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具回归课堂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g3114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教学应是一个开放性的动态生成过程,整个过程通过师生对话与合作共同参与,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来推进。在数学生成课堂中,教师需整合多媒体和传统学具的优势,让传统学具扮演各种有趣的“角色”,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去体验、去感受,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制造认知冲突,挖掘知识本质,以促进学生自主生成。
  关键词:学具;数学课堂;生成;角色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4)04-0073-04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多媒体教学可调动学生的视、听觉,增强数学课的直观性和感染力。但我们不难发现,多媒体在有些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还仅停留在肤浅状态,多媒体仅作为课堂教学的装饰品或固定的教学流程,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难以发挥,有的课堂都看不见传统数学学具的应用,学生甚至已经习惯于看着屏幕来“理解”数学的“奥妙”。起初笔者也认为,数学学具虽然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法则等抽象知识,但在数学课堂中只能算是小配角,书上的一道练习题却使笔者完全颠覆了之前对于传统数学学具的浅显认识。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角》这一单元最后有一道练习题:试一试,用一副三角尺能拼出哪些度数的角?
  学生用列举法来总结拼成角的种类:
  90度 90度 90 90=180度
  45度 30度 90 30=120度
  60度 90 60=150度
  45 90=135度 45 30=75度
  45 60=105度
  在总结方法时,有一位学生却一直埋头在那儿拼着,突然他像发现新大陆似的,激动地嚷嚷起来:“老师,我拼出的角的度数,黑板上没有,是165度。”
  笔者立刻请这位同学上来演示,他把三角尺的两个直角重叠在了一起,两条斜边就形成了一个钝角,算了算,果然是165度,原来还可以这样看拼成的角(如右图),笔者恍然大悟,为什么从来没有学生甚至教师发现过这种拼法?在这位同学的启发下,学生们学着拼起来,不一会儿,照这样的拼法也拼出了105度、135度……
  这道题的研究过程中,一副三角板在孩子的好奇心和创新意识中唱了主角,也突破了只有把角度相加的传统思维,整个活动远远超越了原有的教学目标,生成了意想不到的数学思维。学生整节课都处于兴奋激动的状态,一次次拼成,一次次记录,三角板在他们手上活了起来,他们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体验。
  叶澜教授提出:“学生的发展作为一种开放的生成性的动态过程,不是外铄的,也不是内发的,有赖于师生、生生之间的交往和互动,以动态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1]一副三角板的启示正好印证了叶澜教授提出的生成课堂所需的动态方式,作为师者可时常创造这样的课堂,让师生的数学素养在课堂上涌动和成长。笔者试着改变了一些传统学具的使用思路,让这些学具扮演了各种有趣的角色,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而以动态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
  一、导航者:善于激发探索欲望,促进学生自主生成
  实践表明:当代的小学生知识视野较宽,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喜欢通过尝试、探索去发现、理解和掌握一些数学知识,由此也能培养勤于思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教师运用恰当的方式激发学生去探究,能促使学生自己发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
  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比例尺》:
  【设计一】
  1.初步认识比例尺
  师:题目要求我们写出几个比?这两个比分别是哪两个数量的比?什么是图上距离?什么是实际距离?
  学生探索求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的比的方法。
  师揭示比例尺的意义以及求比例尺的方法。
  2.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实际意义
  3.认识线段比例尺
  4.教学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的互化
  【设计二】
  课前让学生回家搜集各种各样的有比例尺的地图。
  直接让学生拿着自己收集的地图介绍有关知识。
  生1: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六千万分之一,换成数字是1/60000000,也就是地图上的1厘米等于实际生活中的60000000厘米。如果换成千米做单位就等于生活中的600千米。
  师小结:像这样的比例尺可以理解成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600千米或60000000厘米。
  生2:我的地图是一种线段比例尺,请看,图上的1厘米等于实际距离100千米,算出两地间的距离就更方便了。我量了上海到北京的图上距离是11.5厘米,那么实际距离是1150千米。(学生不仅弄懂了比例尺的意义,还能根据比例尺算出实际距离了。)
  师:谁能把这种线段比例尺换算成数值比例尺吗?
  生3:只要把100千米换算成10000000厘米就可以,也就是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10000000厘米。
  (这时带了光年比例尺的学生早已迫不及待地要展示自己的比例尺,这下更是激起了学生的探索兴趣,纷纷要求先查看1光年等于多少米……)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要让学生能看懂比例尺,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会把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进行转化,但两种设计的目标达成度却大相径庭。
  设计一的教学效果:学生基本能依葫芦画瓢地看懂比例尺,但是对于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的转化大多数学生不能掌握,追根究底还是对于两种比例尺的理解不够透彻。
  设计二的教学效果:让学生自己搜集有比例尺的地图时,学生们的好奇心早就促使他们对自己的地图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了,而且研究的成果还非常惊人。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学生们带来的地图上的比例尺要比书本上的丰富多了,不光有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更多的是用文字来描述的比例尺。如1︰5千万,六千万分之一,甚至还有一个学生带来了科幻书上的比例尺1︰6250万光年。学生介绍自己的地图时俨然是个经验丰富的讲解员。   教学过程的开展中,师生间、生生间、师生与文本间对话互动,交流彼此的思考和见解,学生在原认知的基础上,自主达成信息意义生成的过程,真正做到了以地图做导航,以动态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
  二、矛盾者:善于制造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建构概念
  教学活动从预成到生成的转换,是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实践上的一大突破,只有在生成中,儿童才是自由自主的、主动创造的。[2]尽管在教学的生成中,教师仍然要帮助和指导学生,但这种帮助和指导不再是传统教学中的包办,是信任、支持和引领,甚至是故意制造认知冲突,从而让学生发现问题,自己设法解决问题。
  如教学苏教版数学第十二册《确定位置》:
  教学重点是学生会用方向(包括角度)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学生用方位也就是一个面来描述物体的位置比较熟悉,也容易掌握,那怎样自然而巧妙地引入“角度”和“距离”两个因素呢?
  【矛盾一】笔者突发奇想,当学生了解了北偏东、北偏西、南偏东、南偏西的四个方位后,开始移动黑板上作为观测点的模型小船(如后图),把小船朝北偏东的任意一个角度行驶,并问:“假如小船这样行驶,你觉得小船能很快找到灯塔1吗?”生:“不能!”
  师再换个角度行驶:“这样行驶可以吗?”生:“也不可以!”
  师:“为什么?这儿不就是北偏东吗?”
  学生们这时已经急了,有一个甚至已经跑到黑板前开始比划起来,“老师,除了方位还要有一定的角度,轮船可不能乱走的。”
  (老师巧妙地运用学具小船制造了一个认知冲突,直观地让学生看清小船要到达灯塔光靠方位不行了,必须要有北偏东的角度才行。)
  【矛盾二】学会由“面”到“线”了,老师把黑板上的纸质小船沿着北偏东30°方向一直行驶。这时学生异口同声地叫起来:“老师,又不对了!”“怎么啦?这儿不是北偏东30°方向吗?”
  生:“可是小船已经超过灯塔的位置了,行驶的路线是北偏东30°方向,还应该算好观测点到灯塔的图上距离才行,这样小船才能准确地到达灯塔1这个位置。”
  整个确定位置的概念形成教师并没有生硬地控制,直接地告诉,只是拿着学具小船一次次错误地行驶,故意制造一次次的认知冲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从而一步步自然地建构这节课的数学概念,并且牢牢地记住了确定位置要由“面”到“线”再到“点”。
  三、挖掘者:善于挖掘知识本质,激发学生突破思维
  “千举万变,其道一也。”是《荀子·儒效》中的一句名言,意思是尽管形式上变化多端,其本质或目的不变。叶澜的《新基础教育》中也提出师生在课堂教学中都处于多元变动之中。教学中的“生成”,有一种是指因开放式的互动产生了新的教学资源,我们称其为“资源生成”[3]。在数学课堂上“资源生成”的内容几乎每节课都会出现,作为教师如何利用好新生的教学资源组成新的教学设计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笔者做了以下的尝试。
  如教学《圆柱的体积》,在圆面积的推导过程中学生已有了相应的转化经验,所以想到把圆柱形学具切拼成等底等高的长方体是水到渠成的,学生也能从圆柱和转化后长方体的比较中发现三个相等关系,从而推导出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
  在整个切拼和观察的过程中,有学生提出:“为什么转化后的长方体只能以原来圆柱的底面积作为底面积呢?长方体不是有三种摆法吗?三种摆法有三种相对应的底面积和高啊?”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摆弄起手里的长方体,开始研究另外两种摆法,研究成果很快就出来了。
  【突破一】转化后的长方体可以以原来圆柱的侧面积的一半作底面积(如下图),原来圆柱的底面半径作高。
  【突破二】受到这位学生的启发,又有了第三种摆法(如图),可以把原来圆柱的底面半径乘高的面作底面,圆柱的底面周长的一半作高。
  学生们不满足只有一种方法推导出圆柱的体积了,纷纷要求再结合第二种摆法和第三种摆法进行推导,看看是否和第一种相符合。这时候老师只要结合学生的结论辅助学生用字母来表示每个量,从而推导出第二种和第三种摆法的圆柱体积计算公式其实跟第一种摆法的计算公式是一样的。
  这节课预设的教学目标只是用一种方法推导出圆柱体积计算方法,而通过对学具摆法的研究和学生对一般思路的质疑,激发了其他学生继续探索的兴趣,突破了原有的固定思维模式,产生了另外两种推导过程,挖掘了知识的本质,达到了演绎推理形成概念的新高度。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发现、解决、归纳,得到的知识是“活”的,这样的知识理解更深刻。因此,对待课堂的“生成”,教师不能仅仅限于尊重,而应适度发挥主导作用,巧妙引导、善于作出符合实际的评价,给予学生有效的价值引导和人文点化,从而激发学生突破定式思维,实现有效教学。
  四、推进者:善于利用身边资源,激发学生生成热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脑细胞如此娇嫩,对感知对象的反应如此敏锐,以至于只有当感知和思考对象是可以看见、听到和可以触摸到的形象时,才能正常工作。”[4]儿童大脑的自然属性要求,对他的智力培养须在思维源头,即在直观形象中,使得思维由具体形象向着这个形象的信息“加工”转换。创设合理的适时的动手操作活动,寻找身边的资源,给学生提供动的机会,会使学习变得自然、轻松、高效。活跃的状态往往能收到良好的记忆效果,更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
  【案例一】“喝水”记
  教学苏教版数学第七册中一道题:倒出100毫升的饮料,数一数你要多少口才能把它喝完。再算一算,喝一口大约有多少毫升?
  学生们一见这道题,毫不犹豫地叫嚷起来:“老师,我只要一口就能喝完,才100毫升,太少了!”教师二话没说,拿出一个含有毫升刻度的学生水杯装了100毫升水。“谁来试试?”教师轻松地说道。只见一个男生胸有成竹地拿起就喝,1秒过后,这个男生就把水喷了出来,这时水杯里还剩下大约30毫升的水。教师抓住机会就问:“杯中大约还剩30毫升的水,这位同学的嘴巴也没能装得下70毫升的水,那么一口大约能喝掉多少毫升呢?”“50毫升。”“60毫升。”教师再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进行了尝试,最后得出一口勉强能喝下50毫升。
  一个学生水杯,竟让学生在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犹如进行一场有趣的比赛,这种活跃的情绪状态引发了良好的记忆效果,是任何多媒体教学无法比拟的,以后只要遇见同类问题,学生就能立刻想起“喝水记”,毫升在学生的数学意识中又有了新的定位。
  【案例二】“安”个轨道
  画一条直线的平行线一直是学生较难掌握的知识,学生也难理解为什么要把三角尺贴着直尺平移来画平行线,如果结合教室里的“铝合金窗户”这一身边的事物来示范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认识完平行线后,可以让学生自己想办法画出黑板上一条直线的平行线,进而发现每个方法都有缺陷,教师这时移动教室里的铝合金窗户并问:“为什么窗户能方便地平移呢?”生:“因为它有上下两个固定的轨道啊!”“是啊,窗户有轨道就能平移,我们为什么不给尺子‘安’个轨道呢?像这样,它也能稳稳地平移了!”随即教师示范如何来画一条直线的平行线。一节课的难点迎刃而解,学生通过身边的资源很好地理解了画平行线的方法,在操作时首先想到的就是给要平移的尺子“安”个轨道。
  平时的教学到处隐藏着可以生成的丰富教学资源,只要蕴含着闪光点、矛盾点、转折点、延续点,哪怕微乎其微,教师都可挖掘并开发利用,设计和构思学具在课堂中扮演各种有趣的角色,为课堂架起一个个生成的“支点”。师生、生生的思维不断碰撞,创造火花不断迸发,新的学习需求、方向不断产生,师生都将焕发出学习的激情和生命的智慧。
  参考文献:
  [1]叶澜.重建课堂教学的价值观——“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之二[J].教育研究,2002(10).
  [2][4]刘晓东.儿童文化和儿童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202、196.
  [3]叶澜,李政涛.“新基础教育”研究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325.
  责任编辑:石萍
其他文献
摘要:校企名师工作室共同体采取“一套方案、一条路径、一门课程”的“三合一”产教融合课程开发策略,即实施专兼结合、多元融合、知识整合的产教一体化课程开发方案;探索共筑平台、科研引领、学生参与的“双元”育人课程开发路径;开发传承创新、多方论证、共谋发展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课程,为当前职教界开展深化产教融合工作提供了新案例、新视角。  关键词:产教融合;校企名师工作室共同体;“双元”育人;课程开发   中
摘要:当前,课程改革已进入全面深化阶段,学校课程应进行整体而系统地规划设计。盐城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在原有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逐步形成培育全人的“撇捺课程”体系。“撇捺课程”积极构建彰显时代要求的目标体系、适合学生发展的内容体系、全面开放生成的实施策略、以生为本教育的教学样态、基于素养培育的评价体系等,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摘要:叶圣陶教育思想包孕深厚的理论底蕴和实践价值。江苏省苏州第一中学校积极践行叶圣陶教育思想,研究并揭示叶圣陶教育思想内蕴的理论体系和逻辑力量,形成了鲜明的校本特色,取得了显著办学成果。  关键词:叶圣陶;教育思想;校本实践;研究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12A-0034-04  为了把“叶圣陶教育思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作为一个整体研究项
摘要: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已从1.0迈向2.0,区域智慧教育大平台的建设是区域教育信息化2.0落地的重要基础。苏州高新区智慧教育时空云建设从强化顶层设计、优化中层规划、细化底层实现,理清整体思路、创新建设内容、打造苏高新范式,落实建设责任、不断融合创新、注重应用落地等方面入手,探索出具有苏州高新区特质的智慧教育新范式。  关键词:智慧教育;时空云;教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
摘要:阅读王维诗歌,除鉴赏诗歌本身如画般的意境、高雅的情操、丰富的手法之外,鉴赏王维自己的写作范式,用以指导高中生记叙文写作,将古文阅读与现代文写作有效衔接起来,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关键词:王维;山水诗;写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10B-0068-03  唐代诗人王维诗书琴画样样精通,可谓多才多艺,多栖多专。提起王维,我们都
摘要:素质教育视角下中等职业学校课程体系构建应遵循终身发展原则、职业人文原则、多元整合原则等五大原则;构建以人文教育为导向的、以工作岗位对职业能力培养要求为导向的、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的三种课程类型;采取素质教育分别与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融合的实施路径。课程体系构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素质教育视角;中等职业学校课程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
摘要:从语文课堂思维力缺失的现象看起,在对说理文《学与问》一课的公开课研讨过程中,“这一篇”的课堂经历了从“理解内容”到“领悟表达”,再到“运用语言”的变形。在一次次的变形中收获“这一类”说理文教学的质变智慧:有梯度,会比较,重语言运用,更促发了对“那一片”语文课堂的核变思考,语文课堂须追求深度,学会等待,扎实发展学生思维力。  关键词:说理文教学;思维力;语言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
【项目简介】  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了师生共同发展的共生文化特色,始终关注学校文化、体育、艺术等活动对师生的精神濡染。多年来,学校着力提升以审美情趣为价值导向的文化软实力,培养未来引领者的审美情趣,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基文化自觉。基于这种文化诉求,我们形成了丰富的校本选修课、社团活动、三大节和读书月等审美教育载体。2018年6月,“以审美为价值取向的共生课程建设”成功申报江苏省基
摘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新时代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但“产教两张皮”现象依然存在,需要政府部门、企业、学校共同发力,各自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现有职教环境下共同推进。作为江苏省首批示范性高职学院,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注重顶层设计,主动分析“产教融合难”的动因,学习其他标杆兄弟院校先进经验,与区域内企业一起深度谋划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工作,建成了一些颇具示范意义的典型项目和案例,实施成效显著,为学
摘要:“让家风家训滋养人的生命更好成长”,其基本意蕴是引导每个家庭用自己已形成的做事方式和长辈提炼的为人要求陶养其成员的精神生命;其价值意义是生命成长、家庭繁衍、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其实践策略为引导家长和学生学习家教经验,寻构良好家风,凝练家训格言,实践家训思想,互评亲子行为。  关键词:家风家训;生命成长;江苏省洪泽中学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