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川到海 殊途同归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sliuxin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际,而要使用语言自然、灵活、恰如其分地进行交际,则绝对与听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听说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听中有说,说中有听,说是以听为前提的,因为学生只有在听准、听懂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进一步运用语言自由地交际。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途径训练学生,从听入手,先听后说。根据近几年的教学体会,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中生进行听力训练。
  一、抓住课堂的前几分钟至关重要
  抓住英语课堂的前几分钟至关重要,它决定着学生整堂课的精神状态和收获!因此,教师要善于动脑,设计好内容和活动形式。
  1.开展一分钟演讲活动。绝大多数高中生已经基本具备了英语听说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在每节课的前几分钟,让两三个学生到讲台上作一分钟演讲,这样,既可以自然而然地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又能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运用能力,这也有效地训练了学生听的能力。对于演讲的具体内容,教师可以给出一定的话题,如“On Friendship”、“My muchloved person”、“Support and reward”、 “On English study”等等,也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话题。在聆听其他同学演讲时,教师要规定好学生听后的任务:纠正错误发音,订正语法错误和听大意,然后用一两句话总结,或者针对演讲提出不同见解等。以下两种方法可辅助检测学生听的效果:
  (1)教师转述学生演讲内容。教师的发音和口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提供示范,也从另一种角度为学生提供了听力训练机会。
  (2)教师就演讲内容即兴提问,其他同学应积极作答。这种在最真实的语境中的听说训练非常有益于学生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
  2. 讲笑话,听幽默,提兴趣,轻松练听。英语笑话及幽默故事可直接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心态,使学生听得轻松、听得高效!
  二、将听力训练渗透到课堂的方方面面
  1. 在Welcome to the unit部分渗透听力。牛津译林版英语新教材Welcome to the unit部分的设计基本上是以听说交际为目的的,这就有效克服了以语法为主要教学内容的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为学生提供了较多的听说机会。而且这一部分大都反映了某一主题,还配上了各种图片,使学生有话可说。教师在处理这一部分时,要采用Brainstorming(头脑风暴)的方式,激发学生开动大脑,展开联想和想象,充分讨论,尽可能多地说出与本单元话题相关的背景知识,这也极大地丰富了学生听的内容。同时,教师也可以在引入背景知识时导入更多的相关图片甚至影像,再配上详尽的背景知识介绍,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听力训练。当然,教师还可以创设更多情境,让学生多角度地、深层次地进行听说训练。
  2.在阅读课中渗透听力。教师在对以阅读理解为目的的阅读课进行设计时多花心思,巧妙地设计题目,既能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又训练了听力。
  新教材专门录制了跟课文配套的光盘,画面清晰,选取的图片和视频材料能简洁明了地突出主题,语速适中,发音地道。教师应充分利用手头的配套资料,可采取如下方式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
  (1)听、答结合(Listening and Answering)。即让学生根据课文录音抓住文章的主题和大意,回答出一两个中心问题(topic questions)或者是课文顶端的三个问题(the top three questions),然后让学生再听一遍录音,回答更多的细节性问题,如课本Part C部分的问题或者是教师根据课文内容自行设计的、更深层次的而且跟高考阅读题型或听力理解题型密切相关的理解题型。学生在判断及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既要看懂,还要听懂,因此,我认为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深层听力理解训练。例如,在教授模块六第一单元Reading的“Laughter is good for your health”部分时,我作了如下设计:
  Which of the following are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A. People who laugh a lot live longer.
  B. A big belly(腹部) laugh uses about the same energy as walking more than half a mile.
  C. Laughing helps your body stay healthy and can even help you fight pain.
  D. When you laugh, your brain sends chemicals that are good for you.
  E. Laughter reduces our stress levels by reducing the level of stress hormones(荷尔蒙)
  这种设计使得学生在听选的过程中,达到了阅读理解和听力理解的双赢。
  (2)述、听结合(Retelling and Listening)。学生复述课文时,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来指导学生听和说。如根据故事发展情节绘制简笔画或根据图表给定的相关信息,重新组织语言来复述课文,这就要求复述的学生具备语言概括、搜索取舍和改写能力,要求听的学生认真辨析,看其要点是否齐全,语言是否精简得当,语音语调有无错误等。因此,述、听结合对学生的要求更高,当然也更加有助于学生听力水平的提升。
  (3)议、听结合(Discussing and Listening)。在阅读课的教学中,讨论是必不可少的。生生讨论必须建立在听懂的基础上,讨论才能进行下去,因此,听和议是永远都无法分开的亲密组合!
  (4)视、听结合 (Watching and listening)。在Reading和Project這两部分内容中,教材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原汁原味的并且能充分调动学生视觉和听觉的优秀实用的配套视频材料,教师使用起来得心应手,而且,运用视觉冲击,提高听力理解力,视听结合,不但可以消除学生对于听的畏难情绪,还能够增强学生听的信心,同时也能开阔学生的视野。
  三、利用英语课外社团活动渗透听力
  学生除了在课内进行听力训练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外的时间训练听力。
  各种英语社团,如Spoken English Club、English Grammar Club、English Listening Club等所组织的社团活动是学生的首选,这些社团活动都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给学生练习听的机会。因为所选材料都是贴近学生生活的或者是学生比较熟悉的话题,简单易懂,很容易激起学生听的兴趣。比如英语语法社的听英文歌学语法活动等,学生非常感兴趣,因此愿意听,乐于参与,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
  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外社团活动中自编自导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本剧或自创情景剧,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也使学生演员及观众的听力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另外,学唱英文歌、观看英文电影和电视剧也是训练学生听力的很不错的途径。
  总之,在听力教学中,不管教师采用哪一种途径引导学生进行听力训练,百川到海,殊途同归,其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即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为说、读、写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对近几年的高考听力难易度、灵活度和所占比重的分析,我发现高考英语试卷中听力考查部分越来越生活化、灵活化,难度加大,由此可见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对学生听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教师应该有效地利用各种途径,从多方面、多角度入手,把握尺度,加大力度,坚持不懈地协助学生打好听力基础,促进他们英语整体学习成绩提高,最终使他们成为语言学习的优秀人才!
  (责任编辑 周侯辰)
其他文献
在高考中,我发现学生对诗句的赏析与其作用的分析存在很多的问题。句子是诗歌的重要单位,围绕句子命题立意是高考诗歌考查的一个重要方向,最常见的题型有:句意理解和情感分析;赏析句子并能对其作用分析。前者属于情感把握题,后者则属于综合性的赏析题,在高考命题中分量越来越重。在这种情况下,考生一定要对句子赏析题和作用分析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由过去单纯地注重字词的赏析转变为对词语、句子的赏析并重,能对现在诗歌鉴
[摘要]文章从命题类型、命题热点、题目结构三个方面对2015年江苏省13个地市的中考作文命题进行了综评,又从共性和个性两个方面对该省2016年中考作文命题进行了预测,最后在审题、思维、描写、阅读、修改等五个方面提出备考方案。  [关键词]江苏省中考作文综评预测备考方案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10021  2015年中考的帷幕早已落下,
作为一名高中外语教师,我非常注重在外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结合教材中每个模块的话题设计一些活动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下面是我上过的一节比较成功的课。  一、教学案例描述  本节课选自高中英语外研版(新课程)选修7 Module 3 Reading and Vocabulary(1),以查尔斯·狄更斯的作品《雾都孤儿》的精彩片段为素材,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并掌握相关词汇。从读和
[摘 要] 引言是现行《历史与社会》教材文本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在现实课堂教学中引言经常被忽视,引言的应有功能被弱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对引言的运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引言的教学功能,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历史与社会教材的引言功能的开发可以从以下五方面入手,即导语功能、小结功能、问题功能、提纲功能、补充功能。  [关键词] 教材 历史与社会 引言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语文水平,对于他们学好其他学科以及今后工作、生活和继续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初中语文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才能使学生融入到课文情境中去。根据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激发学生的情感。  一、情景设置,开门见山  语文课教学之初,教师可用图片、幻灯、录音、录像等形式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共鸣,从而快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
“以读促写”就是教师在开展阅读课文教学时,充分利用阅读文章,在学生充分理解课文,掌握必要的篇章结构、词汇量、话题内容后,让学生进行相关写作,在模仿中提高写作能力。读是输入,写是输出,读促进写也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本文以高中英语(NSEFC)必修4“A Pioneer for All People”的教学为例,阐述“以读促写”在课文教学中的具体尝试。  一、课文特点  课文“A Pioneer fo
完形填空是对语用能力进行测试的综合性题型,“要求考生能够运用基本的英语语法知识,掌握一定的词汇及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1] 近几年,高考英语完形填空题趋向于考查语境,在语境中考查考生对上下文的精细理解和缜密的逻辑判断能力,而一个完整的语篇,“上下文是营造语境的基础,也是逻辑推理的依据”。[2] 逻辑关系经常“隐藏在句子内部、句子之间以及段落的衔接中。把握逻辑关系,就可以抓住确切、具体的线索,把答
画主题,理顺序,延分支,小小一张图,巧记知识点!  读了《乡下人家》这篇文章,我对鄉下的生活很向往。在乡下,可以在树下吃饭,可以一年四季赏花……是不是很美?你想了解这样的生活吗?那就看看我的思维导图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稿,明确强调“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但不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去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更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定义”。可见,“语文知识”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必要前提,是其获得经验,提高语文实践能力的源泉。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把学习语文知识渗透在教学中呢?对此,一些教学观摩活动有许多有价值的案例。  一、重品读,谈启示,把语文知
迎面走来一只腊肠狗,短得不能再短的四肢,撑着圆筒似的长条身体,肚子几乎要擦着地面。华安指着狗仰头问妈妈:“那是什么?”  妈妈说:“腊肠狗。”  华安含糊念了一下“丫长狗”;满意了,又仰头问爸爸:  “Das?”  “Ein Dackel.”爸爸说。  华安点点头。在他的心目中,这世界上一草一木任何东西都同时有几个不同的名字;会跑的两个轮子,妈妈说是“脚踏车”,爸爸称它“Fahrrad”,幼儿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