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基于对高职学生英语听力障碍的研究与实验,分析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和听力障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根据研究,学习者的语言水平、背景知识、心理因素、听力技巧、认知能力和记忆力等是影响听力理解的重要方面。同时,语速、生词和长句对学生的听力理解也有较大的影响。针对这些障碍,研究通过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情感策略的运用来帮助学生克服这些障碍,提高听力能力
关键词:高职学生 英语听力障碍 学习策略 结论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3(a)-0000-00
1引言
作为语言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听力是口头语言交流的基础。在对外交往中,听力水平高低直接影响人们互相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以及工作效率。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增多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提高英语听力已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听力理解的过程中,存在着各种障碍,尤其是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困难更是不言而喻。那么,影响高职学生英语听力的主要因素是什么?障碍有哪些?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听力水平?本文基于上述问题,以我校高职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英语听力障碍进行调查和研究,并提出相关对策。
2 高职学生英语听力障碍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英语听力障碍,我决定从学习者特征,听力材料特征,说话者特征,任务特征和过程特征以及听力环境因素这五个角度来设计调查问卷。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高职学生英语听力存在以下障碍:
第一,从学习者特征这个角度来研究,学习者的语言水平、背景知识、心理因素、听力技巧、认知能力和记忆力等是影响听力理解的重要方面。学生听不懂对话或短文有以下一些因素 :
(1)不了解英语国家文化;(2)不了解英语国家人们的生活习惯或价值观;(3)缺乏相关专业方面的知识;(4)没有掌握好语法,听力材料中出现不熟悉的语法知识,就难以理解其含义;(5)听辨不出认识的词;(6)不能很好地利用上下文的联系;(7)抓不住听力材料的关键词;(8)思考句意时错过了下一部分的内容;(9)不能切分语流(不会断句);(10)容易听到后面忘记前面听过的,这样很难将所听内容整体联系起来;(11)反应慢,不能将听到的内容很快形成大脑映射;(12)上听力课或自己做听力训练时注意力很难集中。
第二,从听力材料特征这个角度来看,语速、生词和长句对学生的听力理解影响更大,即听力材料的语速太快,生词过多,或是出现的长句较多,都会使学生难以理解听力材料。
第三,说话者方面的因素和听力环境因素也具有较大的影响,如说话者所带的地方口音,外面噪音的干扰,或是内在噪音干扰太多(比如:新闻、采访录音中的背景音等),会使学生理解困难;如果采用录音机放音,学生有时会因听不清而影响理解。
3提高英语听力水平的策略和方法
O’Malley 和Chamot(1990)根据信息处理的理论, 将策略分为三大类: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情感策略。元认知策略用于评价、管理和监控认知策略的使用;认知策略用于学习语言的活动之中;情感策略只是为学习者提供更多接触语言的机会。针对高职学生英语听力障碍,综合运用了这三类策略。
3.1 元认知策略的运用
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它是关于思维和学习活动的知识以及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控制。即在听力训练的过程中,教师既要运用策略,又要让学生了解老师运用了什么策略和为什么要运用这些策略。
首先挑选部分学生,要求他们分析自己在听力理解过程中遇到的障碍,以及准备采取或已经采取了哪些方法和措施。然后,结合学生听力测试成绩和问卷调查的分析,找出学生的英语听力障碍。
鉴于自我管理和调节是元认知策略的又一特点,我们要求学生既要重视课内的听力训练,又要自觉地进行课外的听力练习。
此外,元认知策略还包括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我们鼓励学生写听力训练周记,让学生有意识地感受和注意听力学习过程,并逐渐学会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
3.2 认知策略的运用
认知策略用于学习语言的活动之中,它包括重复、归类、记笔记、利用关键词、利用上下文情景、迁移、推测等。具体运用如下:
第一,要求学生积极预测所听的内容,培养预测能力。第二,学会做听力笔记。如简要记录关键词和重要的数据等。第三,掌握猜词技巧,进行合理的猜测。第四,注意听力教学的阶段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第五,英语听力的提高,离不开英语基础知识的夯實。因此,综合英语的学习和听力训练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3.3 情感策略的运用
根据调查我了解到,许多高职学生除了英语基础薄弱外,还存在很多亚不良的学习习惯,心理素质较差。因此,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情感策略的运用十分重要。
首先,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教育学生英语听力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个过程。天道酬勤,只要运用了正确的策略,并进行了踏实的训练,就一定会取得成效。
第二,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提高心理素质。
第三,教育学生在进行听力训练时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和平稳的情绪。
情感策略的运用,能够帮助学生改变不良的学习习惯,为克服英语听力障碍奠定基础。
4 听力实验
在分析听力障碍和提出相应对策后,着手展开实验进行印证。我在电信专业设立了一个实验班和一个对比班,时间为两个月。经过两个月的听力训练,实验班的听力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这体现在:第一,与自身相比,实验班后测成绩比前测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第二,实验班和对比班相比,成绩有较大优势。在前测中,实验班的成绩与对比班基本持平;在后测中,实验班的题平均分和总平均分都超过了对比班。
实验表明,我正确分析了高职学生英语听力障碍,找到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当然实验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训练时间太短;二是听力训练的设备比较简陋,放音效果不好;三是听力材料单一枯燥;第四,学生频繁实习,不仅使听力训练时间缩短,并且曾一度中断了训练,学生不能及时巩固所学的经验和技巧。
5 结语
经过一个学期的调查研究,我从“学习者特征、听力材料特征、说话者特征、任务特征和过程特征以及听力环境因素”这五个方面分析了高职学生英语听力障碍,并针对这些障碍提出了相关对策,将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成果推广实验和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愿意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也将在今后的听力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朱小玲.影响学生听力水平的因素及其对策[J].甘肃: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8 (外国语言文学专辑).
[3] 郑亚男.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听力障碍分析[J].江苏: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2.
[4] 章永生.教育心理学[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1.
[5] 王芹.非智力因素对英语学习及教学的影响[J].广东:肇庆学院学报,2001,1.
关键词:高职学生 英语听力障碍 学习策略 结论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3(a)-0000-00
1引言
作为语言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听力是口头语言交流的基础。在对外交往中,听力水平高低直接影响人们互相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以及工作效率。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增多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提高英语听力已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听力理解的过程中,存在着各种障碍,尤其是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困难更是不言而喻。那么,影响高职学生英语听力的主要因素是什么?障碍有哪些?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听力水平?本文基于上述问题,以我校高职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英语听力障碍进行调查和研究,并提出相关对策。
2 高职学生英语听力障碍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英语听力障碍,我决定从学习者特征,听力材料特征,说话者特征,任务特征和过程特征以及听力环境因素这五个角度来设计调查问卷。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高职学生英语听力存在以下障碍:
第一,从学习者特征这个角度来研究,学习者的语言水平、背景知识、心理因素、听力技巧、认知能力和记忆力等是影响听力理解的重要方面。学生听不懂对话或短文有以下一些因素 :
(1)不了解英语国家文化;(2)不了解英语国家人们的生活习惯或价值观;(3)缺乏相关专业方面的知识;(4)没有掌握好语法,听力材料中出现不熟悉的语法知识,就难以理解其含义;(5)听辨不出认识的词;(6)不能很好地利用上下文的联系;(7)抓不住听力材料的关键词;(8)思考句意时错过了下一部分的内容;(9)不能切分语流(不会断句);(10)容易听到后面忘记前面听过的,这样很难将所听内容整体联系起来;(11)反应慢,不能将听到的内容很快形成大脑映射;(12)上听力课或自己做听力训练时注意力很难集中。
第二,从听力材料特征这个角度来看,语速、生词和长句对学生的听力理解影响更大,即听力材料的语速太快,生词过多,或是出现的长句较多,都会使学生难以理解听力材料。
第三,说话者方面的因素和听力环境因素也具有较大的影响,如说话者所带的地方口音,外面噪音的干扰,或是内在噪音干扰太多(比如:新闻、采访录音中的背景音等),会使学生理解困难;如果采用录音机放音,学生有时会因听不清而影响理解。
3提高英语听力水平的策略和方法
O’Malley 和Chamot(1990)根据信息处理的理论, 将策略分为三大类: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情感策略。元认知策略用于评价、管理和监控认知策略的使用;认知策略用于学习语言的活动之中;情感策略只是为学习者提供更多接触语言的机会。针对高职学生英语听力障碍,综合运用了这三类策略。
3.1 元认知策略的运用
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它是关于思维和学习活动的知识以及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控制。即在听力训练的过程中,教师既要运用策略,又要让学生了解老师运用了什么策略和为什么要运用这些策略。
首先挑选部分学生,要求他们分析自己在听力理解过程中遇到的障碍,以及准备采取或已经采取了哪些方法和措施。然后,结合学生听力测试成绩和问卷调查的分析,找出学生的英语听力障碍。
鉴于自我管理和调节是元认知策略的又一特点,我们要求学生既要重视课内的听力训练,又要自觉地进行课外的听力练习。
此外,元认知策略还包括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我们鼓励学生写听力训练周记,让学生有意识地感受和注意听力学习过程,并逐渐学会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
3.2 认知策略的运用
认知策略用于学习语言的活动之中,它包括重复、归类、记笔记、利用关键词、利用上下文情景、迁移、推测等。具体运用如下:
第一,要求学生积极预测所听的内容,培养预测能力。第二,学会做听力笔记。如简要记录关键词和重要的数据等。第三,掌握猜词技巧,进行合理的猜测。第四,注意听力教学的阶段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第五,英语听力的提高,离不开英语基础知识的夯實。因此,综合英语的学习和听力训练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3.3 情感策略的运用
根据调查我了解到,许多高职学生除了英语基础薄弱外,还存在很多亚不良的学习习惯,心理素质较差。因此,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情感策略的运用十分重要。
首先,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教育学生英语听力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个过程。天道酬勤,只要运用了正确的策略,并进行了踏实的训练,就一定会取得成效。
第二,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提高心理素质。
第三,教育学生在进行听力训练时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和平稳的情绪。
情感策略的运用,能够帮助学生改变不良的学习习惯,为克服英语听力障碍奠定基础。
4 听力实验
在分析听力障碍和提出相应对策后,着手展开实验进行印证。我在电信专业设立了一个实验班和一个对比班,时间为两个月。经过两个月的听力训练,实验班的听力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这体现在:第一,与自身相比,实验班后测成绩比前测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第二,实验班和对比班相比,成绩有较大优势。在前测中,实验班的成绩与对比班基本持平;在后测中,实验班的题平均分和总平均分都超过了对比班。
实验表明,我正确分析了高职学生英语听力障碍,找到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当然实验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训练时间太短;二是听力训练的设备比较简陋,放音效果不好;三是听力材料单一枯燥;第四,学生频繁实习,不仅使听力训练时间缩短,并且曾一度中断了训练,学生不能及时巩固所学的经验和技巧。
5 结语
经过一个学期的调查研究,我从“学习者特征、听力材料特征、说话者特征、任务特征和过程特征以及听力环境因素”这五个方面分析了高职学生英语听力障碍,并针对这些障碍提出了相关对策,将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成果推广实验和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愿意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也将在今后的听力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朱小玲.影响学生听力水平的因素及其对策[J].甘肃: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8 (外国语言文学专辑).
[3] 郑亚男.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听力障碍分析[J].江苏: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2.
[4] 章永生.教育心理学[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1.
[5] 王芹.非智力因素对英语学习及教学的影响[J].广东:肇庆学院学报,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