夹竹桃科。又名日日春、金钱草、四时春、雁头红等。只要有充足的阳光、温度、水分,一年四季,它是开不败的灵物。之前,见过它多次,在公园花地,河边草滩,只是一瞄而过,并没放在心上。因为众色缭乱,顾不上一一去欣赏。
  2019年11月6日那一天,我与内子,走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园东门之时,恰好看见园林工人在挖掉一片即将萎去的红色花朵,顿时心生怜悯,就去抓了两把,连土放入塑料袋内,带回家里,栽于花盆。
  起初,没抱多大希望,不知它们能否得活。大多花卉带有季节性,是依时而萎的,只能碰碰运气。开始,它的花落尽了,叶片也不大精神,在萎与不萎之间维持着。白天,怕光照太强烈,夜晚又怕冻着,就搬进屋里来。大概过了半个月时光,见它叶子开始活络起来,也有了些精神气。于是,又放回阳光充裕、空气流动处,意在焕发它原有的生命活力。
  那一天的午夜时分,第一场迟到的雪,终于光临古都,纷纷扬扬地飘落,远近皆是银白一片。湿润的空气里,夹杂着些许清冷。猛然想起,与雪与酒有关的一首五言绝句: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这一刻,心里顿时有了些许暖意。但也感到,我们这些现代人的生活情调,远逊于古人,少了些许古朴,多了些许浮华,生于大自然而远离大自然,不免心生愧疚。同时也羡慕起白老夫子居易所拥有的那一把红泥小火炉来。不过,即便有了它,有了新醅的酒,又有何用?几位老友,均已远渡天国,滴酒不沾了,不会踏雪前来与余小酌。看来,这等雅事,已经与我无关。想着这些,拧灭床灯,钻进被窝,沉沉入睡。
  或许因为雪气入骨、入细胞的缘故,一夜竟然酣睡不醒。晨五时醒来,走向阳台,推开楼窗,只见清晨的古城一片洁白,路上的车辆,犹如草野狸猫,小心谨慎地在爬行。而东方天际,已经浮现一片的玫瑰红。雪霁之后的天空,清新而高阔,映照得中国尊和景山万春亭,似乎比平时高出了许多。古城雪落,英气浩然,连故宫博物院的金顶黄瓦,也都在一望之中了。
  有话说,好事成双,真也灵验。或许,雪气滋润的缘故,窗台上的那两盆长春花,魔幻般地展开了花瓣。小小花朵们,满盆举红,其色泽不仅鲜艳,而且比往日大了许多。欣喜之余,搬进陋室,置于高高花架之上。顿时觉得蓬荜生辉,春色映目,让人喜不自禁。
  在以往的夏秋之时,它一大片一大片地生长在奥森公园花地,并没有觉得有多美艳。可是现在,这冬日的雪光萦绕里,它独自怒放,优雅且勃兴,给人的感觉,像是仙客莅临陋室,带来了一屋雅气。
  是啊,在如斯氛围中,不去点燃一支藏香是不符合礼数的;不去冲一杯君山银针,慢慢品饮,也对不起长春花的美意。说来也奇,同样的草木,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环境中,所产生的意蕴,为何如斯的不同?而人,是不是亦如斯?对人而言,择善而居,择路而行,是必不可少的生存选择?而花呢?
  有关长春花,我们的古代诗人,早就有了赞美之词,而我却刚刚识得,且从网络上搜出两首赞美它的诗来,亦都是题为《长春花》的,二位也都是宋代诗家。其一,朱淑真:
  一枝才谢一枝殷,自是春工不与闲。
  纵使牡丹称绝艳,到头荣瘁片时间。
  她赞美长春花:一枝才谢一枝殷,自是春工不与闲。殷,即红,不像牡丹,到头荣瘁片时间。
  其二,郑刚中:
  小蕊频频包碎绮,嫩红日日醉朝霞。
  气温已是如三月,更向亭前堆落花。
  他抓住了长春花的形色特性:嫩红。花开五瓣,极像老式电扇叶片,一动,要扇出风来的样子。可见我们古代诗人,对事物的观察是何等的细腻,描摹又何等的精准。
  长春花、日日春,是哪位先哲所赐的美称呢?在此一并谢过。我将这两盆长春花的倩影,兴冲冲发于朋友圈,所获得的“大拇哥”,比它的花瓣还要多。“太漂亮了!”它也收获了一致的赞词。的确,它美、它漂亮、不愧是“花界小小精灵”,我们相处甚欢。真乃:“一花独占陋室春”了。
  选自《中国环境报》
其他文献
立秋过后,老家的柿子也开始由青转红。只是,真正红透需要一两个月时间的等待。  我从小寄养在浙东四明山麓一个小山村祖父祖母家,对于柿子有着比常人更深挚的感情。这不仅因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物质严重匮乏之时,柿子曾做过果腹的食物,更因为它几乎是老家唯一的水果。  我们村的柿子树,除了长在村民住房旁、田畴间外,大多位于山脚下。平日里,它就是最不起眼的树种,全身黑硬且斑驳皲裂的树皮,到底难以吸引路人的眼球
鸡蛋花  从无尽夏说到了鸡蛋花,一种热带的花,那么就从鸡蛋花说开去吧。  ———所有的写作还都是一种纪念,我手机相册里存了大量没舍得删去的照片,竟然都和花和树有关,大多是行游中的惊鸿一瞥。2018年11月在海南博鳌看到的一树树鸡蛋花,开得静美清雅,暮霭细雨中,悄立在围绕海边宾馆蜿蜒开去的草坡上,雨滴落在粉红鹅黄和白净的花瓣上,少女般楚楚惹人爱。我从地上捡起一朵落花,又一朵,和在枝头上一样的洁净幽香
陪闺蜜珊珊逛街。经过一家服装店的橱窗,看到一件黑色的中山装,珊珊驻足望了很久,突然泪流满面。她颤抖地说:“这是我爸最喜欢的衣服,他生前我就老买这家的衣服给他穿。”  我知道,半个月前,珊珊深爱的父亲因癌症而猝然去世。深受打击的母亲一蹶不振,自己的姐姐又远在国外,能担事的人就剩珊珊了。在她爸爸的葬礼上,珊珊井井有条地打理着事务。虽然悲伤,但情绪没有失控。那些天里,珊珊像是对自己采取了什么心理干预,一
从母亲的遗物里,发现了两只绣花小包。大的如巴掌,小的不过婴儿的拳头那样大。玲珑,小巧,面子上绣有花卉,式样状如石榴,我且把它叫做石榴手袋。这是母亲的遗物,令我见物伤情了。  母亲离开我们已经三十多年,如在世,已经有九十多岁。在我的意识里,她就没有年轻过。她的身影一直是在菜园里,泥巴田里,锅台边上转圈子,也一直没有见她持有过钱包之类。有两张票子用手帕儿包着,别人家的母亲也是这样。想必那时代的“煮”妇
在故乡,每天走出房间之前的最后一个动作是洗脸,洗完脸之后镜子也不照一下,就一脚踏进故乡。此时的故乡,是一个无比真实的梦境。  在酒店住下时,前台登记的小姑娘,依然记得我们一家。去年春节,我们就住在这里,她特意安排了六层最靠里的房间,算是对“老客户”的照顾。这里经常从半夜喧闹到凌晨,走路声、吵闹声、敲门聲,如果不是住得靠里一些,很难安稳地睡上几小时。  酒店开在老电影院对面,旁边是县第二小学。以前这
在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街头溜达,迎面来了三名非洲人,其中一人以字正腔圆的华语搭讪:“嗨,请问你们是游客吗?”我驻足微笑:“是呀!你中文说得真好!在哪儿学的呢?”他侃侃说道:“在网上学的,学了五年,听说读写基本上都没有问题了。目前,我在一家中国开设的公司当翻译员。”  我手上刚好有一部孙犁的散文,随意翻开,请他朗读《青春余梦》中的一个段落:  “每年冬季,我要升火炉,劈柴是宝贵的,这棵大杨树帮了我不少
元和十五年,著名诗人白居易出任杭州刺史。一上任,他就听说了这里有一位禅学造诣很深的道林禅师。于是,他慕名上山拜访道林禅师。道林禅师在秦望山一棵大松树上搭了个窝棚居住,他的独特修炼方式被人称为“鸟巢和尚”。秦望山,山高林密,万籁俱静。白居易带着随从沿着弯弯曲曲的山道,拾级而上,不一会儿,一行人就气喘吁吁,汗流浃背。白居易来到树下,仰头喊道:“禅师住在这么高的树上多危险啊,快下来吧!”禅师答道:“放心
積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前阵子出现的杀母案,让人不禁要问:“原本都是好人,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我们离恶有多远?”“小灯泡事件”中4岁女童遭当街砍头引发哗然,女童母亲没有仅仅要求惩治罪犯,而是希望社会能够从根本上剖析恶性案件出现的原因。HBO根据此事改编了一部电视剧《我们与恶的距离》,让人们突然发现:“我们离恶只是一瞬间,只是一个转身,甚至一念间。”这绝不是危言耸听。1974年南斯拉夫行为
清人张潮《幽梦影》里有句话,颇可玩味:“赏花宜对佳人,醉月宜对韵人,映雪宜对高人。”  下雪天,一个人坐在屋子里,四周寂寂,雪衬天光,映在格子门扉,或者夜晚一灯如豆,晕染在窗户纸上,外面雪下著,或已停,此时天地高远,总想着一个朋友裹一身雪花而来,在你对面坐下,促膝而谈。  此为不可多得人生之妙境。  诗人白居易下雪天喜欢和人畅饮,除了那首著名的《问刘十九》,还写下过这样的句子,“一盏寒灯云外夜,数
宣城属皖南,文房四宝之乡,文明自商周时代起,久之远之,当然在古良渚文化扩张区。宣城我以为是头一回来,不料听宣城文联主席介绍,宣城所辖一区四县两县级市中有绩溪,我说,哦,原来我是第二回来。绩溪是十年前到过,自驾旅游,西递宏村并黄山皆一路扫去,特地去了上庄村,拜谒胡适旧宅。门罩门楼,水磨砖雕,青瓦马头墙,沙孟海先生题的匾:胡适故居。进去看到适之老先生的照片,忽然眼泪就流出来了。那样的眼神,和煦、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