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破获特大伪造变造买卖证件印章案

来源 :中国防伪报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er10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广元警方收缴成品及半成品 2.8 吨、假印章 310 枚,学士学位证、会计资格证、房产证、结婚证等各类假证件门类齐全,公安局、人民政府、银行、居委会、投资有限公司等各式假印章应有尽有,台式电脑、扫描仪、切卡机、钢印机等各类制假工具让人眼花缭乱。近日,广元市公安局利州区分局在市局相关部门的配合下,成功破获一起全省特大伪造变造买卖证件印章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8人,捣毁制售假证窝点3个,当场查获假证成品及半成品2.8吨,收缴伪造的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310余枚,其它各种制假工具500余件。
  侦查犯罪嫌疑人分布4省16市
  2016年5月底,利州警方在工作中发现一条重要线索,广元有人专门通过物流快递方式,从成都购买大量的假证件半成品和假牌照后,进一步深加工进行大肆贩卖谋利。“制造贩卖假证的行为,严重破坏了社会诚信,扰乱了社会秩序,危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必须予以严厉打击。”6月1日,在利州区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杨晓林的批示下,分局迅速成立了由副局长雍铭为组长、以治安大队为主力军、抽调全局8名精干警力组成的专案组。通过缜密侦查,警方很快梳理出了以浙江温州嫌疑人柯某为主线的特大伪造、变造、买卖假证团伙的犯罪网络关系图:湖南籍男子王某从温州嫌疑人柯某处购进大量假证半成品,然后销往福建厦门、广东深圳、四川成都等全国4省16市,然后逐级发展下家,大量贩卖假证。其中,张某作为四川片区的总代理,分别在假证市场前景看好的雅安、广元、南充、绵阳等地层层发展下线,最后各地市州的下线再将触角衍生到各县区,形成了完整的层级关系。而且各类假证的价格,也由最初的几元钱一下子飙升到几千元。
  收网查获各类假证2.8吨
  由于案情重大,而且涉及范围广,后续工作需要有关地市公安机关的配合,利州分局便在市局的协调下,及时将该案上报四川省公安厅,将该案列为了全省督办案件。7月5日,根据警方掌握的线索,广元片区总负责人鄢某将进行假证件交易。警方决定,及时出击,人赃俱获。当日下午3时许,警方在雪峰一超市门口,将正在进行交易的鄢某和另一名犯罪嫌疑人汪某抓获,当场从他们身上搜出假证件10本、假牌照5个以及大量现金。鄢某到案后,警方继续深挖细查,在其租住的东坝办事处一窝点内,又搜出制作假证的打印机、塑封机、切纸机、钢印机等工具近 300件,以及正在进一步深加工伪造的各类假证件2千余本和假公章310枚,特种行业操作许可证60本、假牌照70套。当晚,民警对鄢某进行了审讯。根据鄢某的交代,7月6日,专案组立即转战成都,经过连续一天一夜的跟踪,于2016年7月8日将正在进行量贩式批发交易的四川片区总代理张某抓获,并在其出租房内查获假证成品及半成品2.8吨。
  依法逮捕4人、取保候审14人
  “我花一天的时间,在大街小巷张贴制售假证的牛皮廯广告,需求者电话联系后,我加工半天,每月就可带来上万的收入。”鄢某说,自己原本是一个企业的下岗工人,自从尝到制造贩卖假证的甜头后,便欲罢不能。“贩卖假证的利润太大了,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铤而走险。”张某2005年曾因涉嫌制造贩卖假证,被成都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法院判处有期徒刑5年。但出狱后,依旧重操旧业,规模也越做越大,下线已经有几十人。自2014年以来,一直以伪造贩卖户籍、建筑、教育、交通、民政等各类假证为业。为打击制造贩卖假证嫌疑人的嚣张气焰,利州警方通过加大侦查力度,先后抓获嫌疑人18人。其中,依法逮捕4人,取保候审14人。目前,该案还在进一步深挖细查中。
其他文献
评估了零序电抗元件在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上的适用性,借助MATLAB软件比较分析了基于集中参数线路模型和分布参数线路模型整定的零序电抗元件的动作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分
摘 要:市场营销学是高等学院管理类普遍开设的一门课程,深化大学市场营销课程改革,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市场经济意识,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专业技能。文章提出了案例教学、模拟创业及考核方式的改革与思路,以及针对专业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的建议。  关键词:市场营销;课程改革;案例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10)12-108-02    
研究了分布式电源中发展较为成熟的风力发电机组并网后配电网的无功优化问题.建立了风电机组的稳态模型,介绍了风电场在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中的处理方法,分析表明该方法在降低系统
中国的电子商务发展至今已有十余年历史,如今已成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电商平台成为人们网购的重要阵地。不过,电商的快速发展在给人们带来快捷、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增添了许多烦恼,日益猖獗且屡禁不止的刷单问题就是其中一个。  央视再曝刷单乱象  日前,央视《朝闻天下》“网络消费陷阱”系列报道揭露了一种新型的刷单乱象——商家刷单反遭诈骗。据报道,被骗的网店店主至少过百,但站出来维权并向公安机关报案的却寥
提出了一种基于肤色和人脸形状约束的正面人脸封闭轮廓提取方法.首先在YCgCr空间中对图像数据进行阈值分析,建立肤色模型,并通过肤色模型对肤色区域进行初定位,再经过对肤色区域的连通区域标记,进而根据区域像素数量筛选去除非人脸区域.然后提取人脸初步轮廓,并结合人脸形态比例去除颈部轮廓.最后通过相关形态参数构建出人脸下巴轮廓,最终得到一个连续、封闭的人脸轮廓.
案件回放  2016年3月,家住上海市虹口区的公司白领陈女士听说炒股有丰厚回报,便将省吃俭用攒下来的积蓄从银行取出投入股市。由于是新手,几番操作之后亏了,正值郁闷之际,她在网上看到了有所谓“股神”推荐“涨停股”的广告。怀着将信将疑的心态,她根据介绍加了“股神”的QQ号。“股神”立刻回了消息:要想获得牛股的信息,必须进专门的QQ群,而入群则要先交800元的“会费”。  为了挽回股市损失,陈女士一咬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