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性”论争与当代知识界的二元对立思维

来源 :文艺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z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世纪之交围绕鲁迅“国民性”而进行的论争中,冯骥才和刘禾的后殖民立场受到普遍的激烈批评。但这些批评却无一例外地误读了刘禾的后殖民主义批评。分析显示,批评者所持的“中国/西方、传隽屯/现代”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是造成误读的主要原因。而刘禾对后殖民主义的使用也有二元对立的教条化倾向。这种内在于中国现代学术思想史的思维模式造成了思想的浪费与局限。中国文学研究界应积极引进其他学科相关成果,早日超越这种思维模式。
其他文献
乔纳森·克拉里《观察者的技术》一书是视觉文化研究的重要著作,提供了一种新的西方现代视觉的历史叙述。该书将现代视觉溯源到19世纪上半叶在新的视觉学科发现和新式光学媒
温度变化是引起测量误差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带立式转台的四轴测量机来说,温度变化会造成转台轴线相对于测量机零点的位置变化,即将之前的转台坐标系进行了平移,这样就给测量
磨削过程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因此易产生过程波动,进而影响产品的加工质量。针对该问题,以磨削工艺参数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向量场平滑算法(VFS)的磨削模型修正方法。首