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广网络身份识别(eID)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jie871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eID需要政府引导推动
  中国工程院院士 方滨兴:从应用角度来说,eID不是取代线下身份识别,而是线上线下理论上都可以用到。其实现在很多地方有政府制发的一些卡,这些卡实际上就有部分eID的功能。只不过由于城市各自为政,无法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统一。现在eID制定了统一标准,只要大家按照這个标准来执行即可,但这一点需要政府来引导。同时,也应鼓励一些有意愿的城市,主动引用eID模式。
  我们定义eID,不能把它看作是第三代居民身份证,因为它不是所有人必须持有的,在不上网和不愿使用那些eID应用时,就完全可以不用,只有当你需要和有意愿用的时候,它就会为你提供便利。所以,它从根本上与我们通常意义上认为的身份识别和验证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严格来说还是一个安全防护措施和技术应用。
  eID落地离不开中央企业的坚实支持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裁 陶雄强:要真正将eID在各地、各行业广泛落地,既要依靠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统筹指导、通盘规划,也要充分发挥媒体等社会组织整合资源、协同创新的独特优势,充分释放民营经济的活力与积极性,同时离不开中央企业重要的基础性支撑作用。普天有信心、有能力为eID网络可信生态的产业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坚实支撑,作为中央企业,通过自身努力维护国家信息安全、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我们愿意和各界携手,为构建eID网络可信生态、维护国家网络信息安全而不懈努力。
  eID可信身份认证对互联网治理至关重要
  可信数字民生技术与产业联盟秘书长、中电同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田 冰:现在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政府政务数据的公开势在必行。这对于我们国家的发展的确是一个推动,确保信息安全直接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乃至国家安全。为此,我们自主研发了基于eID可信体系的数字民生社会化服务平台。平台遵从三大设计推广理念:一是以eID可信身份认证作为互联网的一个访问入口,为国家互联网安全监控,为预警重大特大安全事件发生,保障国家安全提供技术支持;二是实现公民隐私保护最大化和国家互联网依法治理相结合,找到二者的平衡点;三是基于eID可信网络身份拉动政府民生数据的依法开放和安全使用,实现信息惠民,强化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和对民众的凝聚力。
  责编/刘瑞一 美编/李祥峰
其他文献
特约四员民主监督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重要的成绩,但是也逐渐揭示出该项工作存在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个人行为、内部监督、帮助聘请单位开展监督业务工作和监督聘请单位
IP技术与光光纤通信技术紧密结合、密不可分,IP技术赋予的光纤通信技术让我们守候已久的带宽梦变成了我们的生活.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二者将会更加紧密的融合,实现真正
eID对国家信用体系建设的三大意义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中国信用中心主任 章 政:关于对当前中国的信用状况的基本认识,我有以下三个基本判断:其一,社会对信息作用的认识,还处于较浅的层面;其二,社會的信用风险随着网络的普及在逐渐加大;其三,未来几年将是中国信用风险集中爆发时期。此外,从社会信用建设的角度来说,2014年国务院出台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但这个工作有很多问题。第一个是采购中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房屋建筑工程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施工质量,同时还应考虑到节能效果。现在,已经出现了很多新型的节能建筑,人们也越来越重视节能施工技术。但相比于国外发达国家来说,我国在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方面还是比较落后的,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因此,进行有关节能施工技术的研究十分必要。  [关键词]房屋建筑;节能施工;施工技术  1、在房屋建
[摘 要]本文阐述了上海市虹口烟草专卖分局(公司)党委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探索与实践以及所取得的一些成效,论述了基层党组织在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中怎样找准结合点、切实发挥作用的问题。  [关键词]党委领导;企业文化;四项作用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5)07-0054-02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该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综合了无线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嵌入式计算和网络及分布式信息处理等多种研究,是当前计算机网络研究的重要部分.本文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定义、组成及
当前,我国正处于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拉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主作用力正在向重化工业转移,这给以钢铁、建材、能源、化工和装备制造业为支撑的唐山经济,实现加速发展带
少城是成都城市之根,少城文化长达3000年。成都最早的城址是少城,古地名叫做“赤里”,其地恰当金沙遗址一带。从古蜀人3000年前来到今金沙村建立王都以后,成都城址再没搬迁过,“成都”城名2000多年也没有改变过。“城不改址三千载,址不改名二千五”(拙作:《成都颂》),这是世界历史都市之林中独具这一特征的城市。到汉唐时期,世界中世纪城市普遍衰落,唯独中国城市一枝独秀,正兴旺发达。而“扬一益二”,成都
火力发电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国际间的交流更加密切,竞争也随之加剧。为了在经济大潮中站稳脚跟,火力发电企业就要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于是
光缆监测系统在通讯光缆线路中的应用,可以及时获取光缆故障点的位置,对通讯光缆线路的维护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光缆监测系统的组成、原理及应用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